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姓(路氏)

路姓

路氏一般指本詞條

路姓的由來共有8種說法,其中之一是源於姬姓高辛氏),出自遠古帝嚳之孫玄元的封地路中,史屬於以封邑名字為氏。據籍《唐太原令路公碑》、《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玄元黃帝的後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路姓
  • 來源姬姓高辛氏
  • 出處:遠古帝嚳之孫玄元的封地路
  • 類別:屬於以封邑名字為氏
  • 始祖:玄元
  • 分布:河北、山東、安徽、河南等地
源流,源流一,源流二,源流三,源流四,源流五,源流六,源流七,源流八,始祖,分支,分布,名人,路雄,路隋,路岩,路皋,路彬,路振,路迎,路亨,路溫舒,路博德,路淑媛,路嗣恭,路敬淳,路友於,路揚,路遐,路寶銀,路甬祥,路公明,路文長,路秀雲,路少棠,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字輩排行,宗祠通用聯,四言,五言,七言,八言,十九言,

源流

源流一

黃帝生子玄囂玄囂生子帝嚳,為高辛氏。帝嚳有子摯,摯生子玄元,在唐堯為部落首領時,玄元因功封為路中侯,建路國,歷經虞舜時期和夏王朝一直為侯爵,其子孫以國名為姓氏,稱路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流二

源於姜姓,出自為炎帝的後代支子的封地潞地,屬於以封邑名字為氏。據史籍《元和氏纂》記載:黃帝為首領時,封炎帝支子於潞地(今山西長治潞城),隗姓,子爵,建潞國。西周至春秋時期,潞國被稱為赤狄潞氏。到了春秋時期,有潞國君主潞子嬰兒。周定王姬瑜十三年(晉景公六年,公元前594年),晉景公發大軍北上。晉軍到潞國之後,在曲梁(今潞城北部)與豐舒控制的潞國軍隊激戰一場,徹底擊敗潞軍,殺了豐舒。然後,晉景公順手牽羊滅了潞國,把潞子嬰兒帶回晉國。從此,潞國被劃入晉國版圖,成為強晉的一部分。
路姓
潞國被滅後,潞子嬰兒的後代子孫合其他赤狄潞氏族人以原封地名稱為姓氏,稱潞氏,後去掉“氵”偏旁簡筆為路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妘姓,出自黃帝的後裔陸終的後裔的封地路,屬於以封邑名字為氏。據史籍《困學紀聞》記載:黃帝之子昌意生顓頊,顓頊之子老童生吳回,吳回之子即陸終。
陸終有六子,其第四子求言(鄶子),受封於路邑(今北京通州),後裔子孫後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稱路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源於地名,出自漢朝時期路縣,屬於以封邑名字為氏。據史籍《姓氏急就篇》記載:路,原為水名,作潞。漢朝初期置路縣(今北京通州),東漢朝時期改為潞縣,該縣有許多人以潞命氏,稱潞姓,後為路氏,世代相傳至今。
後來的西漢朝時期的著名臨淮太守路溫舒,上奏了聞名天下的《尚德緩刑書》,他就是該支路氏族人。

源流五

出自隗姓,炎帝之裔。黃帝封炎帝之裔於路,即春秋時赤狄潞子(今山西省潞城一帶),國人稱潞氏,後滅於晉,子孫以國為氏(疑與姜姓同源)。潞又寫作路,也稱路氏。

源流六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代北鮮卑沒潞真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代北鮮卑族拓拔部有沒路真氏、亦稱沒潞真氏、沒鹿真氏,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遷都洛陽後,推行漢化改革政策,改漢字單姓為路氏、鹿氏。

源流七

出自南宋皇室。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金兵圍汴京,高宗趙構逃亡在外遇金兵,問其姓氏,高宗裝啞指路為姓,後裔便分趙、路兩姓。

源流八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路正、巾車,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路正,亦稱合路、合方,主管天下交通之事,包括築路、維護、設定驛站、路理(道路哨卡)等,隸屬於夏官府司管轄,相當於今天的交通部部長。據典籍《周禮·夏官·合方氏》中記載:“路正,掌達天下之道路。”巾車,官職類同於路正,不過,只負責掌管君王所行的道路,即王路,“殊異乎公路”。王路有五:玉路、門路、寢路、車路、鼓路。
在路正、合路、合方、巾車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路氏,世代相傳至今。

