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交通廊道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規範

跨境交通廊道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技術規範,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2023年發布的一項團體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跨境交通廊道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技術規範
  • 外文名:Geological Hazard Assessment of Cross-border Corridor
  • 標準編號:T/CI 173—2022
  • 發布日期:2022年12月29日
  • 實施日期:2022年12月29日
  • 國際標準分類號:13,200
  • 國民經濟分類:G544 道路運輸輔助活動
範圍,主要技術內容,起草單位,起草人,

範圍

本檔案規定了跨境交通廊道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工作原則、工作程式、資料要求、劃定方法以及成果形式等。 本檔案適用於跨境交通廊道地質災害易發區內各類工程建設和規劃可行性研究階段的滑坡、崩塌、土石流、采空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堰塞湖或冰湖潰決洪水等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主要技術內容

4.1目的任務 Purpose
跨境交通廊道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為交通廊道安全服務,評估成果用於制定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及道路選線規劃、運營中避開或降低災害造成的損失。為有計畫地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基礎依據資料,以減少地質災害損失和保護道路工程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原則。
4.1.1根據調查區地質環境條件、地質災害發育分布特徵、危害程度、誘發因素,分析地質災害成災模式。
4.1.2開展跨境交通廊道地質災害易發性、危險性評估,編制地質災害危險性調查評估相關圖件。
4.1.3建立跨境交通廊道地質災害危險性調查空間資料庫。
4.1.4提出跨境交通廊道地質災害危險性管控對策建議,為防災減災管理、交通廊道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等提供基礎依據。
4.2總體要求 General Requirement
4.2.1充分收集利用跨境交通廊道調查區及周邊地質災害、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岩土工程勘察等已有成果資料,結合遙感解譯成果,初步分析總結地質災害發育分布規律和成災模式,在此基礎上開展針對性地野外踏勘。
4.2.2 根據不同階段任務需求決定調查方式。遙感解譯應編制地質環境條件解譯圖和地質災害遙感解譯圖;地面調查。
4.2.3 野外調查工作推薦採用數位化填圖方式。在可能的條件下,推薦高解析度光學影像、無人機遙感、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測量(InSAR)、雷射雷達測量(LiDAR)、地球物理勘探等技術的綜合套用。
4.2.4 跨境交通廊道地質災害區域調查應以 1:10 000 區域地質調查成果為基礎,對缺少 1:10 000 區域地質調查成果的地區,可採用 1:50 000 區域地質調查成果,在控制孕災地質條件的重點區域應進行補測。
4.2.5 一般(線路)調查區應採用 1:10 000 或更大比例尺地形圖作為工作底圖。重點調查區應採用1:5000或更大比例尺地形圖作為工作底圖,按斜坡單元開展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調查範圍重點關注山區時跨境交通廊道兩側分水嶺以內,洪水、土石流按流域,平地則按廊道兩側各500m範圍計。斜坡單元採用匯水盆地與河網溝谷結合的方法進行剖分,單元尺寸根據地形切割和地質災害發育程度確定。單體地質災害調查點和勘查點應分別開展定性和定量危險性評價。
4.2.6 應建立跨境交通廊道地質災害風險調查空間資料庫,按照不同調查比例尺編製圖件,提交危險性調查評價成果。

起草單位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電子工程研究所、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起草人

黃棟、田宏嶺、李夢苑,崔建宏、宋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