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轉基因生物安全與管理
- ISBN:9787030248756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 出版時間:2009年7月1日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序言,
基本信息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第1版 (2009年7月1日)
叢書名: 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平裝: 34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030248756
條形碼: 9787030248756
商品尺寸: 25.6 x 18.4 x 1.8 cm
商品重量: 640 g
ASIN: B002KQ3OJQ
內容簡介
《轉基因生物安全與管理》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介紹了轉基因技術的生物學基礎,包括基因工程的原理、轉基因技術的方法與發展、轉基因生物及其產品對環境和健康的潛在風險,以及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的方法與內容;第二部分分析了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政策、法規與制度體系,包括國際公約、部分國家的立法與管理經驗,以及中國的相關法規制度與管理實踐;第三部分闡述了轉基因生物及其產品的社會一經濟影響,包括轉基因產品的標識、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損害賠償與補救、事故應急管理,以及公眾意識與參與等。書中許多內容是基於作者多年從事轉基因生物安全的研究工作和參加聯合國相關公約國際談判的經歷,因此具有比較明確的觀點。
目錄
前言
緒論
第1章 遺傳工程的分子生物學基礎
1.1 基因的概念和結構
1.2 DNA複製
1.2.1 DNA複製的特點及其調控
1.2.2 人工DNA複製——PCR
1.3 DNA轉錄及其調控
1.4 RNA的轉錄後加工及其調控
1.4.1 mRNA的特徵
1.4.2 內含子的拼接、編輯和化學修飾
1.4.3 RNA干擾(RNAi)
1.5 蛋白表達及其調控
1.5.1 三聯體密碼子
1.5.2 蛋白質的加工和修飾
1.5.3 蛋白質的降解
1.6 限制性內切核酸酶
主要參考文獻
第2章 基因工程原理和實踐
2.1 重組DNA技術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2.2 目的基因的分離
2.2.1 通過構建cDNA文庫和基因文庫分離目的基因
2.2.2 用PCR方法從基因組中擴增出目的基因
2.2.3 DNA的化學合成
2.3 基因重組
2.4 基因工程載體
2.4.1 質粒載體
2.4.2 噬菌體和病毒載體
2.4.3 YAC載體
2.5 植物轉化方法
2.5.1 農桿菌介導轉化法
2.5.2 基因槍介導轉化法
2.5.3 花粉管通道法
2.6 轉基因動物的製作方法
2.6.1 逆轉錄病毒載體感染早期發育的動物胚胎及MⅡ期的卵母細胞
2.6.2 原核期胚胎的顯微注射技術
2.6.3 精子載體技術
2.6.4 胚胎幹細胞技術
2.6.5 PGC技術
2.6.6 體細胞核移植技術
2.6.7 人工染色體載體技術
2.6.8 脂質體載體技術
2.6.9 電脈衝技術
2.7 轉基因生物研發的一般過程
主要參考文獻
第3章 轉基因生物技術的發展
3.1 轉基因植物的發展
3.1.1 轉基因作物的發展現狀
3.1.2 轉基因林木的發展現狀
3.2 轉基因動物研究進展
3.2.1 動物轉基因技術的研究進展
3.2.2 轉基因動物的套用
3.2.3 中國轉基因動物研究進展
3.3 轉基因微生物研究進展
3.3.1 轉基因微生物在農業生產領域的套用
3.3.2 轉基因微生物在食品生產領域的套用
3.3.3 轉基因微生物在藥物生產領域的套用
3.3.4 轉基因微生物在其他領域的套用
3.4 基因工程疫苗
3.4.1 基因工程疫苗的利用
3.4.2 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進展
主要參考文獻
第4章 轉基因食品對健康的潛在風險
4.1 轉基因食品商業化生產現狀
4.1.1 美國轉基因食品的商業化現狀
4.1.2 歐盟轉基因食品的商業化現狀
4.1.3 中國轉基因食品的商業化現狀
4.2 DNA的人體暴露
4.2.1 食品中的DNA
4.2.2 消化系統中DNA的穩定性
4.2.3 人體細胞中重組DNA的水平轉移
4.3 轉基因食品對健康的潛在風險
4.3.1 轉基因食品健康風險的概念
4.3.2 與基因表達產物(非核酸物質)相關的健康影響
