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ShanghaiRanking's Ranking of Top Universities in Greater China),使用具有國際可比性的評價指標,指標體系覆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質量和學校資源等方面,於2011年首次發布。

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採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質量和學校資源4大類13項具有跨地區可比性的評價指標,展示了中國大陸地區、台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最為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 外文名:ShanghaiRanking's Ranking of Top Universities in Greater China
  • 排名對象:兩岸四地的178所大學 
  • 首次發布時間:2011年 
排名對象,指標體系,指標定義,具體排名,2020年,2019年,2014年,

排名對象

根據排名目的,該排名的對象是中國大陸地區、台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高校中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並且面向兩岸四地招生的大學。
共對兩岸四地的178所大學(其中大陸121所、台灣43所、香港10所、澳門4所)進行排名。
  • 大陸地區
在大陸地區,以是否屬於“雙一流”建設高校作為標準來判斷大學是否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主要目標。“雙一流”建設高校共有140所,是大陸地區高水平大學的代表。大陸地區“雙一流”建設高校中面向台港澳招生的有121所,選擇這121所大學作為大陸地區排名的對象。
  • 台灣地區
在台灣地區,根據淡江大學學習與教學中心教育評鑑發展組對台灣高校分類中的“博士型大學”的劃分標準,篩選出43所大學作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群體。這些大學涵蓋了所有12所受到“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支持的大學,並且均招收大陸學生。因此選擇這43所大學作為台灣地區排名的對象。
  • 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
香港和澳門的高校數量不多,兩地也都沒有可供使用的高校分類。最終選擇了可以授予博士學位、並且面向內地招收學生的14所大學作為排名的對象,其中香港10所、澳門4所。

指標體系

由於歷史的原因,兩岸四地的高等教育體制差異較大,因此,只能選擇那些共同適用於兩岸四地大學實際情況、具有跨地區可比性的指標。根據從事國際性大學比較與排名的經驗和對國內外主流大學排名所採用的指標的研究和分析,在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所採用的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數個同時適用於兩岸四地教育狀況的指標,形成了包括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質量和學校資源4大類13項指標的指標體系。
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的指標體系
為了更好地體現大學的水平和質量,對所有與規模有關的指標都同時使用了絕對數和相對值。在指標權重的安排上遵循了《高等教育機構排名的柏林原則》中要求優先考慮產出指標的原則,對於7項產出指標各分配10%的權重,對於另外6項投入和過程指標各分配5%的權重。計算單項指標得分時,令表現最好的大學的該項指標為100分,其它按其與最高值的比例得分,一所大學的總得分由各單項指標得分加權得出。
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的指標體系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權重
人才培養(35%)
1.1研究生比例
5%
1.2留學生比例
5%
1.3師生比
5%
1.4博士學位授予(總量/師均)
10%
1.5校友獲獎(總量/師均)
10%
科學研究(35%)
2.1科研經費(總量/師均)
5%
2.2頂尖論文(總量/師均)
10%
2.3國際論文(總量/師均)
10%
2.4國際專利(總量/師均)
10%
師資質量(25%)
3.1博士學位教師比例
5%
3.2教師獲獎(總量/師均)
10%
3.3高被引科學家(總量/師均)
10%
學校資源(5%)
4.1辦學經費(總量/師均)
5%

