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上內翻截骨術

踝上內翻截骨術

踝上內翻截骨術是一種用於治療年長先天性腓側半肢畸形兒童有踝關節外翻畸形者的手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踝上內翻截骨術
  • 適應症:先天性腓側半肢畸形
手術名稱,分類,ICD編碼,概述,適應症,術前準備,麻醉和體位,局部解剖,手術步驟,1.切口及顯露,2.脛骨截骨,3.腓骨截斷,4.鋼針固定,術後處理,併發症,

手術名稱

踝上內翻截骨術

分類

小兒外科/先天性下肢畸形的手術/先天性腓側半肢畸形的手術

ICD編碼

78.77

概述

踝上內翻截骨術用於先天性腓側半肢畸形的手術治療。 腓骨半肢畸形,亦被稱作先天性腓骨缺如、腓骨先天性缺損、軸旁腓骨半肢畸形及腓骨未發育或發育不全。腓骨半肢畸形是否因血管發育不良及相對供血不足而影響間質發育並引起腓骨發育不良仍然是一種推測。遺傳或中毒的致病作用尚未闡明。腓骨半肢畸形中的發育異常有一定範圍,輕者只是腓骨有輕度短縮畸形,重者則是整個腓骨缺如並伴有足、脛骨及股骨的缺損。表現為下肢不等長並伴有馬蹄外翻足、膝關節的屈曲攣縮、股骨短縮、膝及踝關節的不穩定以及後足僵硬和足外側列缺如。臨床主要問題是小腿不等長、足及踝關節的不穩定。
Achterman和Kalamchi將腓骨半肢畸形分為Ⅰ型畸形(腓骨發育不全)與Ⅱ型畸形(腓骨完全缺如)。Ⅰ型畸形又分為ⅠA型和ⅠB型。在ⅠA型中,腓骨近端骨骺位於脛骨近端骨骺的遠端,腓骨遠端骨骺則位於距骨頂部的近端。ⅠB型的腓骨缺損較嚴重,其缺損長度為30%~50%,其末端失去對踝關節的支撐。
對小腿輕度不等長者,治療的目標是矯正小腿不等長和足部畸形。如果肢體均衡性手術遠不能糾正預測的肢體長度差異,應建議進行Syme截肢術及安裝假肢。早期截肢可增加病兒及父母在心理上對截肢的承受力。Choi、Kumar和Bowdn建議如患足的末端位於正常側脛骨遠端1/3的近端水平,應進行早期截肢術。然而Ilizarov技術則挽救了伴有肢體嚴重的短縮畸形的足。某些學者推薦用軟組織手術或骨性重建穩定的踝穴而重建踝關節。Thomas和Willams推薦Gruca’s脛骨截骨術以重建踝關節,但僅僅適用於那些足能保留和踝關節需要穩定的腓骨半肢畸形。年長兒童的踝關節外翻畸形,可選擇踝上杵臼或內翻截骨術。

適應症

踝上內翻截骨術適用於年長先天性腓側半肢畸形兒童有踝關節外翻畸形者。

術前準備

常規術前檢查。配備血液200ml。

麻醉和體位

硬脊膜外腔阻滯麻醉或全身麻醉。病兒仰臥於手術台上,大腿根部上止血帶。

局部解剖

局部解剖見示意圖。

手術步驟

1.切口及顯露

採取前方切口達脛骨遠端及外側切口達腓骨遠端。

2.脛骨截骨

脛骨做三角形截骨,去除三角骨塊,三角基底應與地面而不是與踝關節平行。

3.腓骨截斷

斜行截斷遠端腓骨,再使截骨遠端向近端及外側移位,避免內踝部出現隆起。

4.鋼針固定

用Steinmann針固定截骨處。

術後處理

踝上內翻截骨術術後做如下處理:
1.抗生素治療5~7d。
2.長腿石膏固定8~12周。
3.3~4周后拔除Steinmann針。
4.截骨處完全癒合後方可允許負重。

併發症

脛前動脈、脛後神經血管束損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