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段是舞的體現,是戲曲表演藝術塑造人物形象、提示人物內心活動的手段之一。源於生活,但決不是對生活的照搬和摹仿。它是經過歷代戲曲表演藝術家們根據生活不斷提煉、加工和組織,以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一種戲曲表演形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身段
- 拼音:shēnduàn
- 釋義1:女子的身形體態
- 釋義2:演員在舞台上表演的形體動作
漢語詞語,釋義,分析與典故,戲曲名詞,簡介,組成,重要性,發展,
漢語詞語
釋義
身段 shēnduàn
(1) [(woman’s) figure]∶女子的身形體態
身段優美的婦女
(2) [(dancer’s) posture]∶演員在舞台上表演的形體動作
shēnduàn
身段
分析與典故
1.身體。
宋 柳永 《木蘭花》詞:“星眸顧拍精神峭,羅袖迎風身段小。”
清 李漁 《玉搔頭·誤投》:“難道是廉恥心隨身段長。”
草明 《魅惑》:“她底矮壯的身段倚靠在 汶瀾橋 鐵欄上。”
2.指體態。身體所擺的姿勢:擺個漂亮身段拍照。
宋 柳永 《荔枝香》詞:“遙認,眾里盈盈好身段。”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 玉姐 偷看公子,眉清目秀,面白唇紅,身段風流。”
3.戲曲演員表演的各種舞蹈化形體動作。如坐臥行走、上馬下馬等。均有一定的程式。記載身段動作的叫“身段譜”。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下》:“ 周維伯 曲不入調,身段闌珊,惟能說白而已。”
清 李漁 《比目魚·入班》:“開口便成腔,不須摹仿身段規模,做出都成樣。”
《相聲傳統作品選·黃鶴樓》:“我們沒事兒淨在一塊兒研究,我給他呀說說身段嘛的,研究研究唱腔兒呀!”
戲曲名詞
簡介
身段是傳統戲曲中的專有名詞,是傳統戲曲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戲曲唱、念、做、打的“四功”中,不論那一功都有由內而外、通過形體來表現情節、表達人物思想感情的外部動作。從最簡單的比擬手勢到複雜的武打技巧,都蘊含著極豐富的舞蹈動作,這些都稱之為身段。在傳統戲曲中,有不同行當的身段,有文和武不同性質的身段,有結合一定情節表演性的身段,有結合道具、服飾組成的身段,有通過武打、技巧構成的身段……等等。
身段一詞從字意來講,“身”是指身體,“段”當術解。簡而言之,身段就是形體動的藝術,側重指外部的舞蹈技術;當然身段也含有表演因素。戲曲身段經過不斷繼承和實踐,在不斷創造過程中,形成了一種富有民族特色的血路藝術程式,它的一舉一動都有尺寸,一看一望都有規定。因此在塑勢造型、形體動作、比擬手勢、步法行進、眼法傳神上都有它獨特色彩的身法韻律。
身段總的說包括神和形兩個方面。形是客觀存在的外部舞蹈動作,神是表達內在感情的手段。神,廣義地講是通過內在感情表露在形體上的神態,也是形的動作依據。從外部技術來講,神又是指眼神的運用,神和形的凝結才產生身段的身法韻律。神無形則不顯,形無神則僵死。這種神形兼備的舞蹈動作,就稱之為身段。
組成
基本身段包括:站相、台步、七星步、指掌、雲掌、亮相、跑圓台、開門、拉山、上馬及背供。小生的台步是丁字步,要表現氣宇軒昂。花旦的台步是撇步,要表現輕盈。為了作猶豫不決、考慮如何應對等心理狀態或搜尋物件、覓路等情節時,演員便會運用“水波浪”程式來表達。
不同行當有自己獨特的基本功。穿上“大靠”的武生必要懂得“跳大架”。跳大架是由一連串的身段動作組成,包括演員上場、拉山、掛單腳、亮相、七星步、水波浪步、撮步、小跳、踢腿、踢甲、車身、洗面、順風旗、走圓台等一連串的動作。
重要性
中國戲曲歷史悠久,是一代代戲曲表演藝術家經過長期的舞台實踐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藝術遺產。戲曲藝術有著它成套、固定的表演手段,如“四功五法”的“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而戲曲身段是表演程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所共知,歌劇以唱為主,而話劇是以念自為主,舞劇是以舞蹈為主。唯有戲曲表演程式中的身段是其他表演藝術所不具備的。在戲曲身段中的台步就要分好幾種,青衣台步、花旦台步、老旦台步、花臉台步、武生台步等等,它根據人物身份的不同,出場、下場及在舞台表演過程中的台步也不同。程式服務於表演,表演的目的是刻畫人物,不同的人物以不同的程式化表現也正是戲曲藝術不同於其它表演藝術的根本區別。
學術界的漠然與傳統戲曲藝術的傳承方式是密切相關的。“身段為內行專門之學,不肯輕易傳人”(見《舊劇叢談》),這個專門之學正是中國戲曲作為表演藝術的精髓所在,而依附於藝人之間的身口傳承,也成為這個專門之學的基本方式。作為戲曲傳承的重要內容,傳統理解的“口傳心授”法則,除了立足在表演所要依附的“人”的體驗,以及藝人為爭取生存空間所要謹守的行業規範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現實:傳統藝人普遍的受教育水準。因此,無論是戲曲界將“口傳心授”理解成戲曲傳承的唯一門徑,還是學術界限於體驗不足將其視作戲曲本體之必然規則,都與戲曲及其傳承者在傳統社會中的生存狀態有著必然的聯繫。這也自然造成了“身段譜”在目 前戲曲界的尷尬定位,無論戲曲從業者還是戲曲研究者,都無法充分地將這類文獻當做戲曲傳承的重要方式。
發展
在越來越注重傳統精髓的今 天,京劇的演員發展絕對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其實京劇現在也是處於一個矛盾的狀態,長期而突出地存在保留音樂風格和加速音樂發展的矛盾中。觀念問題、人才問題、理論問題、創作問題也都出現了斷代現象[5]。重中之重是缺少劇目的創新,還在啃老本,如何能應求發展。這些觀點是在京劇其本身。
究其根源、追溯其歷史發展也是對一種文化現象的尊重,對前人創造的一種肯定,而今好的東西也是經過歷史長河的考驗和洗鍊才遺留下來的,京劇藝術發展至 今甚至到未來,它也還將、必須再接受歷史和時間的考核,它將如何再發展,如何傳承也就是我們、當今的華夏民族所要負的責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