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波濤日夜守護著的京族,是我國56個民族大家庭中人數較少的民族之一。大約在15世紀左右,部分京族人民先後從越南陸續遷徙到了我國廣西防城縣,定居於平江鄉被稱作“巫頭”、“山心”和“萬尾”三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島嶼上,過著以捕魚為主農耕為輔的生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京族舞蹈
- 民族:京族
- 地區:廣西防城縣
- 生活來源:捕魚為主農耕為輔
哈節來歷,京族民族歷史,建築風格,歌舞內容,《進香舞》,《燈舞》,
哈節來歷
京族人民歷來重視與喜愛歌唱,在京族語言中“哈”即為“歌”,而“哈”又有“吃”的含意,因此人們就把祭祀神靈祖先、進行歌舞娛樂和節日餐飲結合的日子稱為“哈節”。久而久之,以歌唱貫穿整個祭祀祖先、神靈與節日的集會場地 — 類似祠堂的建築,也就隨之被稱作“哈亭”了。
京族民族歷史
京族民族歷史悠久,人們自古以來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因歷代以捕魚為生,因此居住在“山心”島上的人們,在“哈亭”所供奉的三位主神中,特別情有獨鐘地把“鎮海大王”供放在中位,而且禮拜也最勤。
建築風格
“哈亭”的建築形式古樸、美觀、繁簡各異。較大型的“哈亭”內,祭祀場地兩側設有階梯形的賓客坐席,這是專供村里輩分最高、為修建此“哈庭”和籌辦“哈節”捐資投物者所設立的。座次的順序,也是以貢獻功績的大小從高到低論定。
我國多數民族在祭祀時,一般在僅靠神位擺放一張供桌,但京族的供桌不僅遠離神案至少 4-5米,而且數量多達十餘張不止。這些從各家精選而來大小、高低一致的方桌,一字縱隊地向“哈亭”門外的海濱沙灘排列開去,長約十幾米。每張供桌上放滿了香燭蠟簽、鮮花瑞草和各種食品。蔚藍色的天幕下,插在供桌兩邊場地周圍五顏六色的龍鳳旗迎風招展,“哈亭”內外一派莊嚴、肅穆,人們在忙碌中等待著祭祀時辰的來臨。
為了增加節日的熱鬧氣氛,還要挑選身姿秀美,能歌善舞和善於操琴的“哈妹”、“哈哥”數人,來充當“桃姑”和“琴師”來擔任舞蹈表演和伴奏。“哈節”中的表演舞蹈基本分為:祭祀性舞蹈和表現勞動生活和讚美愛情的歌舞兩大類。
歌舞內容
“哈節”的祭祀活動一般長達三至五天,第一天要舉行最為隆重的“迎神”儀式,而且歌舞內容也最為豐富。祭祀儀式開始後,首先由主祭者帶領人們迎接來自海上、天宮各位神靈、祖先進入神位,緊接著是向諸神敬酒和獻禮。這時由四位身著粉紅色絲質長衫、黑色長褲,頭扎紫羅蘭色髮帶被稱作“桃姑”的京族淑女,伴隨祭鼓頻頻起舞。充滿青春活力的“桃姑”們在勸慰神靈飲酒的《進酒舞》中,反覆以雙膝微顫的三角步進退往復於神案前,同時雙手在胸前表演從小指依次輪指帶動手腕轉動的“輪指手花”和兩手互繞、手指輪轉拉開的“轉手翻花”等柔美舞姿,以表達京族少女對諸神的愛戴和崇敬。
在祭祀之後進行娛神的過程中,表演內容不但穿插了人們喜聞樂見、反映生活情趣的古詩詞演唱、歷史故事說唱等,還將表演從情歌“舞採茶”演變而來的《採茶摸螺舞》。歌舞中“桃姑”們用各種模擬採茶和捕撈螺絲的動作在歌聲陪伴下翩翩起舞,把人們的思緒忽而帶到綠茵蔥蘢的茶林,忽而又引向碧波喧囂的海邊,共同分享姑娘們摸螺捉蝦的喜悅。整個表演像一首充滿濃郁鄉土氣息的抒情詩,使人陶醉。此外,按京族古老習俗:未婚的男女青年,若各自製作的木屐大小、樣式和花紋都同樣的話,那么這對青年男女即被認為是獲得天意撮合的夫妻。為此,京族民間便演變出述說為獲得“天意撮合”的名分,戀人便私下“串通”花屐的大小、式樣與花紋,使“巧合”成為現實的《對花屐》舞蹈。這些充滿生活情趣的舞蹈,不但達到了“娛樂神靈”的目的,而更重要的是使人們真正獲得了身心的愉快和精神上的享受。
《進香舞》
在第一天儀式的最後,“桃姑”們再次為諸神跳起了《進香舞》。《進香舞》分為敬神的“跳香”和娛神的“跳樂”兩部分。三位“桃姑”左手各拈三支燃香、右手表演“輪指手花”和“轉手翻花”等優美舞姿,在女聲柔美的《進香歌》中,向神靈頻頻祝福。隨著伴唱節拍的變化,舞蹈從莊重、虔誠的“跳香”轉入了明朗而歡快的“跳樂”,使人們再次與神靈同享節日的快樂。
“哈節” 的第二天,除重複前一天的祭祀儀式外,有資格就座“哈亭”內席位上的人,將進入“坐夢”活動,即觀看娛神節目並品嘗節日糕點。
《燈舞》
接下來的兩日,在繼續“坐夢”之後,四位著粉紅色長衫的“桃姑”,將為“娛神”而表演《燈舞》。她們把立於小碟中的燃燭,分別頂於頭上、托在掌心,在鼓樂伴奏聲中穿梭起舞於神案前。舞蹈動作集中在兩臂和手腕部,上身挺拔、雙膝微屈,整個舞隊的圓場步尤若行雲流水般地飄逸,而雙雙轉動的手燈,似螢蟲飛舞、流光四溢使人目不暇接。姑娘們的每一伸手、投足,無不體現著京族民眾對神靈的崇敬、虔誠和對生活的熱愛。這情景使人們不禁聯想起京族古代有以“明燭祭神”和“昏夜引船返航”的習俗。《燈舞》的結束開啟了亭內外人們與詠隊歌聲的閘門,如潮的歌聲此起彼伏,還逐漸加入著由近及遠的人聲和笑聲,形成一曲曲人間的祥和之音飄向廣闊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