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教師:一個特級教師的反思》是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年9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木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身為教師:一個特級教師的反思
-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 頁數:229頁
- 開本:16
- 品牌:教育科學出版社
- 作者:王木春
- 出版日期:2012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4169075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身為教師:一個特級教師的反思》是一本關於“錯誤”之書,書里記錄著一連串發生在作者王木春身上的“失敗”的故事。當然,書中還有作者心靈的呼喊、渴望和思念。作者20年的教育經歷告訴我們:無論生活和教育如何變遷,只要看準方向,日日用心用力,我們都有希望能成為爭氣的老師,成為快樂的教書人。
《身為教師:一個特級教師的反思》精選了特級教師王木春的60餘篇反思性文章,記述了一位普通教師20年教育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以及他對自身教學、對教師職業的深刻反思和透徹感悟。《身為教師:一個特級教師的反思》是一位特級教師的專業成長之旅,更是一位中國教師的心靈修煉之旅。
作者簡介
王木春,特級教師,福建省語文學科帶頭人,福建省首屆中國小教學名師培養人選,全國優秀教師。《教師博覽》簽約作者,已發表教育隨筆近百篇。
媒體推薦
呈現在您面前的這本小書,其實就是一本關於“錯誤”之書,書里記錄著一連串發生在我身上的“失敗”的故事。當然,書中還有我心靈的呼喊、渴望和思念。
20年的教育經歷告訴我:無論生活和教育如何變遷,只要看準方向,日日用心用力,我們都有希望能成為爭氣的老師,成為快樂的教書人。
我從未像現在這樣如此貼近教育,如此真切地觸摸、體驗它涌動不息的苦痛和歡欣,迷茫與希望。這種貼近感和切膚之感,使得原本漂浮著的教育理想,對於我,無復是壯懷激烈的堅守,從某種角度說,從事教育已成為我人生自我實現的方式,成為一種享受。
——王木春
20年的教育經歷告訴我:無論生活和教育如何變遷,只要看準方向,日日用心用力,我們都有希望能成為爭氣的老師,成為快樂的教書人。
我從未像現在這樣如此貼近教育,如此真切地觸摸、體驗它涌動不息的苦痛和歡欣,迷茫與希望。這種貼近感和切膚之感,使得原本漂浮著的教育理想,對於我,無復是壯懷激烈的堅守,從某種角度說,從事教育已成為我人生自我實現的方式,成為一種享受。
——王木春
圖書目錄
我的老師王木春(代序)/1
第一輯教書19年,我開始學習笑
教書19年,我開始學習笑/3
理想,僅有它還不夠/6
“不堅守”與“堅守什麼”/10
跟新教師嘮叨這么多/14
“我自己在看啊”/17
挫敗感乃教師職業的“家常飯”/20
一次追悔莫及的評課/23
真正的教育,穿行在心與心之間/26
思考,使我獲得拯救/29
穿過那道“窄門”/33
第二輯無聲的教師
無聲的教師/39
“是什麼在內心支撐著你”/41
“不許說”、“不該說”與“不會說”/46
有一種良知底線,叫羞愧/49
誰給我寬恕/52
為什麼我的害怕這么多/55
珍惜詞句,不做偽君子/58
我也曾“使盡了平生的力畫圓圈”/61
今年還有沒有教師節/65
第三輯學校不是名利場
學校不是名利場/71
那雙藍藍的眼睛/74
誰在謀殺語文/77
