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通信技術

軍事通信技術,用於軍事目的的各類通信技術的統稱。按功能,分為傳輸技術、交換技術、終端技術、通信網路技術和通信安全技術;按通信業務,分為語音通信技術、數據通信技術、圖像通信技術和多媒體通信技術;按傳輸介質,分為有線電通信技術、無線電通信技術和光通信技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軍事通信技術
  • 定義:用於軍事目的的各類通信技術的統稱
  • 分類:傳輸技術、交換技術、終端技術、通信網路技術和通信安全技術
運用有線電、無線電、光或其他通信手段及其系統,以符號、數據、文字、聲音、圖像、多媒體等作為信息載荷形式,實現對軍事信息的傳輸、交換與處理的技術。在現代高技術戰爭環境中,軍事通信技術起著神經中樞的作用,是信息化戰爭中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之一。古代戰爭中,主要依靠徒步、乘騎,或利用煙、火、旗、鼓、角、金、信鴿等簡易工具傳遞信息;使用密語、暗號和簡單的信號代換進行保密通信。中國周朝創造了使用“陰符”和“陰書”的保密通信方法。19世紀30年代後,有線電和無線電通信技術相繼問世。1854年,英國人C.惠斯通發明自動電報機,並開始用於軍事通信。1876年,美國人A.G.貝爾發明電話,次年,有線電話開始用於軍事通信。1895年,義大利人G.馬可尼和俄國人A.S.波波夫分別成功地進行了無線電通信實驗,無線電通信技術開始進入軍事通信領域並逐漸成為主要的軍事通信技術。為保障軍事通信的安全,出現了密碼技術和電磁防護技術。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軍隊普遍採用了通信截獲、密碼破譯、通信干擾、電子欺騙等多方面的通信對抗手段,並有很多著名的戰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五年內,相繼出現了長波和超長波通信,微波接力通信和散射通信技術等;試製成功了24路電子管式脈衝編碼調製(PCM)設備;提出蜂窩移動通信概念;1948年,美國人C.E.香農發表了《通信的數學理論》。20世紀50年代,相繼出現了無線尋呼系統,對流層散射通信,美國發射“斯科爾”號通信衛星,光波通信的光源――雷射。60年代初,建成了第一個數據通信系統“賽其”(SAGE)――半自動化防空預警和指揮系統,以及滾筒掃描式傳真機;發明了紅寶石雷射器;成功發射無源“回聲”1號,有源“信使”號和“電星”1號及“同步”Ⅰ、Ⅱ、Ⅲ號等多種通信衛星;提出了完全保密電話的分組交換技術和高抗毀和高可靠的存儲轉發技術;研究成功電晶體24路PCM設備;論證了蜂窩行動電話系統;研製成功第一台程控空分電話交換機;荷蘭和法國之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次流星余跡通信;華人科學家高錕從理論上證明了光纖損耗可降低到20分貝/千米以下;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畫局(ARPA)提出研製並成功運行計算機網路阿帕網(ARPANET);開始出現電子信息交換;在信息安全方面,出現了電子密碼技術等。70年代,法國開通第一部程控數字電話交換機;美國康寧玻璃公司研製成功傳輸損耗為20分貝/千米的光纖;國際電報電話諮詢委員會(CCITT)提出了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的概念,正式公布了分組交換的重要標準――X.25協定;網際網路上開始採用檔案傳送協定(FTP)和美國國防部開發的傳輸控制協定(TCP);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提出了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SI/RM);美國在150兆赫、450兆赫頻段開通了數字尋呼系統,並成功運行世界第一個蜂窩模擬移動通信系統(AMPS);美國Xerox公司建立並運行了第一個乙太網;美國通信衛星公司建立了國際海事衛星通信系統(INMARSAT);在信息安全方面提出了不對稱密碼體制。