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鼓

跳鼓是苗家最普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活動的一種形式,也是一種五彩繽紛的民間藝術形式。此項活動歷史悠久,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對增進身體健康大有益處,深為苗家所喜愛,在湘西苗區尤為盛行。跳鼓表演腳跳手擊腰旋體轉,多用內功,講究氣質,體力消耗頗大,是一項全身運動的體育活動形式,且其只有動作上的高難簡易之分,而無神態上的喜怒哀樂之別,只要求套路準確,技術熟練,氣質剛毅,功夫精深,而不加任何感情色彩。因此,它屬於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跳鼓
  • 外文名:The drum dance
  • 地區:湘西苗區
  • 形式:五彩繽紛的民間藝術形式
  • 產生原因:勞動生產 生活和祭祀活動中創造
  • 特點:準確 熟練 剛毅 精深
  • 時間:歷史悠久
基本資料,分類,內容,哈尼族跳鼓,苗族跳鼓,簡介,詳細介紹,泉州跳鼓,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跳鼓
其他名稱: 打花鼓
所屬民族: 苗族
所屬地區: 貴州、湖南等地
主題詞或關鍵字: 體育項目 少數民族體育 特色體育項目 跳鼓
欄目關鍵字: 傳統體育

分類

跳鼓以腳跳、手擊、腰旋、體轉,多用內功,是一項全身運動的體育活動。鼓點節奏有單點鼓、雙點鼓和三點鼓、五點鼓、九點鼓以及行步鼓、轉身鼓等。伴隨鼓點節奏,其步法有走三步、走三步踩三角和滾步翻身等。男子單打多以武術動作組成套路,女子單打多以生產動作,如紡紗、織布、摘花,揮刀等組成套路。

內容

比賽分單人賽、雙人賽和男女混合賽等多種形式。比賽形式和評分辦法按體操評比方法進行。場地為長方形的平面,長10米,寬6米,鼓擺放在場地中央。裁判坐在場地四周。每個運動隊隊由六名運動員組成,三名男運動員和三名女運動員。

哈尼族跳鼓

中國哈尼族民間舞蹈。流傳於雲南省墨紅、紅河、綠春、江城、元江、金平等縣,也稱跳舞、打鼓等。屬於自娛性舞蹈,參加人數不等。有些地區隨時可跳,有些地區只有過哈尼年才擊鼓跳舞。
跳鼓跳鼓
一般用鼓、等伴奏,無弦樂,也不歌唱,個別地方以嗩吶伴奏,異車人跳鼓時用小三弦、笛子伴奏。跳鼓的形式有兩類,一類是邊擊鼓邊舞蹈,可單人、雙人或集體表演;一類是以鼓伴奏,眾人隨節奏起舞。其動作有的來自勞動生活和模仿動物形態,更多的是表達內心歡樂情緒的。
其跳法各地有所差異,有的突出扭胯頂胯,有的節拍強烈,動靜分明,有的大幅度甩手並半蹲、顫動等等。但是,彎腰屈膝、身扭動、身隨鼓聲起伏、雙手擺劃則為其共同特點。一般說來,婦女跳鼓、舞姿比較統一,有晃手、轉肩、彎身等較一致的姿態;但男性跳鼓,除了雙人擊鼓有相互配合的簡單對稱動作外,一般皆為即興發揮,因各人性格差異而千姿百態。跳鼓是哈尼族傳統舞蹈,歷史悠久,在它的動律基礎上,根據各種不同的生活內容和道具,派生出不少舞蹈,如毛巾舞、敬酒舞、細棍舞、煙桿舞、扇子舞、筷子舞等。其中元陽的扇子舞已發展成套,特色濃郁,組合也很豐富,而紅河弄甫的碗舞,已發展到有咬碗、拋碗、背上放碗、肘上端碗、膝上擺碗等技巧。
跳鼓跳鼓