我的開學第一課/80
禁不住的感嘆/83
為何你如此冷漠/87
傷悲地聽完班會課/90
閒暇是教師最好的繼續教育/93
莫把自己當“鬥雞”/96
寫出你的心聲/99
永不回來的校園風景/102
第四輯那些事,那些人
我們的“夫妻班”/109
那年教師節,我學會了流淚和鼓掌/113
冬夜,一些書靜靜地復活/116
我寬恕,但永遠牢記/120
只記得這樣的第一課/123
“貓頭鷹”老師/127
永遠的鳳凰花香/130
一種名叫泰戈爾的樹/133
第五輯受過良好教育的靈魂
受過良好教育的靈魂/139
不做鴻鵠,願為燕雀/142
對不起,我忘了你的名字/145
遲來的人生一課/148
讀詩,不是罪過/151
“我沒有給你丟臉”/154
但願成為她的老師/157
更美更好的禮物/160
“要純真做什麼?”/163
女孩與蘆花/166
“一個深陷泥潭又企圖掙扎的人”的來信/169
第六輯孩子的心是玻璃做的
孩子的心是玻璃做的/177
為明天播下一粒種子/181
寒假,我們只種植夢想/184
不僅僅是“最後一課”/188
美麗的“謊言”教育/192
憤怒的一腳/196
誰能使我的心免於哀傷/199
但願“九斤老太”越來越少/203
木棉花開了/206
雨聲·讀書聲/209
“那就摸摸書吧”/213
你的“春心”醒了嗎/216
“失陷的”語文課/219
給我的樹們上課/223
後記/227
第一輯教書19年,我開始學習笑
教書19年,我開始學習笑/3
理想,僅有它還不夠/6
“不堅守”與“堅守什麼”/10
跟新教師嘮叨這么多/14
“我自己在看啊”/17
挫敗感乃教師職業的“家常飯”/20
一次追悔莫及的評課/23
真正的教育,穿行在心與心之間/26
思考,使我獲得拯救/29
穿過那道“窄門”/33
第二輯無聲的教師
無聲的教師/39
“是什麼在內心支撐著你”/41
“不許說”、“不該說”與“不會說”/46
有一種良知底線,叫羞愧/49
誰給我寬恕/52
為什麼我的害怕這么多/55
珍惜詞句,不做偽君子/58
我也曾“使盡了平生的力畫圓圈”/61
今年還有沒有教師節/65
第三輯學校不是名利場
學校不是名利場/71
那雙藍藍的眼睛/74
誰在謀殺語文/77
我的開學第一課/80
禁不住的感嘆/83
為何你如此冷漠/87
傷悲地聽完班會課/90
閒暇是教師最好的繼續教育/93
莫把自己當“鬥雞”/96
寫出你的心聲/99
永不回來的校園風景/102
第四輯那些事,那些人
我們的“夫妻班”/109
那年教師節,我學會了流淚和鼓掌/113
冬夜,一些書靜靜地復活/116
我寬恕,但永遠牢記/120
只記得這樣的第一課/123
“貓頭鷹”老師/127
永遠的鳳凰花香/130
一種名叫泰戈爾的樹/133
第五輯受過良好教育的靈魂
受過良好教育的靈魂/139
不做鴻鵠,願為燕雀/142
對不起,我忘了你的名字/145
遲來的人生一課/148
讀詩,不是罪過/151
“我沒有給你丟臉”/154
但願成為她的老師/157
更美更好的禮物/160
“要純真做什麼?”/163
女孩與蘆花/166
“一個深陷泥潭又企圖掙扎的人”的來信/169
第六輯孩子的心是玻璃做的
孩子的心是玻璃做的/177
為明天播下一粒種子/181
寒假,我們只種植夢想/184
不僅僅是“最後一課”/188
美麗的“謊言”教育/192
憤怒的一腳/196
誰能使我的心免於哀傷/199
但願“九斤老太”越來越少/203
木棉花開了/206
雨聲·讀書聲/209
“那就摸摸書吧”/213
你的“春心”醒了嗎/216
“失陷的”語文課/219
給我的樹們上課/223
後記/227
後記
多年前,我曾豪邁地寫道:“我認識到個體雖然無力改變大環境什麼,卻也絕非無可作為。至少,我可以努力成為教育現場一名忠誠的觀察者、思考者、記錄者。”
此刻,校完書稿,我很惶恐:六七年來累積的這些文字,忠實於我當初的追求嗎?或者,忠實於我的生活、我的內心嗎?
