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張是以其歷史人物而得名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軍張
- 羅馬字母拼寫:Jūnzhāng
- 性質:歷史地名
- 省份:安徽省
軍張是以其歷史人物而得名的地名。
位於許昌縣椹澗鄉軍張村北熊耳山頂部。系西漢末年農民起義軍(赤眉軍)樊崇部在此駐紮所建城池的遺址,俗稱紅土寨。原來規模有亭、台、樓、閣和一些房舍,並建有山神廟。自漢代以來,歷經滄桑,城上和城內建築蕩然無存,現僅存遺址。...
位於南張鎮政府駐地西1公里處。軍張村委會駐地。全村180戶,732人,漢族。地屬平原,耕地747畝,以農業為主。主產小麥、玉米。個體私營業戶14個。2006年全村人均純收入5300元。簡介 清道光本《濟寧直隸州志·風土》載:“濟寧衛屯莊...
軍張村,隸屬於河北省滄州市泊頭市四營鄉,位於四營鄉政府所在地四營村正南6公里,村內土壤分布為村南黑土150畝,村東壤土200畝,村西黑土1673畝。1983年至2010年,軍張村村莊占地面積由100畝增加到150畝,耕地面積由2050畝減少到...
東軍張村村民委員會是歷史地名,因所在居民點(東軍張)而得名。地名含義 明萬曆年間(1573-1619)張氏兄弟二人自齊河縣晏城街張家胡同遷此立村,是時此地常有軍旅屯駐,故命村名軍張莊,後因張氏族人近居村旁,又有老軍張莊之...
送威勝軍張判官 《送威勝軍張判官》是宋朝詩人歐陽修的作品之一。詩詞正文 北地不知春,惟看榆葉新。岑牟多武士,玉麈重嘉賓。野磷驚行客,烽煙入遠塵。系書沙上鴈,時寄日邊人。
東軍張村,明萬曆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明萬曆年間(1573-1619)張氏兄弟二人自齊河縣晏城街張家胡同遷此立村,是時此地常有軍旅屯駐,故命村名軍張莊,後因張氏族人近居村旁,又有老軍張莊之稱。為同西軍張莊區分,改稱東...
後軍張村,位於鄉政府正東,距鄉政府3.5公里。後軍張村基本情況 後軍張位於鄉政府正東,距鄉政府3.5公里,全村510人,耕地450畝,林地250畝,2個村民小組,村委會成員5人,支部3人。主要以種植為主:農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為...
晉綏軍傅作義部(1933.3——1933.6): 1933年3月,晉綏軍第73師所屬第210、第211、第218旅及山西炮兵第21團編成第59軍,在河北順義等地抗擊日軍。6月,該軍番號撤銷,所部返回綏遠。 歷任軍長∶傅作義 西北軍張自忠部 ...
前軍張村,位於鄉政府東南,距鄉政府3公里。前軍張村基本情況 前軍張位於鄉政府東南,距鄉政府3公里,全村1030人,耕地1250畝,林地85畝,6個村民小組,村委會成員5人,支部3人。主要以種植為主:農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
西軍張村村民委員會,2009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相傳明萬曆年間(1573——1619)張氏兄弟二人自齊河縣晏城街張家胡同遷來立村,因與東軍張同系一族脈,又處其村之西,故取名西軍張。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二區李全鄉,1958年設立大隊...
張祖諒 (1911—1961),河南省商城縣白塔集鄉大塘灣村人,193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9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2月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紅四軍第十一師三十一團特務連戰士,紅二十五軍七十三師特務連...
張忠喜(?~1941),東北抗日聯軍副軍長。九·一八事變後,參加原東北軍汪雅臣領導的反日山林隊,開展抗日鬥爭。後該部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十軍,任副軍長。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9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十軍副軍長。1938...
中——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野戰軍13軍38師113團駐地。記得那一天,幾個年輕軍人,簇擁著手扶金屬拐杖的張祖坤向楊桂蘭優雅地 走來。張祖坤凝視著亭亭玉立的楊桂蘭甜甜地笑了。“祖坤?就是張祖坤!”楊桂蘭的心怦怦直跳,“你不是殘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