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檢查倫理原則指醫務人員在醫療輔助檢查活動中必須遵循的道德規範。輔助檢查是為了診斷疾病的需要,藉助於現代特殊的儀器、設備和技術以及多學科(如臨床病理學、檢驗學,放射診斷學等)的合作,使醫生得以更準確、更精細、更深入地認識疾病,為疾病診斷提供依據。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現代化的輔助檢查手段日益增多,如CT(計算機體層攝影)、NMR(核磁共振)、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PET(斷層成像)等,使醫生能夠在更大範圍和更深層次上獲得該疾病發生、發展的精確資料。
輔助檢查的道德規範是:(1)不能濫施各種檢查。輔助檢查要有疾病診斷指征的根據,有計畫、有目的地選擇必要的檢查項目,以解決診斷和治療的問題。(2)輔助檢查的程式原則;輔助檢查的程式應該是先簡單後複雜,先無害後有害,先費用少後費用高。這個程式原則不僅符合醫學目的,而且也符合病人利益。醫生要慎重選擇輔助檢查,不到非用不可時不輕易做檢查,沒有把握的新檢查手段不能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