20年來,像千千萬萬的教師一樣,我歷經了各種人生的風雨、職業的風雨。自然,都是些小悲小喜,算不得什麼風浪。但我珍惜這些悲喜。瞬息之悲喜,對於我這個獨特的生命個體,雖談不上永恆,卻也留下了我的教育人生的些許印記。
過去的20年中,有整整14年,我沉陷於應試中。大學裡購買的大量書籍,被冷落在角落裡,任由蛛網和塵埃掩埋。我迷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以為那就是教育;迷信自己獲得的一張張獎狀,以為那就是成功;迷信大多數人說出的聲音,以為那都是對的。2005年,《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闖進我的生活,改變了一切。從此,那個曾經喜歡閱讀、耽於幻想、熱愛文字的王木春,一點一點地回到了大地。也在那一年,我笨拙地寫下第一篇教育隨筆。
尼采說:“在孤獨中,孤獨者自己吃掉自己;在多數人中,多數人吃掉他。現在選擇吧。”當我選擇走進書籍,走進文字,就意味著成為孤獨者。我時刻享受著自己的孤獨。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住在狹小的木屋裡,有人到他家裡,覺得小木屋太小了,說:“你這個小木屋裡能來幾個朋友呢?”赫拉克利特說:“房屋雖小,只要來的都是真朋友就好。”在書籍構築的我的精神空間裡,住進了蘇霍姆林斯基、梁啓超、胡適、愛默生、朋霍費爾等“真朋友”,他們陪伴我度過許多美妙的時光,並讓我在日益庸俗化的教育處境中,學會首先把自己當成一個人來好好對待。
這些年,我儘可能把這些“真朋友”教給我的人生信念融入課堂中,儘管一路走來,依然伴隨著許多錯誤和失敗。就在前幾天,我還像個愣頭青教師一樣賭氣衝出教室,罷課一節。然而,我已經不是10年前的自己,一昧把怒火噴向學生。我低下頭,叩問內心,並快速撫平情緒,重新站到講台,向學生道聲“對不起”。因此,呈現在您面前的這本小書,其實就是一本關於“錯誤”的書,書里記錄著一連串發生在我身上的“失敗”的故事。當然,書中還有我心靈的呼喊、渴望和思念。
教書20年,真的沒有多少值得自己驕傲的東西。如果有,大概就是在一次次錯誤和失敗中,我的精神不斷蛻變,我由此學會了一種叫做羞愧的東西。
羞愧,賜予我清點自己心靈的勇氣,讓我謹慎對待每一個寫下的文字,因為那是我心靈的呼吸。
2010年初秋,著名出版人、源創圖書策劃人吳法源先生跟我約稿。這是我沒想到的事。我一邊整理,一邊反覆修改,隨時補充。轉眼兩年過去了,感謝法源先生,因為他耐心的等待,讓這本書可以減少一些遺憾。
多年來,摯友林茶居君、朱永通君、吳煒曼君等,時時給予鞭策和點醒,使生性懶散的我不至於裹足不前。
感謝我的每一位學生,他們包容了我的諸多不足,激發了我文字的靈感,特別感謝2010屆的柯霽陽同學,為拙作寫下深情的序言。
感謝我的父母,他們教我做一個善良的人。感謝我的妻子女兒,她們是我每篇文字的第一批讀者和“酷評家”。
感謝母校福建省東山一中兩棵巍巍峨峨的木棉樹,因為她們母親般慈愛的守護,讓我的靈魂在人世的風雨中不會迷失。
最後,感謝未曾謀面的讀者,沒有什麼比心靈的交流更值得期待和珍視的。
王木春
2012年7月19日於東山島
此刻,校完書稿,我很惶恐:六七年來累積的這些文字,忠實於我當初的追求嗎?或者,忠實於我的生活、我的內心嗎?