始祖

玄元。黃帝子名玄囂,玄囂生子帝嚳,即高辛氏。帝嚳有子摯,摯生子玄元,在唐堯時為部落首領,後玄元因功被封為路中侯,歷經虞舜時期和夏朝,一直為侯爵,其子孫以國為氏,稱路姓。並尊玄元為路姓的得姓始祖。

分支

路希升:元明之際人,世居山西安邑聖惠鎮之北路屯。是為河東路氏始祖。
路純禮:南宋孝朝以功封東安候,因自魯就封湖廣東安州。子居正,避兵自東安徙武進尚宜鄉,併名其地日小東安,示不忘所自出。是為江蘇武進路氏始祖。
路灜州:先世自明洪武初自江南宜興遷山東歷城,再遷貴州畢節縣西里撒拉溪街,清初再自撒拉溪野馬山遷德滿王家寨,生三子,長元升。是為貴州路氏始祖。
路 通:明洪武二年由山西洪洞遷居,再遷山東臨淄時右高趙莊,後改名路家莊。是為山東淄博路氏始祖。

分布

路氏是一個多民族、源流的古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五十二位,人口約一百零四萬六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65%左右。
路氏源起十分龐雜,在兩漢時期見諸史冊之路氏族人已經十分搶眼,如有巨鹿東里人(今河北平鄉)人路溫舒、漁陽人(今北京密雲)路人、蜀郡人(今四川成都)路建、陳留人(今河南開封)路粹、太原人(今山西太原)路佛……等等。可見在此際路氏族人已分布於今河北、北京、河南、山西等北方大地,並且已有路氏落籍四川。
魏、晉、南北朝時期,路氏族人繁衍得依舊興盛,尤其在今河南省境,路氏就出現了五個郡望:即襄城郡、陳留郡、河南郡、內黃縣、潁川郡。表明在今河南之襄城、開封、洛陽、內黃、禹縣一帶路氏族人枝繁葉茂,風光顯赫。除此之外,路氏人在今河北大名、寧夏固原、陝西西安一帶也形成大的聚落,並且人丁興旺,一直延續到隋唐兩朝。尤可一提的是繁衍在今河北大名的路氏族人,在此際竟現於史,名人不斷,此際劇烈的社會動盪,也導致數量眾多的路氏人取道南下江南,並且在今浙江金華一帶形成路氏東陽郡望。
隋、唐時期,路氏族人依舊興盛,並且以陽平等路氏郡望為中心擴展至今山東境內,如唐朝宰相路岩為魏州冠氏人(今山東冠縣),其家族在當地頗具盛名,世代顯貴,而且人口繁衍興盛,後路岩因故被貶嶺外,其子避地湖南,住永州祁陽,當為路氏族人入湖南之始。
宋朝時期,路振由永州祁陽徙居潭州湘潭(今湖南湘潭)。
明朝初期,山西路氏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河北、山東、天津等地。
至清朝時期,路氏族人由於仕宦、謀生、避災等原因散居全國各地。
例如,商丘市寧陵縣路氏一族,先祖在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奉詔自山西洪洞縣遷至今寧陵縣,繁延至今歷六百多年二十六世,現族眾分居在商丘市的寧陵、睢縣、柘城、民權、夏邑、虞城六個縣梁園、睢陽二區、周口市的開發區、淮陽縣、鄲城縣、太康縣,開封的杞縣等地。2000年春重修族譜,在譜族眾一萬六千餘人。
如今,路氏族人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河北、山東、安徽、河南等省多此姓,這四省之路氏約占全國路氏人口的70%左右。

名人

路雄

陽平人,北魏大將。因從軍征伐立下大功,官至伏波將軍奉車都尉

路隋

陽平人,唐代大臣。舉明經第。歷遷左補闕侍講學士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文宗時,以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位同宰相),監修國史。後出任鎮海軍節度使。有《平淮西記》。

路岩

魏州冠氏人,唐代大臣。進士出身,歷遷屯田員外郎、翰林學士,以兵部郎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居位八年,累進左僕射。後與韋保衡交惡,被流放儋州,並賜死。

