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因子(transforming factor)是2010年公布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名詞,出自《海峽兩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轉化因子
- 外文名:transforming factor
- 所屬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公布時間:2010年
轉化因子(transforming factor)是2010年公布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名詞,出自《海峽兩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名詞》。
轉化因子(transforming factor)是2010年公布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名詞,出自《海峽兩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名詞》。公布時間2010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海峽兩岸生物化學與分子...
轉化生長因子(TGF)是指兩類多肽類生長因子,轉化生長因子-α和轉化生長因子-β。轉化生長因子-α是由巨噬細胞,腦細胞和表皮細胞產生,可誘導上皮發育。人類轉化生長因子-β有三個亞型,TGF-β1,TGF-β2,TGF-β3。轉化生長因子-β (...
轉化生長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是屬於一組新近發現的調節細胞生長和分化的TGF-β超家族。這一家族除TGF-β外,還有活化素(activins)、抑制素(inhibins)、繆勒氏管抑制質(Mullerian inhibitor substance,MIS...
對口腔鱗癌轉化生長因子β2(TGF-β2)的蛋白表達進行研究,探討轉化生長因子β2(TGF-β2)和口腔鱗癌侵襲及轉移的關係。方法採用SABC免疫組織化學法對口腔鱗癌共40例標本的癌灶組織中TGF-β2的蛋白表達水平進行研究。結果與正常組織相比,...
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信號通路在成熟有機體和發育中的胚胎中都參與了許多細胞過程,這些過程包括細胞生長,細胞分化,細胞凋亡,細胞動態平衡等其它細胞功能。儘管TGF-β調控許多細胞過程,這些過程相對來說都比較簡單。TGF-β類配體與...
β型轉化生長因子 β型轉化生長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是1997年公布的醫學名詞。公布時間 1997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醫學名詞 第六分冊》第一版。
《轉化生長因子-β1誘導腹膜間皮細胞轉分化的分子機制》是依託中南大學,由劉伏友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 長期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可出現腹膜透析效能降低,主要表現為腹膜超濾衰竭(UFF),其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已知TGF-β1在...
本試劑盒套用雙抗體夾心法測定標本中小鼠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水平。用純化的小鼠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抗體包被微孔板,製成固相抗體,往包被單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再與HRP標記的轉化生長因子...
轉化生長因子-α 轉化生長因子-β 骨形成蛋白 神經生長因子 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 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 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 紅細胞生成素 血小板生成素 肝細胞生長因子 分類 生長因子藥品 ① 指在組織培養中,...
1944年美國細菌學家O.T.埃弗里等從元素分析、酶學分析、血清學分析以及生物活性鑑定等方面證實了無細胞抽提物中引起肺炎雙球菌莢膜轉化的轉化因子是脫氧核糖核酸(DNA),第一次為遺傳物質是DNA而不是蛋白質提供了直接的證據。已經在流感...
細菌轉化現象最初由英國細菌學家格里菲斯(F.Griffith)於1928年發現,直至1944年美國科學家埃弗里(O.T.Avery)等人才證實了轉化因子是脫氧核糖核酸,從而為遺傳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轉化實驗中,加熱至60℃可殺死 SⅢ型菌,但...
《載體表達反義轉化生長因子aRibozyme對膠質瘤細胞的影》是依託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由惠宏襄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中文摘要 本研究利用免疫組織化學和原位雜交的方法檢測了腫瘤和正常組織中轉化生長因子α的表達量;...
5.轉化生長因子-β家族(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family, TGF-β family) 由多種細胞產生,主要包括TGF-β1、TGF-β2、TGF-β3、TGFβ1β2以及骨形成蛋白(BMP)等。6.生長因子(growth factor,GF)如表皮生長因子(EGF)...
有的轉錄因子可同時具有幾個激活結構域。這些結構域可能是轉錄因子與其他蛋白質接觸作用的區域。利用植物細胞瞬間轉化分析、酵母瞬間轉化分析和轉基因植株分析,證明大部分ERF轉錄因子是轉錄激活因子。而被歸類於第Ⅱ類ERFs的AtERF3和AtERF4...
負性生長因子 系指多種功能的生長因子,如表皮生長因子(EGF)、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UF )、轉化生長因子('L')瑪、白細胞介素;ILS、i,腫瘤壞死因子(C.'NF)等
屬受體酪氨酸激酶(RTK),包括表皮生長因子、轉化生長因子α、肝素結合表皮生長因子樣生長因子、兩性調節素和β細胞調節素等成員,體內以跨膜型和分泌型兩種形式存在,有共同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和c-erbB,能促進上皮細胞、成纖維細胞增殖,...
自從1928年,F.Criiffith所作的用肺突球菌對小家鼠的感染實驗,弄清了導致由R菌株轉化成S菌株的轉化因子就是DNA後,直到1943年才確定細菌突變的自發性的本質。以後大量的實驗證明,在細菌中轉移的傳導現象的產生是由於菌體內有一種...
轉化DNA 轉化DNA(transfer DNA)是2010年公布的遺傳學名詞。公布時間 2010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海峽兩岸遺傳學名詞》第一版。
(1)轉化(transformation)轉化是指來自供體菌游離的DNA片段直接進入並整合入受體菌基因組中,使受體菌獲得部分新的遺傳性狀的過程。在轉化過程中,被轉化的DNA片段稱為轉化因子。經轉化後,穩定地表達供體菌部分遺傳性狀的重組子稱為轉化...
細菌轉化的現象是在1928年被F.Griffth首先發現的。1944年O.Avery及其同事確定細菌轉化因子是DNA。在轉化中游離DNA的片段被活的細菌所接受。而導致部分後代遺傳性狀發生了穩定的改變。轉移過程通常用來進行製作細菌的基因圖,這種作圖方法是...
輔助性T 細胞17(T helper cell 17, Th17)是一種新發現的能夠分泌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 IL-17)的T 細胞亞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機體防禦反應中具有重要的意義。β 轉化生長因子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 TGF-β)、IL-...
40年代以前,對於基因的化學本質並不了解。直到1944年 O.T.埃弗里等證實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因子是DNA,才首次用實驗證明了基因是由DNA構成。1955年S.本澤用大腸桿菌T4噬菌體作材料,研究快速溶菌突變型rⅡ的基因精細結構,發現在一個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