20年來,像千千萬萬的教師一樣,我歷經了各種人生的風雨、職業的風雨。自然,都是些小悲小喜,算不得什麼風浪。但我珍惜這些悲喜。瞬息之悲喜,對於我這個獨特的生命個體,雖談不上永恆,卻也留下了我的教育人生的些許印記。
過去的20年中,有整整14年,我沉陷於應試中。大學裡購買的大量書籍,被冷落在角落裡,任由蛛網和塵埃掩埋。我迷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以為那就是教育;迷信自己獲得的一張張獎狀,以為那就是成功;迷信大多數人說出的聲音,以為那都是對的。2005年,《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闖進我的生活,改變了一切。從此,那個曾經喜歡閱讀、耽於幻想、熱愛文字的王木春,一點一點地回到了大地。也在那一年,我笨拙地寫下第一篇教育隨筆。
尼采說:“在孤獨中,孤獨者自己吃掉自己;在多數人中,多數人吃掉他。現在選擇吧。”當我選擇走進書籍,走進文字,就意味著成為孤獨者。我時刻享受著自己的孤獨。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住在狹小的木屋裡,有人到他家裡,覺得小木屋太小了,說:“你這個小木屋裡能來幾個朋友呢?”赫拉克利特說:“房屋雖小,只要來的都是真朋友就好。”在書籍構築的我的精神空間裡,住進了蘇霍姆林斯基、梁啓超、胡適、愛默生、朋霍費爾等“真朋友”,他們陪伴我度過許多美妙的時光,並讓我在日益庸俗化的教育處境中,學會首先把自己當成一個人來好好對待。
這些年,我儘可能把這些“真朋友”教給我的人生信念融入課堂中,儘管一路走來,依然伴隨著許多錯誤和失敗。就在前幾天,我還像個愣頭青教師一樣賭氣衝出教室,罷課一節。然而,我已經不是10年前的自己,一昧把怒火噴向學生。我低下頭,叩問內心,並快速撫平情緒,重新站到講台,向學生道聲“對不起”。因此,呈現在您面前的這本小書,其實就是一本關於“錯誤”的書,書里記錄著一連串發生在我身上的“失敗”的故事。當然,書中還有我心靈的呼喊、渴望和思念。
教書20年,真的沒有多少值得自己驕傲的東西。如果有,大概就是在一次次錯誤和失敗中,我的精神不斷蛻變,我由此學會了一種叫做羞愧的東西。
羞愧,賜予我清點自己心靈的勇氣,讓我謹慎對待每一個寫下的文字,因為那是我心靈的呼吸。
2010年初秋,著名出版人、源創圖書策劃人吳法源先生跟我約稿。這是我沒想到的事。我一邊整理,一邊反覆修改,隨時補充。轉眼兩年過去了,感謝法源先生,因為他耐心的等待,讓這本書可以減少一些遺憾。
多年來,摯友林茶居君、朱永通君、吳煒曼君等,時時給予鞭策和點醒,使生性懶散的我不至於裹足不前。
感謝我的每一位學生,他們包容了我的諸多不足,激發了我文字的靈感,特別感謝2010屆的柯霽陽同學,為拙作寫下深情的序言。
感謝我的父母,他們教我做一個善良的人。感謝我的妻子女兒,她們是我每篇文字的第一批讀者和“酷評家”。
感謝母校福建省東山一中兩棵巍巍峨峨的木棉樹,因為她們母親般慈愛的守護,讓我的靈魂在人世的風雨中不會迷失。
最後,感謝未曾謀面的讀者,沒有什麼比心靈的交流更值得期待和珍視的。
王木春
2012年7月19日於東山島
序言
我的老師王木春
一
王木春就是春哥,春哥是我的語文老師。但他一點也不像個老師,這是實話。老早就想寫一篇關於他的文字,遲遲不肯動筆,怕自己把握不好。
春哥的語文課沒有什麼固定的模式。他告訴我們課上要隨意些,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不必顧忌。他喜歡聽“不同的聲音”。
還記得春哥的第一堂課,瀰漫在木棉花香里,似有若無,溢滿淡淡溫馨。
“你們知道嗎?昨夜木棉花都開了。我的心情無比燦爛。這兩棵樹,伴我度過中學時代,留駐我的青春記憶。如果有一天它不幸慘遭砍伐,像校園裡曾經活過的無數大樹一樣,那么,我就要跳樓了。”他邊說邊不停地來回搓著脖子。
第一堂課,總給人無限的遐想。我打量眼前這位老師,說不出什麼感覺,仿佛冬天的雨細細地撒在心田,盪起一圈圈的漣漪。我隱約感覺,他是性情中人。
當然,我還記住了他的木棉。
