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扈飛揚

跋扈飛揚

跋扈飛揚(拼音:bá hù fēi yáng)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隋唐·李大師等《北史·齊高祖紀》。

“跋扈飛揚”的原義是鷙鳥飛揚,大魚跋扈;原指意氣舉動灑脫,不受常軌約束,後多形容態度蠻橫放肆,放縱霸道不遵循法度;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跋扈飛揚
  • 拼音:bá hù fēi yáng
  • 注音字母:ㄅㄚˊ ㄏㄨˋ ㄈㄟ ㄧㄤˊ
  • 成語出處:《北史·齊高祖紀》
  • 語法結構:聯合式
  • 語法屬性:作謂語、定語、賓語
成語出處,成語故事,成語寓意,成語運用,

成語出處

景專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飛揚跋扈志。(隋唐·李大師等《北史·齊高祖紀》)
後人據此提煉為成語“跋扈飛揚”。

成語故事

南北朝時,東魏的丞相高歡獨攬大權,但還是對司徒、河南大將軍侯景有所顧忌。侯景是個跛子,並不擅長騎馬打仗,但他足智多謀,敢作敢當。當初他對高歡說:“你給我3萬人馬,我就能橫掃天下,打過長江去,將梁武帝蕭衍送進寺院當和尚。”高歡聽了很開心,給了他10萬兵馬,將黃河以南的地盤都交給了他。
高歡病重期間,其長子高澄陪在他身邊。高歡問道:“我病成這個樣子了,你好像還在為其他的事憂慮,對嗎?”沒等高澄回答,高歡又說:“是在擔心侯景會叛亂嗎?”高澄點點頭。高歡說:“侯景已經在河南經營了14年了,一向飛揚跋扈,有稱霸天下的野心,只有我能夠讓他聽話,你是駕馭不了他的。天下尚未安定,如果我死了,你不要馬上發喪。”
高歡詳細分析了哪些人可以依靠,哪些人要加以防備,還特意提到:“能夠與侯景對抗的唯有慕容紹宗,我故意冷落他,是為了把他留給你。”
高歡死後,高澄按照他說的秘不發喪,加強戒備。侯景與高澄向來不和,覺察到形勢不對後,就背叛東魏,投靠了西魏,後來又投靠梁朝。而高澄之弟高洋則取代東魏,建立北齊。

成語寓意

侯景驕橫放肆,目中無人,老百姓對他恨之人骨,於是百姓們都支持蕭衍的第七個兒子湘東王蕭繹起兵反抗,最終擊敗了侯景,侯景在逃跑途中被殺,結束了他飛揚跋扈的一生。在生活中,沾沾自喜,狂妄自大的人。既使有再高的成就,也不會得到別人的讚揚。

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跋扈飛揚”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多形容驕橫放肆,目中無人。
  • 運用示例
宋·王安石《辭拜相表》:“百姓以安平無事之時,而未免流離餓莩;四夷以衰弱僅存之勢,而猶能跋扈飛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