路皋

并州(今山西省太原)人,宋代畫家。善畫駱駝,醉後數筆,頗具生意,時稱河東三絕之一,兼長畫鬼神。

路彬

晉陽(今山西省太原)人,南宋官吏。任廣西提刑時,明察秋毫,杜絕冤獄,後又為民請命,減去部分過於沉重的賦稅。官至刑部侍郎。

路振

永州祁陽(今屬湖南省),宋代大臣、學者。五歲通《孝經》、《論語》。後進士及第,曾任太常博士。文辭為名家所稱道,著有《九國志》。

路迎

(1483-1562) 字賓暘,山東汶上人,明代大臣。正德三年進士,授南京兵部主事。歷知襄陽、松江、淮安三府,治稱第一。累官至兵部尚書。明正德三年(1508)進士。初任南京兵部主事,旋遷入郎中。後轉任襄陽、松江、淮安知府等。路迎處事沉穩,平易近人。與人交結首先施以仁愛。即使對下級官吏,亦嚴慈並施,以慈為本。以兵部僉都御史巡撫宣府時,他深入實際,甚至跟士兵結交,一舉查清了用改名換姓、虛報兵員等手段冒領錢糧的大案。之後,擢升副都御史、山西巡撫。回朝後,任兵部左、右侍郎。嘉靖二十四年(1545)升兵部尚書。因上疏告老乞休,違背皇帝意旨,被免職。路迎一生雖多武職,卻善詩文,與同代大儒王陽明有文字之交。所詠佳作,後被鐫刻於汶上城內“獨樂園”壁間。民國初年,獨樂園拆除,僅部分詩文流傳民間。路迎卒年80歲,皇帝頒諭以祭,葬於城南路家林。
兵部尚書兵部尚書

路亨

太平府當塗(今屬安徽省)人,明代官吏。曾任安溪知縣,居官清廉,尤重視學校。路如瀛:山西陵川人,明代官吏。崇禎時任臨清同知。後清兵攻破臨清城,被亂兵所殺。
路博德路博德

路溫舒

巨鹿東里人,西漢文士。少年牧羊,稍長成為獄中小吏,學律令,轉為縣獄史。後習《春秋》,學識漸博,舉孝廉,為山邑丞。後升廷尉奏曹掾,宣帝即位後,他上書反對酷刑,主張尚德緩刑,官至臨淮太守,治有異跡,卒於官。其文以《尚德緩刑書》較著名。

路博德

西河平州人,西漢將領。以右北平太守從霍去病徵伐匈奴有功,漢武帝封其為邳離侯。後又征伐南越立下大功。太初元年,因兒子犯大逆不道罪,被革去爵位,降為強弩都尉。

路淑媛

南朝宋丹陽建康(今江蘇省南京)人,以色貌入選宋文帝後宮。生劉駿(孝武帝),拜淑媛。孝武即位後,尊為皇太后。因明帝幼失生母,被其撫養長大,明帝即位後,尊其為崇憲太后。
影視劇中的路淑媛影視劇中的路淑媛

路嗣恭

京兆三原(今屬陝西省)人,唐代大臣。任神烏令時,唐玄宗認為其治績為天下最,可嗣漢時魯恭,故賜現名,歷遷渭南令、朔方節度留後、檢校刑部尚書、江西觀察使,以善於治理財賦著稱。後拜兵部尚書、東都留守。

路敬淳

唐朝臨清人。少有志學,足不履門。居親喪,倚廬不出者三年。後舉為進士,遷崇賢館學士。奉詔編輯慶郵儀典,又著《姓略》、《衣冠系錄)等書。唐初姓譜學,唯敬淳名家,後有撰次者皆本之路氏。

路友於

名汝悌,字友於。山東諸城人。赴日本留學,入東京早稻田大學。後因病歸國,嗣任北京《益世報》編輯。民國十二年加入中國國民黨。後被張作霖逮捕遇害,享年32歲。
路友於路友於

路揚

路揚(1917-2001),原名路天庚,河北省臨城縣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任地方工作團員、縣委秘書,八路軍129師先遣支隊2團政治處主任,支隊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冀中軍區第10軍分區政治部幹部教育科科長、宣教科科長,冀中軍區教導團政治處教育幹事,晉察冀軍區陸軍中學教育股股長,冀中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員,《前線報社》社長等職,先後參加了河北安次調和頭戰鬥、十分區神堂戰鬥、辛戊戰鬥和百團大戰。
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冀中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晉察冀軍區3縱政治部宣傳部部長,第19兵團第63軍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參加了百團大戰和石家莊、平津、太原、蘭州等戰役,為保障戰役戰鬥勝利做了大量紮實有效的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9兵團兼陝西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1951年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9兵團政治部宣傳部部長、第63軍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53年10月起先後任軍委辦公廳總長辦公室主任,軍委辦公廳副主任,國防部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秘書長、副主任兼秘書長,軍委辦公廳主任,河南省軍區政治委員。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2001年6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路遐路遐

