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鐵夫(中共武漢市委秘書長)

趙鐵夫(中共武漢市委秘書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趙鐵夫,1914年出生於大鹿莊鄉東寨里村1938年1月參加革命工作,1938 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6月轉為正式黨員。曾任中共武漢市委秘書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鐵夫
  • 出生地:大鹿莊鄉東寨里村
  • 出生日期:1914年
人物經歷,

人物經歷

1938 年12月任中共定南縣工作委員會書記。
1937 年以來,歷任定縣戰地後援會幹事定南縣人民武裝自衛隊政工員、政治指導員定南縣委副書記、書記,冀中七地委組織部長副書記,冀中區黨委組織部副部長,天津工委組織部長,冀中區黨委黨校副校長,華北局黨校二部副主任,南下大隊副大隊長,鄭州職工學校副校長,華中工人學校副校長,中南總工會副主任,武漢市委委員、常委、總工會主席,中華全國總工會八屆推行委員會委員,武漢市肉聯廠副廠長,武漢市財貿戰線職工隊伍團長,武漢市經委副主任,武漢市工業部副部長、財貿政治部主任,武漢市財貿戰線“四清” 工作團團長,武漢市革委會“上山下鄉”領導小組秘書組副組長政工組副組長,武漢市工農婦青聯合辦公室主任,武漢市委副秘書長,武漢市委五屆委員會委員、市委常委、秘書長,武漢市顧問委員會委員,市委秘書長等職。
1921 年至1927 年間,他在本村私塾,繼而在定縣城內高國小習,1931 年考人定縣鄉村師範,時逢“九·一八”事變,他秘密串聯鬧學潮,被校方開除。1936 年9月,考取北京短期國小教師,任教期間爆發了“七·七”事變,他毅然懷著滿腔革命激情回到家鄉。1937 年底,到李親顧抗日根據地參加了戰地後援動員會的工作從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直到 1943 年3月才離開定南縣。在這5年時間裡,度過了抗日時期最殘酷、最艱難的幾年,他帶領定南縣抗日軍民與敵人浴血戰鬥,建立、發展、壯大了冀中抗日根據地,把定南縣建成“抗日模範縣”。
1948 年10月,趙鐵夫奉上級指示,帶領華北局黨校二部全體幹部和工作人員南下。1958 年,受到“左傾"的錯誤批評。被下放到武漢市肉聯廠當副廠長此間又讓他擔任全市財貿戰線職工隊伍的團長帶隊修漢丹鐵路,由於表現不錯,隨後調任武漢市級領導工作。時至1983 年5月,湖北省委對趙鐵夫的錯誤結論徹底平反,從而翻開他人生嶄新的一頁。
儘管 1987 年離休,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仍發揮餘熱,老有所為,做了大量力所能及的工作。出任武漢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市殘疾人聯合會名譽副主席,市個體勞動者協會名譽主席,市延安精神研究會名譽會長等。還抽空練寫書畫,陶冶情操,頤養天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