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恐懼症

輿情恐懼症

輿情恐懼症,網路流行詞,指的是地方官員由於害怕出事情擔責任而對輿論表現出的恐懼的情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輿情恐懼症
  • 流行時間:2024年
  • 性質:網路流行詞
詞語來源,引申含義,主要表現,主要原因,

詞語來源

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裂變傳播時代,輿情應對已經成為各個地方黨員幹部必須學習的一堂“必修課”。一些地方雖然重視輿情,卻禁不住網上一點“風吹草動”,生怕聚光燈下會出點什麼“岔子”。這折射出少數地方的黨員幹部陷入應對網路輿情的誤區,患上了“輿情恐懼症”。

引申含義

“輿情”本來是箇中性詞,輿論的注意力集中、聲勢浩大,可能是雜音,可能有謬論,也可能有好聲音,具體問題還待具體分析。但相當一段時間以來,在相當一部分幹部眼裡,“輿情”是一個負面的詞,是一個壞東西,甚至是壞得不能再壞的東西。
有媒體曾總結,一些官員似乎患了“輿情恐懼症”。有的地方將“出不出輿情”視作評價官員政績的重要標準。有的地方出事後有了輿情,率先被問責的是負責“輿論管控”的幹部。自然,這樣的地方為了避免輿情,要採取種種手段,包括儘可能地將公共事件的知曉範圍降至最低。

主要表現

“過激式”回應
有的矯枉過正,網上一有了話題度,就高度緊張、如臨大敵。出了一點輿情,也不區分輿情的大小和性質,就處理問責幹部或者指責相關部門工作不力,看上去是果斷應對,其實是不敢擔當。即使面對正面聲音占據主導地位的輿情熱點,抑或只是網友單純的情緒吐槽,也要“快刀斬亂麻式”一頓“操作”。其實,針對輿情迅速進行調查,作出合理合情的解釋,也可以贏得網友的理解和支持。
“切割式”回應
有的一旦有事件被曝光後引發關注,就第一時間作出“切割”、撇清關係。比如,一些地方一旦出現輿情,就喜歡拿臨時工來“頂雷”,第一時間表明“不是我的人”“不是我的事”“不是發生在近期”,簡單粗暴地表明“與我無關”。殊不知,責任義務沒有“臨時”的,敢於擔責才是正確態度。2017年,國防部回應官微配圖不嚴謹:疏忽在小編,責任領導擔。這贏得廣大網友的一致點讚。
“鴕鳥式”回應
有的秉持“熱門事件冷處理,冷門事件不處理”的原則,覺得惹不起總能躲得起,認為現在每天熱點事件這么多,拖一拖、扛一扛,等時間一長,“風頭”過去就好了。殊不知,這种放水流舟式的輿情應對方式,會損害政府公信力,甚至會陷入“塔西佗陷阱”。實際上,“爛尾輿情”有點像網路輿論汪洋中的暗礁,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激起輿論的驚濤駭浪,而與此一起被風浪暴擊的,往往是政府的形象。
“打地鼠式”回應
有的視輿情為洪水猛獸,不想著正視問題、解決問題,而是不問緣由一味“滅火”,輿情一露頭就把“封、堵、刪”當成“萬能鑰匙”。對此,“浙江宣傳”在《網路輿情不能“一刪了之”》一文中曾專門做過論述。想當然地試圖將網民的聲音在未引起關注之前淹沒,結果往往適得其反,越想把事壓下去,越是按下葫蘆浮起瓢,在當前紛繁複雜的輿論形勢下加劇輿情的緊張態勢。

主要原因

網路輿情趨於紛繁複雜。
從客觀情況看,輿情從應急化轉向常態化、從單一性轉向複合性。這是因為,一方面,隨著社會加速發展,風險隱患時時存在,不確定性大大增加,各種事故、事件、事情,都有可能引發輿情,有時讓人防不勝防;另一方面,在以“秒”計的網際網路傳播速度面前,無論輿論事件多小,有時卻能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被放大,使得輿情生成周期越來越短、發酵態勢愈演愈烈。這些都導致輿情應對的難度加大。
對輿情的認識存在偏差。
網際網路為政府部門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提供了新的重要渠道,但一些黨員幹部卻將輿情和“問題”畫等號,將其視為維穩的對象和問題的表現。還有的在輿情面前,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回應關切上,而是放在“避風頭”“平息事情”上。從政府輿情處置事件的反面例子來看,一些信任危機正是源於應對輿情時的“猶抱琵琶半遮面”。在一些輿情事件中,本來事件本身並不複雜,卻因官方模稜兩可的回應或者冷漠的態度而使事件持續發酵。
應對輿情的能力不足。
在眾聲喧譁的網路時代,一些黨員幹部由於缺乏網際網路思維和把握網路傳播規律的能力,在輿情面前常常陷入胸中無數、不知所措的被動困境。有的容易受到網上各種雜音的干擾,難以辨別真民聲、了解真民意;有的在應對輿情時採取“自說自話”的方式,一味強調“領導高度重視”,忽視了民眾訴求,導致輿論反噬、引發次生輿情;還有的不敢說,信奉“多一句不如少一句”。
特別是隨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套用,輿情應對也需提升“智慧”含量。一些地方不善於運用新技術新手段,一些黨員幹部不知網不懂網,導致在處置輿情時陷入“失明”“失聰”“反應遲鈍”等困境,難以作出快速有效的回應。此外,有的地方在面對輿情時杯弓蛇影、慌不擇路,對黨員幹部的“過”與“罰”往往不對應、不相當,甚至在一些時候是“罰”大於“過”,盲目追責問責、濫用追責問責,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黨員幹部應對輿情的動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