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局限

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局限

《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局限》是關於研究“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局限”的專著,書中在廣泛汲取和甄選中西史學最新成果的基礎上,從經濟變化、國家形成和社會抗爭三個方面入手,通過比較中國與西歐之長時段歷史的異同,否定了長期盛行的各種西方中心主義研究架構,也展現了中西社會、經濟、政治史的總體脈絡和各自特點。

基本介紹

  • 書名: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局限
  •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 頁數:277頁
  • 開本:32
  • 作者:王國斌 劉東
  • 出版日期:2008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1404948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局限》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王國斌 譯者:李伯重 連玲玲 編者:劉東

圖書目錄

編者的話
中文版序
鳴謝
導論
上篇 經濟變化
前言:比較經濟史與發展問題
第一章 明清及近代中國的經濟變化:同歐洲的比較
一 中國歷史上的經濟變化諸問題
二 近代早期歐洲經濟成長的動力
三 斯密型動力在中國
四 對斯密型動力的兩種截然相反的看法
斯密馬爾薩斯:中國與古典經濟學
六 結論

第二章 近代早期歐洲與明清時期中國工業擴展的動力
引言
一 西歐的農村工業與人口變化
二 中國的農村工業與人口變化
三 從原始工業化到工業化
四 原始工業化與工業化之比較
五 歐亞各地對於古典經濟學家所謂的“增長極限”的不同反應
六 技術變化的力量與歷史發展的機遇

第三章 從歐洲的角度看中國的經濟史與經濟發展
一 20世紀的中國經濟
二 企業的組織變化在中國與歐洲的作用
三 中國農業經濟中的斯密型動力與馬爾薩斯型動力
四 民國時代中國經濟成長的空間層面
五 1949年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情況
六 從歐洲經濟史和發展經濟學中所獲得的更多教訓
七 經濟史與經濟發展

中篇 國家形成
前言:歐亞國家的形成
第四章 近代國家形成的方向
引言
一 早期帝國的形成及其遺產
二 以長期的眼光看近代國家形成
三 歐洲的國家形成
四 中國的國家形成
五 從歐洲的角度看中國的國家形成
六 維持社會秩序的工具:一種中國國家形成觀
七 結論

第五章 近代國家形成中的意識形態與制度機構
引言
一 近代早期歐洲及明清時期中國內部的國家一經濟關係
民族國家與農業帝國形成中的中央集權及地方秩序
三 中國與西歐的地方秩序諸問題
四 18世紀對中央控制之追求及其對近代中國的影響
五 農業帝國之滑入近代以及“公眾領域”和“市民社會”的出現

第六章 1850年以後近代國家的形成
一 近代世界中的衝突
二 19世紀中國的國家形成
三 20世紀中國國家形成的軌跡
四 從歷史的角度看1949年以後的中國國家
民族主義與民族國家
六 中國國家的延續
七 結論:歷史上的和理論上的國家形成

下篇 社會抗爭
前言:政治與抗爭
一 民眾抗爭:研究的問題與難點
二 歐洲的民眾抗爭
三 中國的民眾抗爭

第七章 食物騷亂
引言
一 中國的食物騷亂
二 歐洲的食物騷亂
三 中西食物騷亂的比較
四 結論

第八章 抗稅運動
一 抗稅事件
二 政治環境變化中的抗稅意識形態
三 19世紀中期長江中游的抗稅運動
四 19世紀40和50年代江南的抗稅運動
五 19世紀50和60年代山東的抗稅運動
六 從明清時期的角度來看19世紀的抗稅運動
七 誰捲入抗稅運動
八 抗稅運動是如何組織起來的
九 20世紀的抗稅運動
十 抗稅運動同革命、國家形成及政治變化的關係
十一從比較的角度來看中國的抗稅運動

第九章 革命
一 對革命的詮釋
二 國家危機與國家形成
三 從法國的角度看中國革命
四 從中國的角度看法國革命
五 法國:持續不斷的革命詮釋
六 中國:一場持續不斷的革命

第十章 比較史學與社會理論
引言
一 經濟變化
二 國家的形成與不形成
三 社會抗爭與政治變化
四 前瞻性和回顧性分析與歷史詮釋
五 成為近代:歷史與歷史之外
徵引文獻目錄

文摘

第一章 明清及近代中國的經濟變化:同歐洲的比較
一 中國歷史上的經濟變化諸問題
過去30年中,國際學壇(主要是中國與日本學壇)在中國經濟史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學者們逐漸看到在大約10世紀開始的許多變化。由於新作物的出現和技術的進步,農業中的土地生產率與勞動生產率都有提高;隨著貿易發展、市鎮成長和農產品流入市鎮的增加,經濟作物種植擴大了。交通的改善、商人組織的形成以及政府對市場交易的控制的放鬆,都促進了上述變化。另一方面,對於當代的中國經濟,也存在著普遍的共識:儘管工業成長,中國仍然還是一個貧窮的開發中國家,大多數人民仍然以農業為主。中國力求改變現狀的努力,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但是,在上述兩種共識所涉及的有關時間起點與終點之間,大約還有l 000年的歷史。對於這段時期內中國經濟的變化,我們還缺少一種令人信服的解釋。
歷史學家們之所以未能解釋明清時期中國經濟到底發生了何種變化,主要原因在於:他們仍然是以所謂的歐洲經濟發展道路為標準,來質疑中國何以未發生類似的現象。他們研究明清時期中國的經濟運作,通常以兩種基本方法入手。第一種方法是找出一個中西差別,並將其稱為“產生差異的關鍵因素”(例如西鳩定生對棉業的重要研究,指出了在中國,棉花生產是如何與農村工業相聯繫的)。另一種方法則注重研究某些較小的中西相似之處,並認為這種相似性有可能使中國走歐洲道路(然而並未如此)。不論是在對農業的商業化、僱傭勞動的使用、手工業生產的擴張的研究中,還是在對城市工廠形成的研究中,許多學者都把中國之未能順利近代化歸咎於下列三大罪魁禍首中之一(劉永成1982;李文治、魏金玉與經君健l983;許滌新與吳承明l985;張國輝1986)。
這三大罪魁包括:第一,中國的國家政權。它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而阻礙了進步。
第二,帝國主義。它迫使中國的經濟變化屈從於外國利益。
第三,中國的“封建”勢力。它為保護其社會地位而反對進步。許多研究都以一種機械馬克思主義史觀為理論構架,但在非馬克思主義的學界,一種類似的史觀也頗為盛行,即以歐洲經驗為正確模式,來尋求中國究竟錯在何處。伊懋可(Mark Elvin)1973年的重要著作《中國過去的模式》,探尋中國何以在達到“中古經濟革命”之後,未能出現歐洲式的科學變化與組織變化。黃宗智的新著《長江三角洲農民家庭和鄉村發展(1350——1988)》,則重在探討中國經驗與歐洲模式的不同(黃把亞當·斯密與馬克思的理論當做歐洲的理想模式)。這種關於中國經濟史“缺少什麼”的探索,也不僅限於中國研究方面的專家。約翰·霍爾(John A.Hall)從歐洲經濟發展的角度,對世界歷史作了範圍廣闊的評述。在其著作中,他也談到了中國“對市場的制度性障礙”。同時,E.瓊斯(E.L.Jones)在其第二部饒有興味的比較經濟史中,指出若以歐洲的政府政策為標準來看,中國的政府是“很不盡責的”,從而阻礙了發展(霍爾l985:56;瓊斯1988:14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