路遐

路遐(1909-1998),遼寧省開原縣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入延安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政治部敵工部幹事,晉察冀軍區司令部作戰參謀、軍事教育科科長,第4團參謀長,第10軍分區參謀長。參加了百團大戰。
解放戰爭時期,任遼北昌圖縣保全團團長,嫩江軍區副參謀長,西滿軍區參謀處處長,東北民主聯軍2縱4師參謀長,東北軍政大學訓練部副部長,中南軍政大學訓練部部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訓練部研究室編輯主任、教務部部長、軍事科學研究部研究室主任。1960年畢業於高等軍事學院基本系,後任高等軍事學院工程兵教研室主任、訓練部副部長、副教育長,成都軍區副參謀長。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8年因病逝世,享年89歲。

路寶銀

路寶銀(1929.10-2001),山西省武鄉縣人。1939年10月參加八路軍,1944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歷任八路軍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政治指導員、營政治委員、大隊政治委員。坦克學校政治部副主任,某師副政治委員、師政治委員,軍政治部副主任,軍副政治委員,解放軍青海省軍區政治委員等職。
1955年被授予大尉軍銜。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90年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2001年因病逝世,終年72歲。

路甬祥

路甬祥(1942年4月28日-),浙江慈谿人;中國當代流體傳動及控制學專家,浙江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聯邦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工程學博士。1974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十二、十三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四至十七屆中央委員
曾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際科學院理事會(IAC)共同主席,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兼職教授,香港大學名譽教授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雙院士”。

路公明

山西陽泉鋁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1992年至1995年,完成產值分別為6163.51萬元、11535.68萬元、15745萬元、19990.38萬元。平均每年增長48.02%;實現利稅分別為835.6萬元、1743.65萬元、2004.27萬元、2335.58萬元,平均每年增長40.86%,固定資產由2009年的700萬元增加到2015年的3.28億元,其它各項指標在全省和全國同行業中也都名列前茅。企業從1992年至1995年連續榮獲山西省最佳企業、陽泉市“模範企業”、省市“重契約、守信譽”單位等市級以上榮譽稱號40餘個(次)。路公明1989年至1995年間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模範軍轉幹部”、全國有色系統“優秀政治思想工作者”、“山西省特級勞動模範”、山西省“優秀企業家”、山西省政府“一等功”、陽泉市“特級勞模”、“特等功”等各種市級以上榮譽稱號30多個(次)。

路文長

男,1957年1月出生,籍貫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1982年畢業於黑龍江省八一農墾大學農學系。現為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所副研究員。主持中國大白菜抗蕪菁花葉病毒的資源篩選鑑定,並建立其抗源資源庫;合作把中國蕪菁花葉病毒劃分為7個株系達國際領先水平;合作研究植物人工兔疫技術,創高抗 TuMV和霜霉病新材料,居國內統一鑑定材料首位。在學報發表學術論文10篇,分寫《中國主要蔬菜抗病育種進展》一部分。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各 1項,均列第三名。

路秀雲

工程師。女,1942年9月生,河北人。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1964年起從事南海海區綜合調查研究工作。參加南海北部大陸架海洋沉積物的調查研究和南海中部、東北部、南沙群島及鄰近海區綜合調查研究;分析大量海浮沉積物樣品中的Si、AI、Fe等常量元素及部分Li、Rb、Cu微量元素;測定馬尾藻樣品中甘露醇;參加全國海洋調查規範修改,負責修訂海洋沉積物中全氮的測定方法。發表海洋沉積物中化學元素測定、分布規律、地球化學特徵及元素賦存狀態方面的論文10多篇。