80年代,實現了1.3微米的長波長光源及多模光纖通信和研製成功摻餌光纖放大器;貝爾電信研究所提出了同步光纖網路(SONET)概念,被CCITT定名為同步數字系列(SDH);被CCITT提出了以異步傳輸模式(ATM)為核心技術的寬頻綜合業務數字網(B-ISDN);貝爾研究所提出了第一代智慧型網路;ISO和CCITT聯合成立了聯合靜止圖像專家小組(JPEG)和活動圖像專家小組(MPEG),並分別制定標準;TCP/IP(傳輸控制協定/網際網路協定)成為阿帕網(ARPANET)的標準通信協定(ARPANET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作為軍用,稱為MILNET,另一部分作為民用,仍稱ARPANET);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SF)主持的國家NSFNET網,形成了初期的網際網路,對外開放後成為網際網路;美國赤道公司開通了甚小口徑地面站(VSAT)通信;美國發射了第一顆“全球定位系統”(GPS)衛星;歐洲成立移動通信特別組,推出泛歐數字移動通信系統(GSM),制定了泛歐移動通信漫遊標準;美國高通公司向太平洋電話公司作了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實驗;在信息安全方面,出現了各種網路安全技術。90年代,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開發的全球資訊網(WWW)出現在了網際網路上;美國摩托羅拉公司推出了全球個人通信新概念――“銥”衛星系統;在摩托羅拉和思科公司支持下,在英國BTCellnet公司投入運行第一個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美國威姆斯電信公司推出幀中繼網;貝爾實驗室發明光孤子傳輸技術;美國人J.密特拉提出軟體無線電概念;美國總統W.J.柯林頓提出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II)構想;日本推出新型的個人通信系統(PHS);貝爾實驗室提出軟交換概念,並出現了IP電話技術;愛立信、東芝、IBM、英特爾、諾基亞公司聯合推出藍牙技術;在信息安全方面,出現各種安全基礎設施技術。21世紀,美國國防部提出“全球信息柵格”(GIG)和“網路中心戰”概念;國際電聯(ITU)提出下一代網路(NGN);美國科學基金會提出“未來網際網路設計及其全球網路創新環境(FiND/GENI)計畫”;密特拉在軟體無線電基礎上又提出“認知無線電”概念;在個人通信和個人計算發展基礎上又提出感測器網路技術;在信息安全方面,出現了可信格線概念。按實現的功能可分為傳輸技術、交換技術、終端技術和通信網路技術。按傳輸介質可分為有線電通信技術、無線電通信技術和光通信技術。按通信業務可分為語音通信技術、數據通信技術、圖像通信技術和多媒體通信技術。按實現技術可分為模擬通信技術和數字通信技術。異地傳遞信息的技術。在傳遞過程中,要求利用有限的頻帶,達到儘可能高的信息傳輸容量,傳輸失真度小,保密性好。為提高傳輸媒介利用率,通常採用多路復用技術,包括統計復用技術和確定復用技術。採用抗干擾技術,提高傳輸的效率和可靠性。傳輸技術按信號形式,可分為模擬傳輸技術和數字傳輸技術。按是否對信息信號實施頻帶搬遷,可分為載波傳輸技術和基帶傳輸技術。按信源與信宿的一方或雙方是否可移動,可分為固定通信傳輸技術與移動通信傳輸技術。按傳輸媒介,可分為無線電傳輸技術、有線電傳輸技術和光傳輸技術。①無線電傳輸技術。以無線電波為信息載體的技術。按無線電波的頻率或波長,可分為長波、超長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等傳輸技術。②有線電傳輸技術。專指利用金屬導線作為信息傳輸媒介的技術。③光傳輸技術。利用光波作為信息載體的技術。包括以光纖作為傳輸媒介的光纖傳輸技術,以及以大氣、自由空間和水為傳輸媒介的光傳輸技術。使用光傳輸技術的光纖通信具有超大容量、中繼距離長、抗電磁干擾、無電磁輻射、穩定可靠、保密等優點,是固定通信系統中的主要傳輸手段。一個呼叫終端(用戶)同另一個或多個終端(用戶)之間接續的技術。按交換業務可分為電話交換技術、數據交換技術和綜合業務交換技術。按交換連線的媒介,可分為電交換技術和光交換技術。按交換機理,可分為電路交換技術、分組交換技術和ATM信元交換技術。①電路交換技術。主要適用於電話通信。當呼叫建立以後,通話雙方獨占電路,通話結束後釋放電路。②分組交換技術。主要適用於數據通信。與電路交換相比,分組交換技術具有更高的效率,缺點是難以保證實時通信用戶的需要。③ATM信元交換技術。是為寬頻綜合業務數字網設計的交換方式,它兼有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的優點。發信用戶終端將信息變換成電信號或光信號進行傳輸,接收用戶終端再把接收到的電、光信號復原的技術。按信號形式,可分為模擬終端技術和數字終端技術。按通信業務,可分為音頻通信、圖像通信、視頻通信、數據通信和多媒體通信終端技術。①音頻終端技術。