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創

趙立創,男,漢族,陝西興平人,1971年11月生,1995年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大學文化,現任渭城區種子站站長、農藝師。是渭城區第三、第四批有突出貢獻拔尖人才,先後榮獲陝西省糧食增產工程先進個人、鹹陽市科學技術三等獎,省、市、區農業先進工作者等多項榮譽。從1995年7月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系畢業分配至渭城區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立創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陝西興平
  • 出生日期:1971年11月
簡介,事跡,

簡介

趙立創同志先後榮獲技術推廣獎和科學技術將12項,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種子世界》、《中國種業》等多家刊物上發表論文、調研報告8篇,玉米新品種天丞288選育榮獲鹹陽市政科學技術三等獎。

事跡

1995年,趙立創同志剛剛參加工作,適逢國家“九五”大型商品糧基地和國家糧食自給工程啟動之際。組織上將這一重任壓在了趙力創同志肩上,那一年,他僅僅只有25歲,沒有閱歷,工作經驗不足,他虛心向身邊的同志學習請教,連夜翻閱相關資料,在較短的時間內熟悉了全區種植業生產基本情況很快適應了工作崗位要求。在項目設計中,與其他同志精誠團結合作,充分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發揚所長,集思廣益,先後提出了“雙田工程、種子工程、沃土工程、秸稈綜合利用工程”等四大工程,被省市專家組認為選項正確,技術路線明晰,方案切實可靠操作性強而成功立項。項目實施中先後為全區農業、農機項目爭取國家各方投資2450餘萬元,極大地改善了全區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使全區糧食總產始終穩定在10萬噸以上,農民民眾通過糧食增收一年年攀升,“九五”期間更是連年跨上新台階。1997年全區糧食總產達到11.92萬噸,增長12%以上,創歷史最高紀錄,他個人被評為“陝西省糧食增產工程先進個人”。 1997年因工作需要趙立創同志借調區農林局工作,在擔任農業科科長期間,牽頭組織協調農技、種子、植保等單位聯合攻關,創新開展小麥、玉米高產栽培技術一個個研究工作。冒酷暑、戰嚴寒,無論颳風下雨還是節假日,他總是第一個出現在田間地頭和試驗地旁,和同志們一起精心設計實驗方案,細心觀察、詳細記載、客觀評判,經過努力總結,在全市率先制定了全區小麥“三優兩管一噴一防”和玉米“三早兩增一優”等具有“傻瓜”技術特點的多個實用高產栽培技術要領,在全區推廣普及率達到85%,年增產增糧1.2萬噸,使民眾增收1200萬元。
2005年以後 ,趙立創同志走上了領導工作崗位,擔任渭城區種子站站長,工作頭緒、工作任務更加繁重,在抓好單位內部行政事務的同時,始終不忘業務工作。“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良種在糧食增產中的作用可達到30%左右,良種的引進、推廣工作又成了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為了選擇出適應全區土壤、氣候、水分等條件的優質良種,他多方籌資在全區建立小麥、玉米區域試驗示範站2個,每年展示新品種60多個,通過組織實地觀摩,篩選出適應性強、高產、抗病的優良品種進行大面積示範推廣。在新品種的引進上,每年七、八月份,都要赴甘肅武威、張掖等國家育種基地進行實地考察觀摩,河西地區玉米地里近40度的高溫高濕、強烈的紫外線照射,一趟出去都要退好幾層皮。每次回家時,他大包小包帶的不是當地的土特產,而是玉米中繁殖材料和樣品。經過實地篩選和認真對比,近年來,趙立創同志先後引進小麥、玉米、油菜新品種13個。特別是小麥新品種西農979、西農889的引進,把品種的豐產性和優質性相結合,第一年引進就推廣了50000多畝,占到全區小麥種植面積的30%以上,同時還積極協調金立種業發展訂單農業,以高出普通小麥收購價10%以上定點收購民眾生產的優質小麥,受到了農民朋友的一致歡迎。
他還結合渭城都市型城郊農業的特點,提出了“以特種專用玉米的引進推廣為突破口,增加農民收入”的發展思路。在周陵鎮司魏村、黃家寨村、正陽鎮馬家堡村,採取良種引路、良法推進、示範引路的模式,建成甜糯玉米示範基地300畝、青貯玉米示範基地500畝,從品種選擇、播種、田間管理等環節帶領全站人員全程參與手把手、面對面向民眾傳授先進栽培管理技術,廣泛宣傳打造“司魏甜糯玉米”品牌。目前,全區甜糯玉米種植已達5000畝左右,青貯玉米種植突破1.5萬畝,民眾種植一畝甜糯玉米畝增收可達2000元左右,青貯玉米可增加收益400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