路少棠

路少棠(1904——1967),原名路繼先,原籍江蘇省銅山縣河橋鄉趙台子村。9歲時,隨全家逃荒到安徽蕭縣楊樓鎮朱汪鄉路套村定居。後入郝集國小。民國14年(1925)考入天津南開大學,同年,因家鄉遇旱災而輟學,回本村國小教書。17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他發動民眾組織路套農民協會。不久發展路滌生(永錚)、朱玉珂(玉林)入黨,建立了路套黨支部,他任支部書記。次年4月,發動路套農民協會會員,開展打擊地主楊學勤的鬥爭。事發後,國民黨縣政府派軍警包圍路套國小,在老師和學生的掩護下,脫險到鳳陽縣英國人辦的門台子煙廠做苦工。不久,因參加工人罷工,被迫離開煙廠,到徐州找到中共徐海蚌特委宣傳部長陳履真,奉派去沛縣以孟橋國小教師身份為掩護,任中共沛縣縣委委員。民國19年春荒,不少貧苦農民斷炊。他秘密串通民眾,組織三十多個窮苦農民搶了附近宋莊耿姓地主家的糧食。在迎接“紅五月”中,路少棠等人把傳單貼到徐州至沛縣公路邊電線桿上。他在孟橋國小的活動,引起敵人注意,同年9月,轉移到沛縣城西王樓國小任教。這裡的校長和一些老師多是共產黨員,周圍民眾基礎也較好,他一連開了兩次民眾會,揭露地主剝削壓迫農民的罪行,組織收割隊、運輸隊、保衛隊,同地主進行鬥爭。國民黨沛縣政府發覺了他們的行動,派人在王樓國小搜去了臘紙、鋼板和一些革命書籍,遂以政治嫌疑犯的罪名逮浦路少棠等人。在獄中,有個叫張新亭(光中)的,原是沛縣中學校長,因對腐敗的國民黨沛縣政府不滿,向蔣介石寫信告發沛縣縣長而被捕入獄。路少棠見他耿直,同他接近,講些革命道理,使其政治覺悟提高很快。不久,在獄中介紹他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後張曾任徐州市市長,中共江蘇省常委,省高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他還發動難友進行改善一伙食的鬥爭,並取得勝利。後因無確鑿證據,蹲了18個月的監獄,被取保釋放。民國22年3月路少棠出獄,他返迴路套,聯絡失散的共產黨員,恢復了中共路套黨支部,他任支部書記。這是蕭縣中共組織經破壞後最先恢復的一個支部。後又在楊莊、和尚莊建立了兩個支部,到25年,已發展黨員五十多人。民國26年底,王雪琴就任縣長,路少棠任四區區長(此時全縣為五個區),積極宣傳黨的抗日主張,組織訓練抗日積極分子。民國28年5月,他任中共蕭銅縣委書記。同年秋,為了破擊日軍的交通運輸,他發動民眾與游擊隊配合,在一夜之間破擊了郝寨至李莊之間50多公里的隴海鐵路。30年6月,任中共蕭東臨時縣委(次年改為中共蕭銅縣委)統戰部長,對日偽人員做了大量的教育、爭取工作。爭取桃山東泉口的5名日本士兵,為抗日部隊代購藥品及其他軍用物資,給抗日人員過往鐵路提供方便。34年9月,曹村據點日軍拒降。他派人配合部隊偵察員,查清敵人的軍事設施,一舉攻克該據點。民國36年6月,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大舉進攻解放區。8月,路少棠隨部隊北撤到河北省,在中共冀豫邊區黨委領導下工作。38年初,他返回蕭銅邊區,雖身患肺病,體質衰弱,但仍在中共蕭銅縣委組織部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同年5月,任中共蕭縣縣委委員,養病在家。1960年以後,曾任蚌埠塗山林校黨支部書記,宿縣專員公署副專員、地委統戰部長,安徽省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7年11月30日,被左路線迫害致死。