主要涉及語音的拾取及重現技術,語音的編碼、解碼技術,語音的調製、解調技術,語音的加密、解密技術,語音合成和語音識別等技術。②圖像終端技術。是傳送圖像終端將圖像信息變換成適宜於信道傳輸的電(或光)信號,接收圖像終端再將它重現為圖像信息的技術。主要涉及圖像信息的光電―電光變換技術,圖像信息的壓縮編碼、解碼技術,圖像的增強、恢復與重建技術,圖像分割與描述技術等。③數據終端技術。主要涉及數據輸入技術,數據輸出技術以及傳輸控制技術。④多媒體終端技術。將語音、文字、數據、圖像等多媒體感知信息變換成電信號或光信號送入信道,或將接收到的電、光信號復原為原來的感知媒體的技術。主要包括:對多種媒體信息進行變換、壓縮、同步、合成等處理的軟體及硬體平台技術,多媒體終端系統與通信網的接口技術及人―機接口技術。提高有限通信資源的信息傳輸與互動能力和安全性的技術。按網路承載業務,可分為電報網技術、電話網技術、數據網技術和綜合業務數字網技術、多媒體服務網技術、個人通信網技術。按網路構成及功能,可分為信息傳輸網技術、支撐網技術(包括信令網、同步網和管理網技術)、網路交換技術、網路協定技術、開放系統互聯技術、接入網技術、智慧型網技術和網路信息保密與安全技術等。現代軍事通信網採用縱向分層結構以分解其功能和橫向分割結構以減小其規模,並且特別重視通信網路管理技術。網路的組織結構分為中心網路和無中心網路兩種。採用無中心網路結構更加有利於部隊的機動作戰。為增強網路的抗毀性,往往採取多種備份冗餘技術。特別重視網路互聯互通技術,保障不同子網之間的互聯互通。要確保軍事信息的秘密性、完整性、鑑別性、可用性和不可抵賴性,重視網路的安全保密技術。軍事通信技術在現代戰爭中的具體運用,主要取決於作戰規模、指揮要求、技術特點及其對戰時環境的適應能力,確定採用一種或幾種通信技術。①戰略通信中的套用。一般以光纖通信技術、衛星通信技術為主,輔之以數字微波中繼通信技術、散射通信技術、短波通信技術,套用戰略級安全保密技術,構建一體化的戰略軍事通信網路。其主要特點是覆蓋地域廣闊,傳輸線路和設施相對固定,傳輸的信息流量大,能提供遠距離定向、定點的大容量多媒體綜合通信業務,網路的安全保密等級最高。②戰役、戰術通信中的套用。以野戰通信設施為主體,以戰略通信網的固定通信設施為依託,構建區域性的機動通信系統,以保障軍種、兵種,戰區,集團軍和師及師以下部(分)隊作戰指揮的需要。戰役、戰術通信系統中,要綜合套用地域通信網、單工無線電台網、雙工無線電移動通信網、戰術衛星通信網、大氣雷射通信、空中轉信等多種技術。其主要特點是以有線、無線通信相結合的柵格狀通信網為覆蓋作戰區域的網路主體,機動性、抗毀性和保密性強,具有靈活便捷的組網及各種網路的互聯互通能力,在作戰區域內能提供野戰條件下的指揮、控制、協同、情報和警報傳遞、後方支援等通信保障。③特殊條件下的套用。主要有水面以下的通信、邊遠地區的通信、惡劣電磁環境下的通信、核戰爭條件下的通信。軍事通信技術應具有安全保密、快速機動反應、整體協同保障等方面的要求。①安全保密。綜合採取抗電磁偵察、截獲及破譯的技術,抗干擾技術,網路安全保護技術和安全保密技術,確保通信設施的安全和軍事信息準確、高效和可靠地傳輸。②機動協同。現代戰爭是多軍種、兵種聯合,陸、海、空、天、網路電磁多維空間戰場協同的高技術戰爭。軍事通信技術必須提供多層次、全方位、大縱深和立體覆蓋,高度機動、迅速部署與靈活便捷的能力;具有多種通信手段並用、多種業務綜合與通信資源共享的能力;實現不同網路之間互聯互通。③快速反應。現代戰爭中,戰場態勢瞬息萬變,要求軍事通信技術提供快速反應、實時調整、組織資源的能力,以適應戰爭進程快速變化的節奏,確保軍事通信的迅速和不間斷。④綜合保障。現代戰爭是體系對體系的整體較量。現代軍事通信技術必須能夠適應保障通信聯絡的多方向性、重點方向上的多變性、不同層次上的交叉重複性、通信手段上的綜合與替代性的要求,形成不同指揮層次和軍種、兵種通信網路之間縱橫相連、功能互補的一體化軍事通信體系,以確保整體綜合保障能力,充分發揮整體作戰效能。未來的戰爭將是陸、海、空、天、電多維一體的信息化戰爭。最大限度地提高軍事通信的抗毀生存、抗電子對抗、安全保密、機動協同、快速反應、個人通信和整體通信保障能力,是現代軍事通信技術的發展方向。軍事通信技術將以數位化技術為核心,以微電子、光電子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為支撐,以通信、計算機、網路技術交叉融合為標誌,一方面有效地整合利用已有通信資源和技術,實現通信網路的一體化,包括戰術、戰役、戰略通信網路一體化及陸、海、空、天、潛通信網路的一體化;另一方面推動新的通信資源開發和新的通信技術發展,開展超寬頻通信、超三代通信、全光通信、空間通信、量子通信、下一代網路通信、移動自組織特定網路通信等技術的研究。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