苗族跳鼓

跳鼓是苗家最普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活動的一種形式,也是一種五彩繽紛的
跳鼓跳鼓
民間藝術形式。此項活動歷史比較悠久,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對增進身體健康是大有益處,深為苗家人民所喜愛,在湘西苗區特別盛行。跳鼓表演腳跳手擊腰旋體轉,大多用內功,講究其氣質,體力消耗比較大,是一項全身運動體育活動形式,且其只有動作上高難簡易之分,而無神態上喜怒哀樂之別,只要求套路準確、技術熟練,氣質剛毅、功夫精深,而且不加任何感情色彩。因此,其屬於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苗族跳鼓特點講究鼓點節奏和步法,其鼓點節奏有單點鼓、雙點鼓與三點鼓、五點鼓、九點鼓以及行步鼓、轉身鼓等。其步法有走三步和走三步踩三角和滾步翻身等等。
苗族跳鼓活動歷史悠久。關於它的起因及產生的年代,民間傳配種種。有說起於部落爭戰軒轅時代,用於征戰助威。說的是苗族先民在作戰中擊鼓勵志,鼓舞勇士們衝殺;戰爭勝利後擊敖慶功,讓勇士們同姑娘們一起娛樂,是以形成跳鼓活動。有說起於一對苗族夫婦殺死毀莊稼、害人命的妖魔。並以其皮製鼓,跳躍狂歡,以奴勝利。有說起於古代的祭祀活動,說的是苗家敬神祭祖多有
擊鼓通神和擊鼓叩恩的儀式,因而編成了跳鼓套路。有說據《山左金石志》與(漢陽漢畫像),漢代鼓舞圖像與紅苗鼓舞相似,推建苗鼓源於漢代。還有說是摹仿猴子或摹仿啄木鳥編成的等等。關於跳鼓的起因和產生的年代並無確定。不過,據《鳳凰廳志》(水綏廳即現在的花垣縣)以及《苗防備覽》等有關地方志書記載,苗家跳鼓活動早在明清以前的歷史時期就已十分盛行。如《保靖概要》中寫道:“……通宵達旦,名‘打猴兒敖’。”“通宵達旦”而不肯罷休一語,足見當時已跳鼓熱況。不過古時候的跳鼓活動多是伴隨隆重公祀活動進行的。據《永綏廳志·陌峒》記載據考查,民國時期已演變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古代歌舞式,即志書中記載的那種形式沿襲—種來;一種足民間體育式。此兩種形式並存,然體育式活動面更廣,參加的人更普遍,多雲當下苗家的傳統節日,如“跳年會”,“四月八”、“六月六”,“趕秋”、“鼓禮節”等。體育式的跳鼓先擺出一面或多面眾鼓(此敢是公眾湊錢制的以利公眾使川,所以叫眾鼓),聚會者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本地人或外地人,人人可似擊鼓,或先山本地人打,外地人和;或先請外地人打,本地人和,形式不拘。其打法是按套路自打自跳自轉,做小許多動作,或單人或雙人或多人同於一面鼓上進行,無其他歌樂舞伴。 苗家跳鼓的種類有鳳凰縣的“花鼓”,吉首縣的“四人鼓”、山丈、保靖、花垣等縣的“團圓鼓”、“簡子敖”、“跳年鼓”、“單人鼓”、“雙人鼓”和“猴兒鼓”等等。綜其套路動作內容有武術動作、生產摹仿動什:利生活摹仿動作二人類型:武術動作有“流星趕月”、“雪花蓋頂”、“山馬懸蹄”、“猛虎下山”、“懶龍纏腰”“觀音坐蓮”、“雙星拜月”等:生產摹仿動作有上山、下山、挖土犁田、種地,插秧、挑擔、曬穀、車谷等等:生活摹仿動作有梳頭、照鏡、織布、繡花、推磨、打粑粑、洗菜、淘米、煮飯等等。從跳鼓的表演形式來看,有單打(包括男子雙打和女
跳鼓跳鼓
跳鼓跳鼓
子單打)、雙打(包括男子雙打和女子雙打)、對打、男女混合打以及團體打等等。在表演形式上,雖然都是將一面鼓置於木架之上,由一人或兩人手持木棒敲鼓腰(又稱“敲邊”),山一人或多人手拿雙頭鼓錘擊鼓,可表演的套路、動作、數點、節奏等卻各有不同。 此外,還有“銅子鼓”和摹仿猴子動作的“猴兒鼓”等,其套路均在單打或雙打的範疇。
跳鼓跳鼓
苗家跳鼓還有一個特點,即講究鼓點節奏和步伐。其鼓點節奏人單點鼓、雙點鼓和三點鼓、五點鼓、九點鼓以及行步鼓、轉身鼓等。其步伐有走三步、走三步踩三角和滾步翻身等等。跳鼓的設備簡單,只須鼓和鼓架、鼓錘以及一塊較寬的露天平場及室內平場即可。鼓用木板製成圓桶形,腰大而且兩頭略小,兩面生牛皮,直徑大約60—70厘米;腰長120—150厘米。鼓架即支撐橫放的木架子,高約60—70厘米。鼓錘即打鼓的圓木棒,長約15—18厘米:直徑約3厘米,以擊鼓時於握中間兩頭可打為宜。
近幾年,湖南省制定了《跳鼓競賽規則》(草案)逐漸規範化。
湘西苗族跳鼓先後於1959年和1964年進京表演。1982年、1986年在湘西占首苗族女跳鼓運動員石順叫,曾先後在第二、二屆個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表演跳鼓。