4.3.3 蛋白質可能的致敏性
4.3.4 食品關鍵成分相關的安全問題
4.3.5 轉基因食品中標記基因的生物安全性問題
4.4 轉基因食品風險評估的方案
4.4.1 消化道作為轉基因食品風險評估的第一目標
4.4.2 關於轉基因作物和食品健康評估的建議方案
4.4.3 問題和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第5章 轉基因生物的生態風險
5.1 轉基因生物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5.1.1 轉基因生物的靶標效應
5.1.2 轉基因生物的非靶標效應
5.1.3 外源基因逃逸
5.1.4 外源基因在生態系統中的積累
5.1.5 轉基因生入侵
5.2 水平基因流——重組DNA的生物安全
5.2.1 重組DNA在不同環境中的潛在影響
5.2.2 原核細胞中重組DNA水平基因流
5.3 垂直基因流——外源基因逃逸的理論基礎
5.3.1 基因流的概念
5.3.2 外源轉基因逃逸的對象
5.3.3 外源轉基因逃逸的途徑
5.3.4 花粉介導基因流的潛在影響
主要參考文獻
第6章 轉基因生物風險評價:方法和案例
6.1 轉基因生物風險評價的一般原則和方法
6.2 轉基因經濟作物的風險評價。。
6.2.1 轉基因棉的風險評價一
6.2.2 轉基因大豆的風險評價
6.2.3 轉基因油菜的風險評價
6.3 轉基因糧食作物的風險評價
6.3.1 轉基因水稻的風險評價
6.3.2 轉基因玉米的風險評價
6.3.3 轉基因小麥的風險評價
6.4 轉基因林木的風險評價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l:《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附錄Ⅲ
附錄2:農業部《轉基因植物安全評價指南(試行)》
第7章 轉基因生物風險管理
7.l 風險管理的定義、目標和要求
7.2 轉基因生物風險管理的理論基礎——科學不確定性
7.2.1 科學上的不確定性和複雜性
7.2.2 轉基因生物風險的不確定性和複雜性的來源
7.2.3 從技術和科學的不確定性上構建預防模型
7.3 轉基因生物風險管理的原則——預防原則
7.3.1 預防原則的概念
7.3.2 預防原則的實施對風險威脅的回應
7.3.3 預防原則的實施涉及科學上的不確定性
7.3.4 熟悉原則、實質等同與預防原則
7.3.5 積極措施的必要性
7.3.6 預防原則和證據負擔
7.3.7 預告原則和規範標準
7.4 轉基因生物管理實踐(以歐盟為例)
7.4.1 歐盟的環境釋放
7.4.2 歐盟的轉基因食品和飼料
7.4.3 歐盟的可追蹤性原則
7.4.4 歐盟轉基因生物的越境轉移
7.4.5 歐盟的共存原則
主要參考文獻
第8章 外源基因檢測和環境監測
8.1 外源基因檢測和環境監測的意義和必要性
8.2 外源基因檢測的方法
8.2.1 利用PCR檢測外源基因的優勢
8.2.2 GM的PCR分析流程
8.2.3 套用PCR檢測樣本的GMO成分
8.2.4 確保可靠的PCR檢測結果的措施
8.2.5 驗證PCR結果的方法
8.3 GM0中蛋白質的免疫學分析
8.3.1 免疫檢測的基本原理
第9章 生物安全國際法: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
第10章 部分國家的生物安全法規與制度
第11章 中國生物安全政策法規與制度框架
第12章 轉基因生物的越境轉移與標識制度
第13章 轉基因生物的損害責任與補救
第14章 轉基因生物的社會-經濟影響
第15章 轉基因生物安全應急管理制度
第16章 生物安全的公眾教育與公眾參與
主要參考文獻
縮略語
序言
人口、資源、環境一直是人類生存與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而以科學研究為先導的技術革命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途徑。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基因重組及轉化技術的發展和套用,使生物技術的發展進入嶄新的階段,並且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經濟效益的重要標誌是,一個以基因工程為核心的現代生物技術產業群正在迅速嵋起,並呈快速發展勢頭。
生物技術產業化促進了生物技術產品的全球貿易,特別是在農業生物技術的開發與套用方面,抗蟲、抗病和耐除草劑等類型的轉基因作物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已在北美洲、南美洲和亞洲一些國家進行了大規模的商業種植,其產品已源源不斷地銷往其他國家。這一發展進程非常迅速,從轉基因生物正式獲得批准進行商業化生產到現在大規模的生物產業階段僅僅用了15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