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鼓舞

車鼓舞

車鼓是一種打擊合奏的傳統民俗舞蹈。據說車鼓源於漢代的“笳鼓”(諧音“車鼓”)。因遊行表演時將鼓置於車上起指揮作用,故名車鼓。又因車鼓隨隊行走演奏,故又稱其車鼓陣。又名拖車鼓、推車鼓。秧歌舞的表演形式,以遊行表演為主,舞台表演為輔,表演者9—11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車鼓舞
  • 源於:漢代
  • 又名:拖車鼓
  • 表演人數:9—11人 
南澳車鼓舞,泉州車鼓舞,簡介,表演形式,

南澳車鼓舞

作為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清道光年間(1821~1850)由閩南傳入汕頭南澳縣,經南拖車鼓澳民間藝人不斷整理傳授,成為南澳島上獨特的民間傳統遊藝形式。取材於中國歷史小說《水滸傳》。表現梁山泊英雄喬裝成江湖賣藝人,配以舞蹈、雜耍、技藝,進行推拖車鼓的表演。舞蹈的曲和詞原有百首之多,部分一直在民眾中傳唱著。但因年代久遠,失傳較多,蒐集到的只有10多首。主要曲目有《十二月歌》、《告狀》、《賣膏藥》、《五更嘆》、《問卜》等。車鼓舞在島上的隆澳和雲澳兩地廣為流傳。
車鼓舞車鼓舞
在傳統節日中,漁民民眾特別喜歡排演和觀看車鼓舞。各處表演風格雖有差異,但基調、服裝和道具都大致相同。1956年,南澳縣愛國漁業社業餘劇團排練的車鼓舞,參加了粵東區業餘文藝匯演,獲優秀節目獎;1957年參加廣東省會演,又獲得表演二等獎。1988年春節,澳前村漁民表演的車鼓舞,被廣東省文化廳舞蹈隊拍攝成電視節目,作為資料存檔。1986年,南澳縣文化館和文化局組織對車鼓舞進行普查、蒐集和整理,編印資料保存。

泉州車鼓舞

簡介

塗腳戲項目之一,是泉州市民俗的一朵奇葩。清·乾隆《泉州府志》記載泉城上元節盛況,即有“鐘鼓架”、“香架鼓吹”等相似的表演形式。
自古以來,泉州城鄉每逢節慶活動,都有化裝踩街遊行的傳統,陣容壯觀,整齊劃一,車鼓陣陣,敲擊奏打,音樂雄渾,氣氛熱烈。
車鼓是一種打擊合奏,據說車鼓源於漢代的“笳鼓”(諧音“車鼓”)。因遊行表演時將鼓置於車上,故名車鼓。
“車鼓舞”具體活動形式有大車鼓、小車鼓、車鼓唱、十音車鼓、車鼓涼傘和車鼓跳等等之別,動作大多吸收戲曲科步,音樂多採用民間小調,如“車鼓調”、“四季歌”、“更鼓調”等。

表演形式

表演形式各地差異較大。
(一)一車鼓公和一車鼓婆抬著一個用竹篾做的大鼓,作顛顫進退的對舞表演。
(二)一老頭打大鼓,兩小生打小鼓,一車鼓公打銅鑼,一車鼓婆打拍板的群舞表演。
(三)車鼓公打大鼓,車鼓婆敲銅鉦的隊舞表演。
(四)將大鼓置於架上,配以鐘、鑼、鈸、大吹,二人扮醜、旦,執扇子的雙人舞表演。
(五)將鼓置轎亭上,二人扮老夫妻面對面抬鼓,一人居中司鼓的三人舞表演(稱“鼓亭公婆)。
車鼓陣
近幾年,泉州鯉城部分郊區從“車鼓舞”中的“車鼓婆”發展為“車鼓陣”,其舞步獨特,樂曲採用南音音調,並加入嗩吶等樂器和“小擊樂”(響盞、小叫、銅鈴、碗鑼等),別有韻味,尤以泉州王宮的女子車鼓隊遠近聞名。
一般車鼓陣由婦女組成,統一著泉州市郊婦女服飾,結隊行進,陣容龐大,八名婦女分列兩邊開陣前導。隊員各拿琵琶、三弦、銅鈴、拍板等,沿街演唱閩南小調;隨著音樂節拍,每四拍敲響一下銅鈴,腰肢也隨之輕輕扭動,配合簡樸舞步,體態婀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