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通信

為保障戰略指揮而建立的軍事通信網路。又稱戰略通信系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戰略通信
  • 外文名:strategic communication network
按保障範圍,可分為陸軍戰略通信、海軍戰略通信、空軍戰略通信、戰略飛彈部隊戰略通信和武警部隊戰略通信等。按作戰類型,可分為戰略進攻通信、戰略防禦通信和戰略機動通信。中國西周、秦、漢時期的烽火通信,漢、唐等朝代的驛傳通信,波斯的大流士一世創立的喊話接力通信,是當時組織的戰略通信。19世紀中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有線電、無線電通信套用于軍事,戰略通信手段增多,覆蓋範圍擴大。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戰略通信出現了按級組織的通信聯絡方式,使戰略通信和戰役通信之間在任務、範圍上有了相對明確的區分和界定。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戰略通信發生了質的變化,立體性、契約性、複雜性顯著增強。例如,蘇聯軍隊在統帥部與各戰役軍團之間建立了實施戰略指揮的有線電、無線電通信;太平洋戰爭的珍珠港戰略突襲和中途島海上決戰,諾曼第、沖繩島登入的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中,交戰雙方均組織了縱橫貫通、迂迴多路、容量大、覆蓋面寬的戰略通信系統。1991年的海灣戰爭、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及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美軍、英軍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軍隊運用了全數字、分散式、多功能、大容量、遠距離、抗干擾能力強、保密性能好的戰略通信系統,標誌著戰略通信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通信在中國革命戰爭中產生,經歷了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組織建立的無線電通信網和地下交通網,是戰略通信的開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中央軍委)組織建立的以延安為中心的無線電通信系統,是戰略通信的發展。解放戰爭時期,依據戰略作戰指揮的需要,中央軍委通信部門精心組織戰略通信,保障了中央軍委對遼瀋、淮海、平津等一系列戰役的指揮。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逐步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戰略通信系統,先後保障了抗美援朝戰爭及邊、海防防衛作戰的戰略指揮,對戰爭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①戰略通信由統帥部通信部門負責組織,組織層次高。要求從全局出發,統一籌劃,周密組織。②現代戰爭參戰軍種、兵種多,指揮通信容量大,要求戰略通信綜合組網、綜合運用,提供足夠的信道,滿足指揮需要。③現代戰爭戰場空間廣闊,參戰部隊分散配置,保障範圍廣。要求戰略通信全面組織、廣域覆蓋,立體保障、確保重點。④現代作戰信息需求多元化,通信業務種類多。要求戰略通信採取綜合接入、綜合交換,確保多種業務的綜合傳輸。⑤戰略通信網系眾多、技術複雜,管理難度大。要求運用先進的通信技術手段和方法,實現自動化和智慧型化管理。①組織戰略通信的依據。根據軍隊戰略部署、作戰樣式、作戰特點、戰場環境、指揮要求和通信編制、裝備等具體進行組織。②組織戰略通信的指導思想。在戰略通信建設上,統籌規劃,重點建設,軍隊與地方共同建設;在戰略通信保障上,立足現有通信裝備,不斷創新組織方法,發揮整體優勢,實現一體化通信保障,確保戰略指揮順暢。③戰略通信的組織原則。根據戰略通信保障任務,制定各種通信保障方案,充分做好各項通信準備工作,力爭主動,力避被動;在組織實施戰略通信保障時,既要照顧方方面面,又要對重點方向、重點對象、作戰重要時節實施重點保障。④戰略通信的組織方法。根據軍隊戰略部署和指揮要求,立足戰爭全局、統一計畫、周密組織、平戰結合、以戰為主。依據國防既設通信設施和民用通信資源,實行機動通信與固定通信相結合,以固定通信為主,軍民結合,以軍隊通信設施為主。⑤戰略通信指揮方式。集中指揮為主,分散指揮為輔;逐級指揮為主,越級指揮為輔。⑥戰略通信指揮的程式。了解通信任務、收集通信情況、分析判斷、作出結論、定下通信決心、組織制定通信保障計畫、擬製作戰通信行動命令、部署下達通信保障任務、檢查所屬部隊通信戰備工作、組織建立通信聯絡。⑦戰略通信安全防護。對戰略通信要素和設施進行加固,組織和完善戰略通信網,提高其抗敵“硬”摧毀、“軟”打擊和防失泄密的能力,確保戰略指揮信息安全、可靠地傳遞。⑧戰略通信裝備技術保障。根據作戰需要,擬制戰略通信裝備技術保障方案,採取直接供給、一送到位、巡迴保障、戰場搶修等方法實施。為適應現代戰爭作戰指揮的需要,戰略通信將進一步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協同通信能力、信息對抗能力、機動通信能力和通信抗毀能力。在通信裝備體制上,將實現標準化、通用化和模組化,提高陸軍、海軍、空軍和戰略飛彈部隊戰略通信的互通性,以及戰略通信系統同戰役、戰術通信系統的互通性。在戰略通信手段上,將廣泛採用數位化技術、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信息對抗技術,提高信息傳遞和處理的自動化水平。在通信組織上,將向綜合組網、綜合平台、綜合運用等一體化方向發展。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