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生重義是一個成語,讀音是qīng shēng zhòng yì,指輕視生命而重視正義事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輕生重義
- 出處:《晉書·周訪傳》
- 拼音:qīng shēng zhòng yì
- 解釋:指輕視生命而重視正義事業
解釋
出處
詞語辨析
周訪年輕時就沉著剛毅,謙虛禮讓,性格果斷而且慷慨施予,於是家無餘財。周訪最初任安陽縣功曹,在那時就遇上當時任廬江郡散吏的陶侃,結成朋友並得他推薦為郡主簿,後又把其女嫁給陶侃之子。後周訪察孝廉,曾獲授任郎中、上甲縣縣令,但都不上任。
太興三年(320年),周訪去世,享年六十一歲。當時,晉元帝十分傷心,下詔追贈周訪征西將軍,諡號為壯。
周訪是晉朝名將,因而後世流傳的故事也不少。
有一個故事講的是周訪還未做官的事。有一次,鄉鄰中的盜賊偷了周防家的牛,牽到墳地里殺掉了。周訪得知後,竟然讓人把牛偷偷地埋掉,不使人知。
還有一次,是晉元帝渡江後,讓周訪領鎮東軍事,當時有個與周訪同名的人犯了罪,當誅。搜捕罪犯的官吏誤將此周訪當成彼周訪,要逮捕他。周訪竟然一個人擊退幾十個人,打得他們倉皇逃竄,足見其武功不凡。
成語“輕生重義”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