後來,他陸續為我們介紹了一些文章,一些好書,一些可愛的人。他會像個孩子似的絮絮叨叨地同我們分享他的心情,訴說煩惱。遇到好文章,春哥喜歡大聲朗讀,偶爾會讀出淚花,他總是迅速地擦掉,然後偷瞥我們一眼,以為我們不知道,這才放心地繼續朗讀。有時候讀到盡興處,春哥大概又想起什麼,木然出神,自言自語道“對,對”,然後意味無窮地“嘿嘿”笑幾聲。倒是他的笨拙樣常惹得我們哄堂大笑。這樣的課堂也並非能完全得到大家的認可,畢竟現實中還有無數大大小小的模擬考,甚至決定命運的高考,似乎容不得絲毫的詩意與浪漫。A同學就說過,她倒願意上一節規規矩矩的語文課。
有一回,我問春哥,《幽夢影》中:“莊周夢為蝴蝶,莊周之幸也;蝴蝶夢為莊周,蝴蝶之不幸也。”這句子如何解?他慢條斯理地接過書,看過,又意味無窮地“嘿嘿”笑著。夸這書裝幀不錯,紙質也好。然後才問我是如何理解的,我胡亂地說了一通,他不住點頭稱好,然後告訴我正文下面的評語更有意思。
二
四月的天,好像一朵橘子花,寧靜地開放在淺藍色的天空中。這天,春哥上完課,突然說他要離開兩星期,到外地做一個小小的手術。“我希望兩周后看到你們或是若干年後遇見你們,你們能永遠充滿陽光,青春美好。”他默默地低下頭,緘默良久,接著說:“我只想當一名純粹的語文老師,每天和你們一起快樂地讀書,快樂地交流,這樣真好……”我看見一層薄薄的濕氣從他眼睛深處滲出,他的目光直直地掃視天花板,不知道在想些什麼。或許他心中有難言的苦衷。我們只隱約知道,他擔任學校德育處主任,厭煩得很。此刻,教室靜得離奇,只有如水的陽光在屋裡“嘩嘩”地流動。我的心一陣顫抖,難受。
他常問我們說:“我的做法就一定是正確的嗎?”看來,他也困惑於對自我的定位。我也說不來,是與非,本身就沒有絕對的界線,否則就容易走上極端與狹隘。那天,春哥給我回簡訊說:“我一直視你們為我的孩子,也努力像對待我的女兒一樣對待你們,至少一樣誠實。”我才有了答案。我想春哥是真實的,也許是這份毫無保留的真實,讓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會不由自主地驅使你對他敞開心扉,真實地面對自己,從而化為一股潛在的力量。
我想起了不久前的一堂課。
三
燥熱的五月,白熱化的高考複習仍在持續。這時,春哥為我們朗讀了阿多尼斯的短詩。
我家裡有一件外套
父親花了一生裁剪
含辛茹苦地縫線。
外套對我說:當初你睡他的草蓆
如同掉光了樹葉的樹枝
當初你在他心田
是明天的明天。
剛讀完上節,春哥有點哽咽,停下來,沒說話。雙眼有點潮濕。一線一線的陽光照臨窗子,印下一片柔和安詳的光影。
“同學們,對不起,我有點失控了。《外套》這首詩寫得太好,我太感動了。你們不知道,昨晚我父親突然生病,當我送他進急診室時,無意間看到父親赤裸的下半身。我羞澀地轉過頭,剎那間,我突然想到這是父親的下半身,是的,已經衰老、醜陋。但如果沒有它,怎么會有我呢?父親也會衰老,但父親的每個器官都是美的……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懂得父親的含義。”聲音越來越低,教室陷入沉寂,靜得只剩一個孤立無援的身影。
這樣的朗讀課,大概對於我已是最後一堂。這樣真實的課堂,以後的求學生涯中還會有嗎?這樣的生命喚醒和啟迪,以後還會有嗎?我還可以甜甜地撒嬌似的叫他春哥嗎?
四
春哥曾對我們說,在他的國小、國中時代,沒有一個老師喜歡過他,甚至可能沒有一個老師知道他叫王木春。因為他是個差生。
我曾對春哥說,如果有一天我成了老師,我一定真心疼愛每個學生。
是心酸,或是承諾?我不知道。若干年後我還會喜歡教師這個職業嗎?我還會堅持最初的夢想嗎?我可以順從內心的想法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想給當年的王木春一個擁抱,一個足夠溫暖的擁抱。
L同學曾對我說,春哥是不適合在大陸教書的,這話我贊同。何況他內心自由的呼聲太強烈,他太自我了,他想發出自己的聲音,他是不肯受束縛和羈絆的。他也常自我調侃說怕把我們教“壞”了。Y同學則說,春哥只適合交友,絕不能嫁給春哥這類人。為什麼?太理想化,是會餓肚子的。我大笑,卻又一時語塞。
我突然想起魯迅筆下的魏連殳那“狼一般的嚎叫”,夾雜著無盡的悲涼與悲憤。大環境是如此,春哥想必也是充滿矛盾和茫然吧,而他的呼喊,他的改變,有用嗎?
