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損傷DNA複製(Translesion Synthesis)也被稱為“跨缺刻複製”或備份複製(Backup synthesis),是指當細胞處於較強烈而持久的SOS應答(SOS Response)生理條件下,一些受SOS機制控制的可誘導性DNA聚合酶得到表達,包括大腸桿菌細胞中的DNA聚合酶IV(DinB)和DNA聚合酶V(UmuC,活性形式是和2個分子的UmuD'形成的UmuD'2C),以及真核生物細胞內的Rev32等被歸類為Y族的DNA聚合酶(有別於專司DNA複製的複製型DNA聚合酶,如大腸桿菌DNA聚合酶III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跨損傷DNA複製
- 外文名:Translesion Synthesis
- 別稱:跨缺刻複製
- 外文名:Backup synthesis
原理,研究發現,
原理
這些DNA聚合酶對DNA B型構象模板沒有嚴格要求,有些甚至需要利用結合有RecA蛋白質分子的單鏈DNA作為模板,如大腸桿菌DNA聚合酶V。
這些DNA聚合酶大多數都不具有“校對" 功能,也不嚴格依賴模板-引物-摻入核苷-DNA聚合酶規律,因此,有能力把插入到含有“損傷”(Lesion,泛指所有的損傷,區別於Damage)的核苷“摻入”到新生DNA鏈中。
受上述兩個方面的性質的決定,這樣合成的DNA子鏈中的鹼基可能是完全不符合沃森-克里克鹼基配對要求,而DNA聚合酶自身又缺乏“校對活性”,於是所合成出的DNA通常含有“錯誤”,表現出"合成錯誤風險”(Error-Prone)。與此同時,由於類似的DNA複製的忠實性依然受"鹼基選擇”(Base selection)的制約,故也有可能最終不會出現複製錯誤,體現“Error-free"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