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跳石
- 性質:名詞
- 特點:戶外運動
- 效用:增加腰的敏感性和人的精神融通
跳石的運動
跳石運動的規律
在庵埠龍坑山的石頭略顯粗糙,只要動作做到位,跳的時候是不易打滑的;石頭與石頭之間的間隔不是很大,跳躍的跨度因此不用太長,有一般運動基礎的人就能跳;從高點跳往底點的高度也不高,一般不超過兩米,這對身體的膝關節和踝關節的傷害不是很快。北門山的石頭路,視覺闊廣,沒什麼樹遮擋視野,這有利於每個運動者觀察地形後進行運動。跳石,不單純是身體運動,還有眼睛的‘運動’。這些海蝕石,以前是在海底,經過地殼運動變化浮出水面,石頭造型獨特,象奔馬、象臥龍、象得道高人、象瀑布、象河流。。。。。。在龍坑,有一塊非常逼真少女胸部的石頭造型,更可愛的是旁邊還有塊六十歲老婦女胸部的石頭造型,用寫實的手法詮釋歲月中身體的變化;品茗在跳石的過程也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石頭下的泉水清澈透明、甘冽清甜,站在石頭上聽泉,冰弦低語,一年四季奔涌不息,在品茗中得到休息又可以欣賞如詩如畫美景的濃郁情致,真是很愜意。
跳石的過程中,鞋的選擇主要針對你習慣性穿那種鞋去跳就可以。我比較喜歡穿中邦的軍鞋,軍鞋的特點鞋底的膠並不是很厚,和石頭接觸有一定的摩擦力,鞋底較薄腳感比較好,中邦的鞋把踝部包起來,可以保護踝部,不容易扭傷,其次軍鞋是布料做成的,趾關節可以在鞋底伸展,有利於調整重心平衡;衣服的要求則要寬鬆透氣,在一般的情況下跳石的每一個動作都能舒緩的展開。運動中最好背個登山背包,可以防止意外。
跳石的動作要有連貫性,每一步,每一個動作都得踏實著腳,或利用身體的慣性跳出兩到三步完成一個動作。首先,身體的準備動作,這一動作膝關節屈曲,促使踝關節屈曲和伸展,也就是根據要跳的石頭跨度而定出屈曲的幅度,身體先下蹲,後起跳。第二,起跳時,肌肉要在短時間內收縮到最大限度,如收腹;上肢擺動配合整個跳躍動作的平衡,騰入空中的身體才能輕鬆的越過某段距離。第三,當身體蹬離地面而空中飛躍,這時要及時調整踝關節和趾關節的屈度,眼睛要看準著腳點著地。第四,有些石頭要跳過去得利用上肢和下肢的力量配合。準確的跳石動作必須在實踐和觀察中加以體會練習,在跳石運動中,身體的移動及轉動是因地制宜的,也得結合自身實際而進行;眼睛的觀察是運動的主導;不同石頭也要求動作的變化。
每一種運動都有傷害身體的某個部位,這是所有運動者的共識。跳石這運動也不例外。跳石運動因為是膝關節的屈曲和伸展,屈曲的範圍比較大,從高處跳下去踝關節也要做足的屈曲伸展,承受整個身體的重量,因此,最容易傷害到的是膝關節軟骨,其次踝關節。在運動時我們要做好膝關節和踝關節的保護,儘量減少傷害。這傷害可能避免不了的。跳石這運動,是骨骼、肌肉、韌帶相互依賴的,不管我們用什麼方法只能是減少傷害,只有正確的跳石方法,才能最大限度保護身體各個部位。
跳石運動,能使我們強身壯體,帶來精神上的享受,有人說,每一次跳石就像進了一次氧巴。我們在運動時,一定要根據個人體能和運動特點進行跳石,這才不會造成對身體比較大的傷害和自身安全;認真揣摩動作要點,留心觀察別人怎樣做出輕巧而靈敏的動作,在反覆實踐中掌握技巧。但是,跳石運動構成的因素異常複雜,如季節,天氣,個人運動特點,個人狀態等。我們運動一定要加強安全意識,做到萬無一失,在循序漸進的運動中感受跳石運動所帶來的強壯體質和戶外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