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海洋水文保障

軍事海洋水文保障,為軍隊遂行海上作戰、訓練和其他軍事活動提供海洋水文信息和相應措施的專業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軍事海洋水文保障
  • 定義:為軍隊遂行海上作戰、訓練和其他軍事活動提供海洋水文信息和相應措施的專業活動
為軍隊遂行海上作戰、訓練和其他軍事活動提供海洋水文信息和相應措施的專業活動。軍事海洋水文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作戰保障的組成部分。目的是保障部隊正確利用海洋水文條件,充分發揮武器裝備作戰效能,確保海上軍事活動順利實施。主要有水面艦艇海洋水文氣象保障、潛艇海洋水文氣象保障、海軍航空兵海洋水文氣象保障、登入作戰海洋水文氣象保障、武器裝備試驗海洋水文氣象保障和海上搜救海洋水文氣象保障等。軍事海洋水文保障是隨著海上軍事活動的需要、海戰場的形成,以及海洋科學技術的發展而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人類早期認識海洋是從了解、分析和推斷海洋現象開始的。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科學家亞里士多德在《氣象學》中記載了潮汐現象。公元15~17世紀,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及科學技術的進步,海洋航海探險活動有較大發展,這個時期為人類歷史上的海洋探險時代。這期間人類對各種海洋現象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並在海洋探險和航海實踐上廣泛加以套用。1405~1433年,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率領規模龐大的船隊7次遠航“西洋”,曾到過南沙群島、印度洋、波斯灣、紅海和赤道以南的非洲東海岸,歷經亞非當時30多個國家,航海技術相當先進,在航海中利用季風、海流、潮汐等現象和規律進行航海活動。鄭和的航行比西方的C.哥倫布、V.達伽馬等早了半個多世紀,而且在航海規模和技術方面,領先於西方航海家,為中國古代航海事業寫下了光輝的一頁。1661年,鄭成功率兵渡海,利用潮汐、潮流在台灣鹿耳門登入,擊敗荷蘭殖民軍,收復台灣島。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海軍部隊――華東軍區海軍成立,當時為了保障部隊作戰與訓練,組建海道測量局,下設總務、測量、潮汐、製圖、海事、推算等6課。隨後,潮汐課根據國外出版的潮汐表編印了中國沿海主要港口潮汐表,設立了天生港驗潮站。1954年11月,華東軍區海軍舉辦第一個潮汐預報培訓班,在青島建立第一個海浪觀測站,開展海浪儀器研製和海浪預報方法研究。1955年初,在解放一江山島的作戰中,華東軍區海軍派出水文氣象人員組成保障組,除提供長、短期天氣預報和天氣實況外,還實測了該海域的潮汐、潮流、水深等海洋水文資料,為作戰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戰爭規模逐漸擴大,武器裝備不斷更新,軍事海洋水文保障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保障技術、方法取得新的進展。與此同時,對軍事海洋水文保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海洋浮標、海洋潛標的投入使用,海洋衛星的發射升空,使得遙測、遙感技術廣泛套用于海洋信息採集領域。高性能計算機的大量使用,大大提高了海洋資料分析、處理的時效以及海洋水文數值預報模式的運算速度。在軍隊信息化建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各級海洋水文保障機構進一步健全,軍事海洋水文保障體系日臻完善,保障業務現代化建設不斷得到加強,有力地保障了諸軍種、兵種海上聯合軍事演習,海軍艦艇編隊環球航行和新型武器裝備試驗等重大任務的順利完成。進行海洋水文觀測和戰場海洋水文調查,獲取軍事活動所需的海洋水文及氣象資料;研究戰場海洋水文和氣象要素分布特徵和演變規律,以及實施海洋水文保障的技術與方法;編制軍事行動所需的各種海洋水文氣象圖集;提供作戰海區或武器裝備使用的海洋水文氣象背景資料、觀測實況、預報和警報等信息;提出各種任務所需的海洋水文及氣象條件和相應措施的建議等。為作戰指揮機關和艦艇部隊提供作戰海區的海水溫度、海水鹽度、海水密度、海流、海浪、海洋潮汐、海洋水聲環境參數等海洋水文及有關氣象要素,以及海洋躍層、海洋內波、海洋中尺度渦、海洋聲道等海洋現象的統計資料、實況、預報和警報等信息;為航空兵提供作戰海區海浪、海水的溫度和鹽度的垂直分布、海洋躍層、海洋水色、海水透明度、海發光、海洋聲速剖面、海洋聲道等要素和現象的統計資料、實況、預報和警報信息;為飛彈部隊提供飛彈掠經海區的海浪實況和預報;為渡海登入作戰部隊提供裝載地域、航渡水域、換乘區和登入地段的海流、海浪、潮汐、海水溫度等要素的統計資料、實況和預報。通常由各級軍事指揮部門統一組織,各級海洋水文氣象部門分工負責,密切協同,共同實施。實施過程中要認真領會、貫徹指揮員的意圖,了解戰場情況,及時、準確地提供所需海洋水文及有關氣象信息,適時提出趨利避害的海洋水文氣象保障建議。海洋水文氣象部門上下、友鄰、軍地之間應根據作戰任務,擬制協同方案,互通情報,加強會商,主動配合。隨著海洋科學技術的發展,軍事海洋環境衛星、計算機網路和通信技術的套用,軍事海洋水文保障理論和體系將不斷完善,保障手段逐步實現定量化和智慧型化,並朝著海洋上空、海面、水下及海底多維空間的軍事海洋水文保障方向發展。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