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歷史
《辰州府志》載:“十月朔日剪紙為衣,具備酒肴奠於墳塋……是月望日農家祀五穀神,曰降香……”。
浦市苗族跳香
跳香大型祭祀舞蹈,以老司獨舞(旋場)為主,老司將多人舞、群舞與獨舞有機結合,形成獨特的舞蹈;舞蹈伴奏樂器,也由原來的只用獨鼓打擊樂伴和牛角,發展到明清時吸收了大鑼大鼓的音樂表現以及民間武術、辰河戲唱腔、嗩吶的表現手法。
跳香在跳香殿(又名豐登殿)內外進行,跳香殿設神台。跳香主要分為申法、譴事、發童子、傳五穀、旋場五部分,家家戶戶把事先做好的香糍粑、香豆腐擺放在神台上。糍粑用糯米、粟米(象徵金銀)做成狗、牛、豬、羊、龜形狀,還做小香粑疊放成寶塔狀。
首先是申法
老司頭戴五佛帽,身著天師袍,持綹旗、司刀、牛角拜請上天、五方諸神,口中念念有詞,邊誦邊跳。其中有發諜、請功曹等情節。念完請神口訣後,又唱又跳。唱詞若干段,可長可短。唱完後吹牛角旋場。
其次是譴事
(有的地方叫開壇)。譴事時先由一老司表演“遊船”。“遊船”是用篾扎紙糊的船,長約三尺,寬約一尺,表演者或手托或肩扛,一邊跳一邊唱,唱畢,將遊船燒掉,跪拜。然後將罐子(無罐碗也可)放在跳香殿當中,老司掐訣做法,把一切邪氣魔障、風火怪殃收進罐里,罐口蓋上黃紙,用軟泥糊好並蓋上老司印,放在神台下,保佑地方清靜、人畜俱安。事畢,旋場。
再次是發童子
發童子是跳香舞蹈最精彩的部分,分“上車”和“退車”兩段。童子要父母、兒女俱全的人參加,人數可九人、十二、十五人不等。每個童子自備三節竹棍、交給老司灌法水後,退還童子。老司再將一碗清水放在神台上,掐訣念咒,訣印有大小金剛訣等四十九道。法事畢,讓每個童子喝一口水。突然牛角、大鑼大鼓齊響,全場為之一震,掌壇師領眾童子走“三罡步”、跳“梅花格”。舞后,掌壇師領童子旋場,謂“上車”。伴隨緊鑼密鼓,童子越旋越快,民眾中也有人情不自禁加入狂歡之中。令人費解的是,有時跳到殿外,越溪、跳坎、過刺蓬,如有神力相助,直線前進,無人摔倒。後,老司做法,猛拍驚堂木,童子按老司指的方向一齊跪下,老司發問明年什麼種子豐收、什麼方向吉利。問畢,再讓童子喝一口法水,向反方向轉圈,此謂“退車”。發童子時間近幾個小時。
接著是傳五穀
傳五穀是跳香的核心內容。各家各戶把今年豐收的五穀種子各取一點,放在“五穀罐”里,老司念咒作法,用布封住罐口,蓋一層土,放進神台下的土洞裡,待來年三月初五日(玉皇生日)啟封,發霉的種子不用。然後,老司卜卦,求五穀神(土地菩薩)保佑。祈求五穀神(土地菩薩)保佑時,很自然地將儺戲中的《搬土地》融進傳五穀之中。演土地菩薩的人,戴白鬍子面具,手執拐杖,表演開荒種地、砍火畲、挖土、播種、鋤草、收割等勞動動作,隨人可參加表演。圍觀者學陽雀、牛、羊、豬、狗、雞等動物的叫聲,場面和諧而歡樂。土地邊跳邊唱,唱畢,把各家各戶剩餘的種子撒向民眾,眾人扯起衣襟接,接得越多越吉利,預示來年大豐收。傳五穀後,土地領唱《十月農事歌》,眾人幫腔。
最後是旋場。旋場是跳香的高潮部分。跳香的每個段落都是由老司小旋場承上啟下,而跳香結束前的旋場,則是老司表現真功夫的時候。老司旋場時,吹響牛角,用一隻腳後跟在一塊枯餅上旋轉。此時,燃放炮仗,擂鼓如雷,民眾吶喊助威。老司的旋轉漸快漸急,天師袍的襟擺飛了起來,與身體成九十度。旋的時間不定,將枯餅旋通為止。老司忽然扯出長1.2丈、寬1尺5寸繪有天兵神將千軍萬馬的綹折,一下子抖開。至此,跳香結束。
跳香結束後,便是分吃香糍粑、香豆腐、民眾盡情舞蹈的狂舞場面。其中尤以吃豆腐最具特色。把油炸好的豆腐,舀到勺子、盆里,吃的人蹲著,用竹棍、芭茅根、香棍挑起豆腐,互相勸吃。還有人用木棍敲盆沿。此俗有祭盤瓠的文化現象。群舞的人,有的拿梭標、棍棒、鋤頭、扁擔,模擬狩獵、勞動生產的動作。過往行人,盡可參加吃豆腐或跳舞,一片歡騰場面。
瀘溪縣苗族跳香的主持素以“天傳天教、地傳地教、人傳人教”的老司為主角,世代傳承的方式是口耳相傳,綹旗是傳承的重要證據,沒有綹旗的老司不能主持跳香。
傳承與發展
追敘跳仙的歷史發展軌跡,可以歸結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由對自然恐懼轉向祈求神靈保佑的初始期。苗族先民,懾於自然不可抗拒的威力,為緩解恐懼意識,便祈求自造神靈的保護,消災免禍。跳香敬奉神靈有天王、人王、谷王等360座木雕神像,還敬奉三清、三虛祖師以及八方神靈等。二是由祈神到娛神的轉換期和成熟期。東漢王逸在《楚辭補註》序中說“……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舞以樂諸神”。從屈原的《九歌·東皇太一》記述的內容來看,祭祀的時間是秋天,祭祀的神和主持儀式人等與跳香的祭祭祀相同,可以推斷,跳香的程式,最遲在戰國時期已基本定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