指標定義

  • 研究生比例
一所大學攻讀學士及以上學位的學生中,攻讀碩士及以上學位的學生所占的比例。
  • 留學生比例
一所大學攻讀學士及以上學位的學生中,非本地區學生所占的比例。
  • 師生比
一所大學的專任教師數與攻讀學士及以上學位的學生數之比。
  • 博士學位授予數
一所大學一年中(2018)授予的博士學位數。
  • 校友獲獎
一所大學的畢業生獲得諾貝爾科學獎和菲爾茲獎的數量。對不同年代的獲獎畢業生賦予不同的權重,每回推十年權重遞減10%。統計2018年及之前的獲獎者。
  • 科研經費
一所大學一年中(2018)獲得的用於科學研究的經費,經費來源主要包括政府、企業和社會。
  • 頂尖論文
一所大學五年中(2014-2018)在Nature和Science兩本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折合數。只統計研究論文(Article)。對不同作者單位排序賦予不同的權重,通訊作者單位的權重為100%,第一作者單位的權重為50%,下一個作者單位的權重為25%,其它作者單位的權重為10%。
  • 國際論文
一所大學一年中(2018)被SCIE和SSCI收錄的論文數量,只統計研究論文(Article)。對SSCI收錄的論文賦予2倍的權重。
  • 國際專利
一所大學五年中(2014-2018)被Derwent專利資料庫收錄的國際專利(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以外的專利審查機構申請授予的專利)數量。
  • 博士學位教師比例
一所大學的專任教師中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
  • 教師獲獎
一所大學的教師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經濟學)和菲爾茲獎(數學)的數量。只考慮教師獲獎時所在單位。對不同年代的獲獎者賦予不同的權重,每回推十年權重遞減10%。
  • 高被引科學家
一所大學的高被引科學家總數。高被引科學家是由科睿唯安公司研製的世界範圍內論文被引次數最高的研究人員。2020年兩岸四地大學排名中的“高被引科學家”指標採用的是2018年12月版的高被引科學家名單(2018 HCR List as of December 6 2018),對於同一單位的學者如果在不同學科中均有高被引,會被記錄多次。統計時僅考慮高被引科學家的第一工作單位。
  • 辦學經費
一所大學一年中(2018)的辦學經費總額。

