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格

進退格

進退格,亦作“ 進退韻 ”。律詩用韻的一種格式。一首詩採用兩個相近的韻部來押韻,隔句遞換用,一進一退,相間押韻,故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進退格
  • 別名:進退韻
  • 屬性:詩韻術語
  • 出處: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
詩韻術語。鄰韻通押特殊格式的一種。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有轆轤韻者,雙出雙入。有進退韻者,一進一退。"魏慶之《詩人玉屑》引《緗素雜記》說,唐代鄭谷與僧齊己、黃損等共定今體詩格云:"凡詩用韻有數格:一曰葫蘆,一曰轆轤,一曰進退。"進退格是兩韻間押,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韻,第四、第八則用與甲韻可通的乙韻,如"寒"、"刪"或"魚"、"虞"等,一進一退,相間押韻,故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