那天臨走前,春哥對我說,要現實一點。我忽然有些傷感,室內的熱氣突然從胸口漫溢到眼睛,便急忙轉過身去。一陣壓抑。我知道他是擔心我將來碰壁。我還能說什麼呢?我點點頭。抬頭看到他目光直直眺望遠方,不知道在想些什麼。我想起課堂上的他。
那個孩子似的王木春,那個在操場上迎風獨自而跑的王木春,那個讀著好文章會流淚的王木春,那個曾經一次次念叨他的一屆屆學生的王木春……當我日漸懂得他的時候,卻已經畢業了。有一天,他會在歲月深處懷念我們嗎?
有人說最好的師生關係應是亦師亦友,也聽說過最好的師生關係莫過於情人關係。朋友關係也好,情人關係也罷,這不重要。或許對於我們和春哥,恰如木棉花和木棉樹。我們早已同天空、同大地融為一體,自由地呼吸,自由地裸露天性,自由地在天地間舒展生命。
行文至此,一場淅瀝的雨正滴滴答答地下著。校園裡的那兩株木棉樹又該到換新葉的時候了。我看見,大地,木棉花,一片純潔,一片晶亮。
(柯霽陽,福建省東山一中2010屆高中畢業生)
一
王木春就是春哥,春哥是我的語文老師。但他一點也不像個老師,這是實話。老早就想寫一篇關於他的文字,遲遲不肯動筆,怕自己把握不好。
春哥的語文課沒有什麼固定的模式。他告訴我們課上要隨意些,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不必顧忌。他喜歡聽“不同的聲音”。
還記得春哥的第一堂課,瀰漫在木棉花香里,似有若無,溢滿淡淡溫馨。
“你們知道嗎?昨夜木棉花都開了。我的心情無比燦爛。這兩棵樹,伴我度過中學時代,留駐我的青春記憶。如果有一天它不幸慘遭砍伐,像校園裡曾經活過的無數大樹一樣,那么,我就要跳樓了。”他邊說邊不停地來回搓著脖子。
第一堂課,總給人無限的遐想。我打量眼前這位老師,說不出什麼感覺,仿佛冬天的雨細細地撒在心田,盪起一圈圈的漣漪。我隱約感覺,他是性情中人。
當然,我還記住了他的木棉。
後來,他陸續為我們介紹了一些文章,一些好書,一些可愛的人。他會像個孩子似的絮絮叨叨地同我們分享他的心情,訴說煩惱。遇到好文章,春哥喜歡大聲朗讀,偶爾會讀出淚花,他總是迅速地擦掉,然後偷瞥我們一眼,以為我們不知道,這才放心地繼續朗讀。有時候讀到盡興處,春哥大概又想起什麼,木然出神,自言自語道“對,對”,然後意味無窮地“嘿嘿”笑幾聲。倒是他的笨拙樣常惹得我們哄堂大笑。這樣的課堂也並非能完全得到大家的認可,畢竟現實中還有無數大大小小的模擬考,甚至決定命運的高考,似乎容不得絲毫的詩意與浪漫。A同學就說過,她倒願意上一節規規矩矩的語文課。
有一回,我問春哥,《幽夢影》中:“莊周夢為蝴蝶,莊周之幸也;蝴蝶夢為莊周,蝴蝶之不幸也。”這句子如何解?他慢條斯理地接過書,看過,又意味無窮地“嘿嘿”笑著。夸這書裝幀不錯,紙質也好。然後才問我是如何理解的,我胡亂地說了一通,他不住點頭稱好,然後告訴我正文下面的評語更有意思。
二
四月的天,好像一朵橘子花,寧靜地開放在淺藍色的天空中。這天,春哥上完課,突然說他要離開兩星期,到外地做一個小小的手術。“我希望兩周后看到你們或是若干年後遇見你們,你們能永遠充滿陽光,青春美好。”他默默地低下頭,緘默良久,接著說:“我只想當一名純粹的語文老師,每天和你們一起快樂地讀書,快樂地交流,這樣真好……”我看見一層薄薄的濕氣從他眼睛深處滲出,他的目光直直地掃視天花板,不知道在想些什麼。或許他心中有難言的苦衷。我們只隱約知道,他擔任學校德育處主任,厭煩得很。此刻,教室靜得離奇,只有如水的陽光在屋裡“嘩嘩”地流動。我的心一陣顫抖,難受。