具體排名

2020年

排名
學校名稱
地區
總分
研究生比例
1
清華大學(北京)
大陸
100.0
82.9
2
北京大學
大陸
78.5
80.6
3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
72.8
20.3
4
浙江大學
大陸
63.8
69.2
5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大陸
61.9
100.0
6
上海交通大學
大陸
61.1
77.3
7
復旦大學
大陸
60.1
84.0
8
香港大學
香港
57.2
38.6
9
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
54.8
38.5
10
清華大學(新竹)
台灣
53.1
59.8
11
北京師範大學
大陸
53.0
72.2
12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
50.8
21.9
13
台灣大學
台灣
50.5
61.2
14
南京大學
大陸
49.4
75.5
15
華中科技大學
大陸
47.3
59.7
16
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
45.7
51.0
17
澳門科技大學
澳門
44.4
39.8
18
中山大學(廣州)
大陸
44.0
51.6
19
哈爾濱工業大學
大陸
41.8
63.3
20
西安交通大學
大陸
40.5
71.7
21
交通大學(新竹)
台灣
39.2
78.9
22
天津大學
大陸
39.1
63.3
23
東南大學
大陸
38.7
68.6
23
武漢大學
大陸
38.7
63.5
25
同濟大學
大陸
38.3
66.1
26
四川大學
大陸
37.4
62.8
27
南開大學
大陸
37.3
56.4
28
華南理工大學
大陸
36.9
52.5
28
中國醫藥大學
台灣
36.9
16.6
30
陽明大學
台灣
36.5
67.7
31
北京理工大學
大陸
36.4
59.6
31
中南大學
大陸
36.4
52.9
33
電子科技大學
大陸
35.9
52.8
34
南京理工大學
大陸
35.1
54.6
35
成功大學
台灣
34.8
58.6
35
中國農業大學
大陸
34.8
54.4
3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大陸
34.7
64.0
38
蘇州大學
大陸
33.7
44.9
39
澳門大學
澳門
32.7
41.1
39
西北工業大學
大陸
32.7
62.6
41
山東大學
大陸
32.6
44.2
42
廈門大學
大陸
32.5
63.5
43
北京科技大學
大陸
32.4
59.8
44
吉林大學
大陸
32.3
52.6
45
中央大學
台灣
32.0
60.2
46
大連理工大學
大陸
31.4
50.8
47
中國人民大學
大陸
31.3
72.5
48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
30.9
47.9
49
中山大學(高雄)
台灣
29.5
61.1
50
台灣科技大學
台灣
29.4
61.0
51
華東師範大學
大陸
28.9
62.9
52
華東理工大學
大陸
28.1
49.2
53
長庚大學
台灣
27.6
31.9
53
東北大學
大陸
27.6
58.5
53
南京農業大學
大陸
27.6
45.9
56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大陸
27.1
62.6
57
台北醫學大學
台灣
26.8
26.9
58
重慶大學
大陸
26.4
48.1
5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大陸
26.1
42.9
59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大陸
26.1
62.6
61
湖南大學
大陸
25.9
57.5
62
台灣師範大學
台灣
25.8
57.5
62
中國海洋大學
大陸
25.8
51.7
62
中國礦業大學
大陸
25.8
37.2
65
台北科技大學
台灣
25.5
54.0
66
哈爾濱工程大學
大陸
24.8
46.3
67
中興大學
台灣
24.7
49.8
68
北京工業大學
大陸
24.6
46.9
68
蘭州大學
大陸
24.6
52.8
70
北京交通大學
大陸
24.5
61.0
71
上海大學
大陸
24.3
56.1
72
北京化工大學
大陸
24.0
41.0
73
天津醫科大學
大陸
23.6
56.7
74
高雄醫學大學
台灣
23.5
21.4
75
江南大學
大陸
23.4
37.0
76
東華大學(上海)
大陸
23.2
43.4
77
上海中醫藥大學
大陸
23.0
60.4
77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大陸
23.0
56.1
79
暨南大學
大陸
22.9
40.2
80
中國藥科大學
大陸
22.8
34.8
81
河海大學
大陸
22.5
48.6
81
上海財經大學
大陸
22.5
61.4
83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大陸
22.4
45.3
84
華中農業大學
大陸
22.1
42.6
84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大陸
22.1
39.7
86
北京郵電大學
大陸
21.7
54.1
86
東北師範大學
大陸
21.7
62.9
86
西北大學
大陸
21.7
50.2
89
澳門城市大學
澳門
21.2
43.5
90
北京中醫藥大學
大陸
21.0
46.1
90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大陸
21.0
49.1
92
華中師範大學
大陸
20.9
51.3
93
暨南國際大學
台灣
20.8
29.6
93
中正大學
台灣
20.8
49.1
95
北京林業大學
大陸
20.7
38.3
96
南京師範大學
大陸
20.5
47.4
97
武漢理工大學
大陸
20.4
38.4
98
雲林科技大學
台灣
19.9
38.5
98
政治大學
台灣
19.9
48.6
100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大陸
19.8
37.8
參考資料來源:

2019年

2019年11月28日,上海軟科正式發布2019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九次發布。該排名展示了中國大陸地區、台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先的百強研究型大學。
清華大學(北京)蟬聯兩岸四地第一名,北京大學繼續保持第二名,香港中文大學浙江大學分別位居第三名與第四名,香港大學排在第五名。其他排在前十名的高校依次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6)、上海交通大學(7)、復旦大學(8)、清華大學(新竹)(9)和台灣大學(10)。

2014年

2014年11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正式發布2014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百強排名”,這也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四次發布。清華大學(北京)連續四年蟬聯榜首,廈門大學列第37位,較2013年的第35位下降兩名。
在排名前十位的大學中,清華大學(北京)第四年蟬聯榜首,清華大學(新竹)和台灣大學分列二三位,香港科技大學則取代香港大學,繼2012年後重新回第四名,北京大學維持2013年第五名位置不變。位列第六至第十名的分別是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交通大學(新竹)、浙江大學。排名顯示,大陸地區、台灣、香港三地的高水平大學齊頭並進,排名整體格局較之2013年無太大變化。
“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選擇的對象是中國大陸地區、台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高校中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且面向兩岸四地招生者。在大陸地區,研究人員以是否入選“211工程”作為標準來判斷大學是否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主要目標。作為大陸地區高水平大學的代表,“211工程”大學共有112所,涵蓋了所有39所“985工程”大學,其中,面向台港澳招收本科生的大學共92所,被作為大陸地區排名的對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