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午

躲午

躲午是古時流行於我國北方地區的端午節習俗,端午節在五月,五月稱“惡月”躲午。此種習俗源於一種信仰,即:五月為“惡月”,酷暑將臨,瘟瘡蔓延,重五是個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於當日將未滿周歲的兒女帶往外婆家躲避,以逃脫災禍,故稱躲午。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

這無疑是古代科學不發達而產生的觀念,因為五月酷暑將至,蚊蟲滋生,在沒有醫療衛生設備的民間,容易發生傳染病,遂給人們帶來一種恐懼心理,於是產生躲午習俗。如今這一古老的節日習俗已經隨著社會變遷而消失了。

習俗,儀式,

習俗

古代我國北方一些地方民俗將五月視為“惡月”,俗以五月、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歸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陸游《豐歲》詩有“羊腔酒擔爭迎婦,遣鼓龍船共賽神”之句。《嘉靖隆慶志》亦記云:“已嫁之女召還過節”。又,《灤州志》:“女之新嫁者,於是月俱迎以歸,謂之‘躲端午’”。

儀式

當時,人們認為桃木避邪,所以日落之前折些桃樹枝插在門前、窗上,以達驅崇的作用。另一種重要的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當時,掛驅鬼符也有一些嚴格的儀式,如有的要求必須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時書寫,書寫材料用生朱,硯內和書寫人口中必須放上硝石等。較為通行的符咒有:“五月五日天中節,赤口白舌盡消滅”之類。另外,類似於此的祛鬼攘魔的習俗,還在兒童額上點雄黃酒。節日一早,便將兒童耳上夾艾蒿,頭上戴菖蒲,然後用雄黃酒在額上寫一個“王”字。據說,這樣可使百鬼畏懼,保命長生。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驅鬼逐邪的迷信風俗逐漸減少,但在偏僻農村則尚未絕跡。兒童額上點雄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