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空間天氣保障

軍事空間天氣保障,為軍隊作戰、訓練、國防科研試驗和軍事航天活動等提供空間天氣信息和相應措施的專業活動。目的是保障軍隊正確利用空間天氣條件,充分發揮武器裝備效能,避免或減輕災害性空間天氣的危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軍事空間天氣保障
  • 定義:為軍隊作戰、訓練、國防科研試驗和軍事航天活動等提供空間天氣信息和相應措施的專業活動
軍事空間天氣保障是基於戰爭的需要,伴隨著日地空間科學和航天、通信技術的進步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1928年,為了保障無線電通信的需要,國際無線電聯盟開始在法國艾菲爾鐵塔上廣播日地觀測數據。20世紀30年代,英國地球物理學家S.查普曼根據地磁台記錄的磁暴的形態及其與太陽活動的關係,提出了磁層的概念。阿普爾頓通過研究電離層反射波的中斷現象,發現了電離層暴。1957年,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人造地球衛星”1號,收集有關大氣密度、溫度、宇宙線和流星體數據。1958年,美國“探險者”1號首次發現了地球輻射帶。美國人E.N.帕克明確提出了太陽風的概念。1959年,美國發射“探險者”6號,測量地球輻射帶和地磁場、微流星數據,拍攝了世界上第一張地球雲層的照片。1962年10月,美國空軍開始了太陽活動和太陽質子事件預報,為“阿波羅”載人登月提供空間天氣保障。至60年代末,人類通過一系列衛星探測,發現了地球磁層頂、磁尾、舷激波,對磁層的位形、結構和太陽風的基本特性有了大致的了解,並認識太陽活動對地球空間環境影響的嚴重性,為開展軍事空間天氣保障奠定了基礎。70年代以來,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國際上先後發射了太陽極大期觀測衛星(SMM)、太陽極軌衛星(Ulysses)、太陽風探測衛星(WIND)、太陽和太陽風層探測器(SOHO)以及日冕和過渡區衛星(TRACE)等空間天氣探測衛星,配合眾多的地面望遠鏡觀測,形成了多方位、多波段研究太陽耀斑、日冕物質拋射等空間天氣現象的新局面。為人類開展太陽活動、行星際和地球空間天氣預報和警報等提供了大量實時觀測數據。空間天氣保障從針對單一計畫、型號任務,發展到面向所有的空間計畫、型號任務及空間技術系統。隨著軍用偵察、導航、通信、預警、氣象等衛星的廣泛套用,以及載人航天活動的開展,太空飛行器等空間技術系統的安全運行、軌道預測及測控和通信對軍事空間天氣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由於微電子器件在空間技術系統中的大量套用,空間天氣變化引起的單粒子效應、太空飛行器充放電效應等對航天飛行構成了嚴重威脅。空間天氣效應探測以及對宇宙線、地球輻射帶及高能帶電粒子等的監測預報,成為空間天氣保障的重要內容。世界各國先後成立了專門的空間天氣保障機構,開展了相應的空間天氣保障業務。軍事空間天氣保障進入了快速發展期。中國電離層探測始於20世紀40年代。1943年,在重慶建立了第一個以保障通信為目的的常規電離層觀測站。它是國際上歷史最久、數據連續性最好的電離層觀測站之一。50年代,按經緯度分布建立了北京、上海、長春、武漢、廣州、海口、拉薩、蘭州、烏魯木齊、滿洲里等十餘個電離層觀測站,形成了分布合理的電離層觀測網,並開展了電離層騷擾和短波通信條件的預報服務。60年代起,為科學研究和國防試驗提供保障,電離層預報成為空間天氣保障的重要內容。中國地磁觀測歷史悠久,最早的佘山地磁觀測台建於1874年。20世紀50年代以來,先後建成了長春、北京、拉薩、廣州、武漢、蘭州、烏魯木齊等幾十個地磁台,其地磁觀測數據已用於地磁活動預報。50年代,已經建成了擁有現代太陽觀測設備的北京、紫金山、雲南等天文台。60年代末,中國開始了太陽活動預報服務。這些天文台還開展太陽的聯合觀測、數據分析和日地關係研究,為磁暴和電離層預報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為科學研究和國防試驗提供了保障服務。中國大規模的空間天氣研究始於90年代中後期。1992年成立了日地物理預報中心,此後,開始了低軌道大型載人太空飛行器的空間天氣保障研究,1999年開始為“神舟”號載人航天任務提供空間天氣保障。2008年,成立了軍事空間天氣保障機構。軍事空間天氣保障的基本任務是:組織實施軍事空間天氣探測,提供各類空間天氣信息,開展空間天氣預報和預警、事件後分析及空間天氣效應分析,提出防範或利用空間天氣條件的建議和對策。軍事空間天氣保障按任務性質可分為航天空間天氣保障、飛彈作戰空間天氣保障、軍事通信空間天氣保障等。軍事空間天氣保障的發展趨勢是完善和發展軍事空間天氣保障理論、技術和方法,不斷增強軍事空間天氣保障的能力,提高保障效益。主要表現在:進一步加強空間天氣探測能力,提高空間天氣預報水平;建立不同層次及全球空間天氣預報保障模式,進一步開發空間天氣專項預報產品,提高空間天氣保障的時效性、針對性;開展空間天氣對太空飛行器、天基武器系統以及軍事通信的影響研究,全面建立空間天氣保障體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