簡介

苗家跳鼓特點講究鼓點節奏和步法,其鼓點節奏有單點鼓、雙點鼓和三點鼓、五點鼓、九點鼓以及行步鼓、轉身鼓等。其步法有走三步、走三步踩三角和滾步翻身等等。
跳鼓跳鼓
跳鼓的設備很簡單,只須鼓、鼓架、鼓錘以及一塊較寬的露天平場和室內平場即可。鼓用木板製成圓桶形,腰大而兩頭略小,兩面生牛皮,直徑約60-70cm;腰長120-150cm。鼓架即支撐橫放的木架子,高約60-70cm。鼓錘即打鼓的圓木棒,長約15-18cm;直徑約3cm,以擊鼓時手握中間兩頭可打為宜。
跳鼓
1985年湖南省體委制定了《跳鼓競賽規則》並列為當年全省首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比賽項目,自此,1990年在長沙,1994年在懷化舉行的湖南省第二屆、第三屆全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跳鼓均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使苗族鼓得到健康的發展並遂漸規範化。
湘西苗族跳鼓先後於1959年和1964年進京表演。1982年和1986年、1990與1995年曾先後在第二、三、四、五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中表演跳鼓,受到我國各兄弟民族運動員讚賞。

詳細介紹

跳鼓是苗族同胞在長期的勞動生產、生活和祭祀活動中創造出的一項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民間體育活動。跳鼓的起源說法不一,相傳在部落戰爭時期,跳鼓是作為進軍衝鋒的號令和在隆重的祭祀活動中出現的。另一有趣的說法是“猴兒鼓”。隨著歷史的發展,跳鼓的形式已由勤勞、聰明的苗族人民演變為舞蹈和民間的體育活動形式,成為傳統節日、隆重聚會和新婚儀式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活動內容。
跳鼓跳鼓
跳鼓是將一面直徑為一百至一百二十厘米的大紅鼓置於高六十厘米的木架上。另備約尺長的鼓錘一雙,在錘端繫上一條紅綢。鼓的位置可以機動靈活地變換。可由一人、雙人和多人表演。表演者腳跳手擊,腰轉體旋,屈腰踢腿,急徐應節,時快時慢,時躍時擊,若斷若續。
花鼓”是婦女常表演的一種。有梳頭、撣灰、排水、推磨等生活和生產動作,輕鬆活潑,柔美秀氣。
“單人鼓”是由一人出場打鼓表演,動作活潑自如,活多樣。分女子單人、男子單人兩種。男子動作如播種、收割、運糧、背柴等,淳樸、粗獷、表演熱烈、激昂、奔放,剛中有柔,如波濤呼嘯、似龍騰虎躍。
雙人”、“三人”、“四人”及“多人鼓”與“單人鼓動作基本上相同,只是表演形式有差異。表演人有時是轉著打,有時是幾個人同時爭著打,要求表演者根據不同的鼓點和人數不斷變化節奏和表演動作。
“團圓鼓”是以打鼓的形式來表示家人團圓和睦共處的生活,以殺豬、宰羊、拜年、取酒、走親訪友等表演來表現團圓之情。表演者輕鬆、喜悅、自如,鼓點的節奏時快時慢,鼓聲柔和動聽。
跳鼓跳鼓
苗族跳鼓,是根植於勞動生活土壤中的一朵民族體育之花。在黨的陽光照耀下,這朵鮮花當下越開越艷。跳鼓是苗家最普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活動的一種形式,也是一種五彩繽紛的民間藝術形式。此項活動歷史悠久,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對增進身體健康大有益處,深為苗家所喜愛,在湘西苗區尤為盛行。跳鼓表演腳跳手擊腰旋體轉,多用內功,講究氣質,體力消耗頗大,是一項全身運動的體育活動形式,且其只有動作上的高難簡易之分,而無神態上的喜怒哀樂之別,只要求套路準確,技術熟練,氣質剛毅,功夫精深,而不加任何感情色彩。因此,它屬於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苗家跳鼓特點講究鼓點節奏和步法,其鼓點節奏有單點鼓、雙點鼓和三點鼓、五點鼓、九點鼓以及行步鼓、轉身鼓等。其步法有走三步、走三步踩三角和滾步翻身等等。湘西苗族跳鼓先後於1959年和1964年進京表演。1982年、1986年、1990和1995年曾先後在第二、三、四、五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表演跳鼓,受到我國各兄弟民族運動員的讚賞。
湖南省體育運動委員會審定的《跳鼓競賽規則》簡介:
設項:比賽分單人賽和雙人賽。比賽形式和評分辦法按體操評比方法進行。
場地設備和用具:場地為長方形的平面,長10m,寬6m,鼓擺放在場地中央。裁判坐在場地四周。花皮鼓:鼓面直徑80-100cm,鼓架高60-70cm。鼓邊捧長30-40cm,正鼓棒長20-40cm,正鼓棒長20cm扎有綢絲帶。
隊員、教練員和隊員:每個隊由六名運動員組成(男三女三),其中一人為隊長,有領隊和教練員各一人,領隊和教練員應該保證該隊良好的組織紀律性。

