轆轤格

轆轤格,亦稱“轆轤韻”。詩韻術語。與進退格同為用韻的一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轆轤格
  • 別名:轆轤韻
  • 釋義詩韻術語
  • 用韻特點:雙出雙入
名詞解釋
李冶敬齋古今黈》卷八:“鄰韻而協者,詩家閒用之,謂之轆轤格,又謂之出入格。或以為 宋 人始,非也。此自有詩以來有之,蓋古人文體寬簡,不專以聲病為工拙也。” 清 趙翼 《甌北詩話·白香山詩》:“古來詩未有以‘格’稱者, 大曆 以後始有。‘齊梁格’、‘元和格’,則以詩之宗派而言;‘轆轤格’、‘進退格’,則律詩中又增限制。
轆轤韻者,雙出雙入。即律詩第二、第四句用甲韻,第六、第八句用與甲韻可通的乙韻,如先用“七虞”,後用“六魚”等,雙進雙出,前面一格,後面一格,此起彼落船戀朽,有似轆轤,五七言律詩中經常用到,故稱。
格規危漿凶:謎底須用四字以上的雙數詞或句。
格法:謎底的字逢雙互移。如四字底,第一和第二字互移,第三和
第四字互移,嫌疊余類推。
謎例:冬至一陽生(詞牌) 應天長慢
釋例:謎底的‘應’(第一紙拒灶拒字)和‘肯符境承天’(第二字)互移成‘天應
’,‘長’(第三字)和‘慢’(第四字)互移成‘慢長洪甩射’
,連續作‘天應慢長’方切題意。
謎例:長城南北(轆轤格,人體穴位二)——內關,外關(按應蘭說謎格讀成“關內,關外”緊扣謎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