郡望堂號

郡望

內黃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內黃縣。內黃歷史文化悠久,屬華夏文化發祥地。四千五百年前,華夏始祖高陽氏顓頊、高辛氏帝嚳建都並安葬於此;距念三千多年前,殷商王朝的第十代王太戊、第十三代王河亶甲、第十四代王祖已均先後建都於內黃毫城,約百餘年,稱相土或故殷城,早於安陽殷墟;是春秋時期偉大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商鞅,南北朝時期冉魏皇帝冉閔和唐代大詩人沈全期的故里;是秦二世三年(甲午,公元前207年)楚霸王項羽奪軍救趙“破釜沉舟”之地;是宋代民族英雄岳飛童年時代居住讀書的地方。漢朝時期,其地置內黃縣。曹魏時期,稱黃河以北為內,黃河以南為外,故有內黃、外黃之稱。黃河南岸有外黃和小黃,黃河以北稱內黃。1999年,內黃縣轄四個鎮、十三個鄉。到2000年,內黃縣轄六個鎮、十一個鄉。
陽平郡:漢朝置郡。治所在元城(今河北大名)。
陳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東部至民權縣、寧陵縣、西至開封市、尉氏縣、北至延津縣、南至杞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改治到浚儀。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黜,隋、唐兩朝皆為汴州陳留郡。1957年丁酉併入河南省開封縣。
襄城郡:南北朝時北魏於縣境置鍾離、襄城、陳陽、石馬諸縣,分別屬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今城關鎮為當時的襄城縣治,以後歷為州治、縣治。治所在襄城(今河南襄城)。
安定郡:漢武帝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寧夏固原)。轄境相當於今甘肅省平涼地區景泰、靖遠、會寧、平涼、涇川、鎮原及寧夏中寧、中衛、同心、固原等地及寧夏回族自治區西部。又有安定縣,在今甘肅涇川北,並屬於安定郡。東漢時期移治臨涇(今甘肅鎮原),廢安定縣。十六國初期再置安定縣,並為郡治。東晉時期又移治安定(今甘肅涇川)。隋、唐兩朝時期的安定郡即涇州。唐朝後期曾改為保定郡,縣亦名保定。金國時期為甘肅省涇川縣,為涇州治所。元朝時期曾以陝西安定堡為安定縣。民國早期,為紀念陝北紅軍和蘇區創建人、中國工農紅軍傑出的指揮員謝子長烈士,在民國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改子長縣,移治所到原縣東部的瓦窯堡。
東陽郡:西漢時期置郡,三國時期孫吳國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再分會稽郡置東陽郡,郡治在今浙江省金華分城區,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金華市一帶。以郡在瀫水(今衢江)之東、長山之陽得名。金華設立郡府建置自此始。東陽郡屬揚州,領長山(今浙江金華婺城、金東、蘭溪)、烏傷(今浙江義烏)、永康、吳寧(今浙江東陽)、豐安(今浙江浦江)、太末(今浙江龍游)、新安(今浙江衢州柯城、衢縣)、定陽(今浙江常山)、平昌(今浙江遂昌)九縣,治設長山。南朝梁紹泰二年(丙子,公元556年)置縉州,陳天嘉三年(壬午,公元562年)撤州,東陽郡改名金華郡,郡名金華自此始。隋朝開皇十三年(癸丑,公元593年)改置婺州。故城區有婺城之稱,後歷為州、路、府治和專署駐地。隋朝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復置東陽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東陽郡置婺州,並於信安縣(今河南新安)分置衢州。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婺州為東陽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復為婺州,一直沿續到宋、元時期。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為婺州路,元朝至正十八年(辛巳,公元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名寧越府,元朝至正二十年(癸未,公元1283年)改為金華府。明朝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金華府領金華、蘭溪、東陽、義烏、永康、武義、浦江、湯溪八縣,故有“八婺”之稱。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潁川郡:戰國時期秦國滅韓國後,以所得韓地於秦王贏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潁川郡,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禹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許昌一帶地區。東魏時期遷治潁陰(後為長社,今河南許昌)。隋、唐兩朝為許州潁川郡。

堂號

陽平堂:以望立堂。
內黃堂:以望立堂。
陳留堂:以望立堂。
襄城堂:以望立堂。
安定堂:以望立堂。
東陽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潁川堂:以望立堂。

家譜文獻

安邑河東路氏七修族譜,(清)路有年等纂修,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山東濟陽路家寨路氏族譜,(清)路德麟作序,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
山西運城安邑郇城路氏族譜,(清)路生財、路有年纂修,清同治十年(公元1872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上海市圖書館。
貴州畢節路氏長房族譜,(清)路朝霖、路朝聯同編,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宜興路氏六修宗譜十六卷,(清)路文齡始修於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民國)路恩耀纂修,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傅恭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山東淄博路氏族譜十六卷,(民國)路振玉等修,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鉛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山東淄博般陽路氏重修族譜十四卷,(民國)路程海重修,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省淄博市博。
路氏六修宗譜十六卷,(民國)路思耀纂修,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傅恭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字輩排行