泉州跳鼓

跳鼓是一種鼓舞形式,南安市詩山鎮鳳坡村的跳鼓由台灣傳入並且僅在流傳於,故稱“鳳坡跳鼓”。相傳春秋時伍子胥父、兄均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隻身逃離楚國,兵緊隨其後追捕,他逃至鄂渚,幸得一位自稱“漁中人”的漁夫,帶領漁民和伍子胥一起扮成跳鼓隊,掩護他逃過江。跳鼓的表演形式由此產生而流傳於民間。至於鳳坡跳鼓,是二百多年前,鳳坡村有一人往台灣扎蓑衣謀生,在台灣學得跳鼓,後來回鄉省親,恰逢家鄉“境主”(本村供奉的村神)謁祖進香,便傳於鄉人,表演極為成功,從此,每逢迎神賽會,鳳坡就必有跳鼓表演。
鳳坡跳鼓自傳入後,世代流傳,直至今日,發展起多種表演形式。當初從台灣傳至鳳坡村時,是以“公娶婆”為內容的兩人表演形式,至今鳳坡一帶還稱跳鼓為“公娶婆”。民國初期,民間藝人借鑑戲曲形式,在鳳坡跳鼓增加了生、旦、彩旦、醜等角色,又採用當地流行的民間小調《長工調》、《公婆拖》、《十八相送》、《燈紅歌》等伴奏和演唱,形成歌舞戲曲表演。這種人物複雜、道具繁多的表演形式適應於舞台或打場演出,而在游神踩街中卻很不適宜,故又經藝人加工整理,以適應游舞表演。久而久之,在20世紀四十年代形成了今日這種專用樂器敲擊起舞的民間鼓舞了。鳳坡跳鼓相關器具有堂鼓及鼓架、鼓轎、匡鑼、小鑼、小叫、吊拍等。舞蹈隊伍精悍,表演者多為7人。其中男四人:鼓手、舞吊拍者和抬轎者二人;女三人:分別舞匡鑼、小鑼和小叫,表演者按“跳鼓敲”的節奏,敲擊著手握的擊樂器。鼓手是主要舞蹈者,主要動作有“仙童照面”、“絞腳跳”、“魁星踢斗”等;其他人以“仙童擊拍”、“神女擊拍”等動作配合,舞步以踏跳、蹦踢為特色,幅度大,力度強,顯得剛健有力,舞者敲擊手中道具(擊樂器),其輕重緩急,以鼓手擊鼓為準,一領眾隨,協調而默契。整個表演氣勢豪邁,節奏明朗、熱烈奔放。
鳳坡跳鼓傳自台灣,歷史悠久,風格獨特,僅流傳於鳳坡村,地方味道濃厚,深受民眾歡迎。
所屬分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