他常問我們說:“我的做法就一定是正確的嗎?”看來,他也困惑於對自我的定位。我也說不來,是與非,本身就沒有絕對的界線,否則就容易走上極端與狹隘。那天,春哥給我回簡訊說:“我一直視你們為我的孩子,也努力像對待我的女兒一樣對待你們,至少一樣誠實。”我才有了答案。我想春哥是真實的,也許是這份毫無保留的真實,讓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會不由自主地驅使你對他敞開心扉,真實地面對自己,從而化為一股潛在的力量。
我想起了不久前的一堂課。
三
燥熱的五月,白熱化的高考複習仍在持續。這時,春哥為我們朗讀了阿多尼斯的短詩。
我家裡有一件外套
父親花了一生裁剪
含辛茹苦地縫線。
外套對我說:當初你睡他的草蓆
如同掉光了樹葉的樹枝
當初你在他心田
是明天的明天。
剛讀完上節,春哥有點哽咽,停下來,沒說話。雙眼有點潮濕。一線一線的陽光照臨窗子,印下一片柔和安詳的光影。
“同學們,對不起,我有點失控了。《外套》這首詩寫得太好,我太感動了。你們不知道,昨晚我父親突然生病,當我送他進急診室時,無意間看到父親赤裸的下半身。我羞澀地轉過頭,剎那間,我突然想到這是父親的下半身,是的,已經衰老、醜陋。但如果沒有它,怎么會有我呢?父親也會衰老,但父親的每個器官都是美的……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懂得父親的含義。”聲音越來越低,教室陷入沉寂,靜得只剩一個孤立無援的身影。
這樣的朗讀課,大概對於我已是最後一堂。這樣真實的課堂,以後的求學生涯中還會有嗎?這樣的生命喚醒和啟迪,以後還會有嗎?我還可以甜甜地撒嬌似的叫他春哥嗎?
四
春哥曾對我們說,在他的國小、國中時代,沒有一個老師喜歡過他,甚至可能沒有一個老師知道他叫王木春。因為他是個差生。
我曾對春哥說,如果有一天我成了老師,我一定真心疼愛每個學生。
是心酸,或是承諾?我不知道。若干年後我還會喜歡教師這個職業嗎?我還會堅持最初的夢想嗎?我可以順從內心的想法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想給當年的王木春一個擁抱,一個足夠溫暖的擁抱。
L同學曾對我說,春哥是不適合在大陸教書的,這話我贊同。何況他內心自由的呼聲太強烈,他太自我了,他想發出自己的聲音,他是不肯受束縛和羈絆的。他也常自我調侃說怕把我們教“壞”了。Y同學則說,春哥只適合交友,絕不能嫁給春哥這類人。為什麼?太理想化,是會餓肚子的。我大笑,卻又一時語塞。
我突然想起魯迅筆下的魏連殳那“狼一般的嚎叫”,夾雜著無盡的悲涼與悲憤。大環境是如此,春哥想必也是充滿矛盾和茫然吧,而他的呼喊,他的改變,有用嗎?
那天臨走前,春哥對我說,要現實一點。我忽然有些傷感,室內的熱氣突然從胸口漫溢到眼睛,便急忙轉過身去。一陣壓抑。我知道他是擔心我將來碰壁。我還能說什麼呢?我點點頭。抬頭看到他目光直直眺望遠方,不知道在想些什麼。我想起課堂上的他。
那個孩子似的王木春,那個在操場上迎風獨自而跑的王木春,那個讀著好文章會流淚的王木春,那個曾經一次次念叨他的一屆屆學生的王木春……當我日漸懂得他的時候,卻已經畢業了。有一天,他會在歲月深處懷念我們嗎?
有人說最好的師生關係應是亦師亦友,也聽說過最好的師生關係莫過於情人關係。朋友關係也好,情人關係也罷,這不重要。或許對於我們和春哥,恰如木棉花和木棉樹。我們早已同天空、同大地融為一體,自由地呼吸,自由地裸露天性,自由地在天地間舒展生命。
行文至此,一場淅瀝的雨正滴滴答答地下著。校園裡的那兩株木棉樹又該到換新葉的時候了。我看見,大地,木棉花,一片純潔,一片晶亮。
(柯霽陽,福建省東山一中2010屆高中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