山東濟陽路氏字輩:“國春恩延法傳振繼玉芳德希連逢廣學建慶繁祥田(亭)相忠恩軒寶佩逢官年”。
山東磁窯路氏字輩:“一本克敦,則篤箕慶;修德福之基,為善家興長”。
河北滄縣路氏字輩:“上天寶玉洪永炳增”。
山東德州平原縣路氏字輩:“洪長殿興學開”
河南商丘寧陵縣路氏字輩:"忠孝延先業。詩書裕後昆,貽謀傳統緒,繩武廣......"
河南商丘市梁園區葉莊村路氏字輩:"騰化守文克景永善昌章。修德立業從先祖,格治成政起厚仁。“”
河南林縣路氏字輩:周廷明玉五,永德長聚保(自明朝從山西壺關遷來後11世至20世)1至10世以後補充。
河北南宮路氏字輩:“文計宗興廣尅明朝遵昌”。
河南駐馬店陽城路氏字輩:“登玄良,叔慶堂。依本立,萬年長”。
河南淅川縣路氏字輩:“德培守常生”。
河南濮陽濮城路氏字輩:逢傳世,尚純梁,立申明,永學昌.....
四川平武縣壩子鄉路家溝路氏字輩:“萬世通元正,青平樂安康”
四川通江縣、萬源市路氏字輩:長房——鍾鳳昌毓行,安正光華國。續議:定達英維遠,永世承為先,澤義志繼園,修原尚梓寬;二房——友純先榮履,登程芳紹澤。續議:俊裔執御印,進舉聖偉民,理綱著君道,通途滿翰林;三房——孔學儒芝崇,登程芳紹澤。續議:顯清楊名德,賢才續新章,順天仁有和,科弟躍朝堂。
河北館陶縣路氏輩分:得東行化(單)允萬名恆(文、保)(林、昆)(春、夢、安)(俊、瑞、洪)(丙、風)振新長富廣獻忠朝恩孝臣。

宗祠通用聯

四言

湘潭博士;
荊溪孝廉。
——佚名撰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學者路振,字子發,湘潭人。五歲通《孝經》、《論語》。進士出身,曾任太常博士。文辭為名輩所稱,有《九國志》。下聯典指清代畫家路學宏,字慕堂,乾隆辛卯孝廉。工設色花卉。
緩刑尚德;
涉史通經。
——佚名撰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路溫舒上書宣帝,宜尚德緩刑,帝嘉其言,屢遷其官。下聯典指唐·路泌通五經,官至戶部郎中。
內典世澤;
冀國家聲。
——佚名撰路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唐·路嗣恭,大曆中以江西觀察使詔兼嶺南節度使,封冀國公。
五金花帖;
百粵縻纓。
——佚名撰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路振事典。下聯典指西漢·路博德事典。

五言

南式大學士;
仲略好尚書。
——佚名撰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鎮海節度使路隋,字南式,陽平人。曾任左補闕,史館修撰,以鯁亮稱。文宗時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進門下侍郎、宏文館大學士。下聯典指後魏車都尉路雄,字仲略,清淵人。以軍功為給事中,孝文帝稱他為好尚書才郎。後遷伏波將軍。

七言

本乃嶔巇摩皓月;
偏為路地騁良騏。
——姚瑩撰路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當代楹聯家姚瑩(原名成玉,吉林白城人)給當代詩人、《滿族文學》主編路地的題贈聯。

八言

尚德緩刑,書陳尉掾;
通經涉史,望重郎官。
——佚名撰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代臨淮太守路溫舒,字長君,巨鹿人。通《春秋》經義,曾為獄小吏,刻苦學習律令,轉為縣獄史。後舉孝廉,官至廷尉奏曹掾、臨淮太守。宣帝時,上書言“宜尚德緩刑”,“省法制,寬刑罰”,反對刑訊逼供,並提出廢除誹謗罪,以便廣開言路。下聯典指唐代陽平人路泌,字安期,博通五經,舉止端莊而寡言,以孝悌聞名。建中末年為長安尉,德宗在奉天時,他曾跟在身邊,後向奉天行營副元帥渾瑊獻計,被用為副元帥判官。
尚德緩刑,用匡時政;
仁民近物,加惠生靈。
——佚名撰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代臨淮太守路溫舒,宣帝時,上書言“宜尚德緩刑”,帝善其言。下聯典指宋代紹光間廣東提刑路彬和事典。時夏稅折布錢太重,彬奏乞鷁免。後去任,民攀留不捨。

十九言

近汶上,遠內黃,氣鍾玉女銅峰,從此奠安宏衍緒;
漢將軍,唐宰相,書讀緩刑尚書,只期忠厚永傳家。
——徐芝田撰路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江蘇省宜興市路氏宗祠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