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爾萃

趙爾萃,字小魯,襄平漢軍正藍旗人。其父是道光進士,其兄弟四人,老大趙爾震、老二趙爾巽、老四趙爾萃均考取進士,唯老三趙爾豐屢試不第,最後只能以納捐為官。老四趙爾萃考取光緒已醜(1889年)進士

基本介紹

  • 本名:趙爾萃
  • 字號:字小魯
  • 所處時代:清朝-民國
  • 民族族群:漢族
  • 主要成就:光緒進士,夏津知縣
  • 父親趙文穎,道光進士
  • 性別:男
  • 旗籍:漢軍正藍旗
生平,地勢,

生平

初到任,適逢大雨,旬日不停,致使夏津運河決口,河水北流至武城甲馬營,遂又北流。武城縣南界諸村便築堤防水,不久被平,武城一方又重築,兩方爭端屢起。趙知縣於是乘小舟巡視水情,武城方面民人用鳥槍轟擊,趙知縣大呼:“我是夏津知縣,應先打我,不要打百姓!”武城方民人畏懼而逃。趙知縣登岸與武城方面“首董”(主要的負責人)商討,曉以大義,眾人折服。於是命平毀所築堤,積水北流,夏津縣數十村莊房屋得以保存,武城方面諸村莊也安然無事,人們無不讚揚趙知縣判事公允。繼而,趙知縣又督工庀材堵塞本縣運河決口。並搭蘆棚於堤上,晝夜於運河堤上巡察。決口掩塞,縣境安逸。
趙知縣嚴於管理“治尚嚴明”,“邑有豪強者輒繩以法,市虎(謠言、非議)斂跡”。臨夏邊界曾為匪盜出沒之地,趙知縣照會各縣協同剿捕,盜賊肅清。聽訟明決,從無積存滯留的案卷。

地勢

本縣的地勢低洼處,常於夏季陰雨積水成澇,趙知縣親勘地形,命有關村莊出工開溝導水,以泄洪澇,至今尚有“趙公溝”的遺蹟。
趙爾萃在任夏津知縣期間“興學校、重文教”,每月為書院學子講課,親自開講指導,循循善誘,士子頗受其益。又曾捐俸嘉獎優等生員秀才,亦指在學的學生)。並還捐俸購置書籍數百卷,置於書院,以為公用圖書,幫助生員學習。在諸學科中尤重“經史”二科,親為擇聘教師,並捐俸為教師“束修”之資。因此夏津文風大興,多有“入大學(國家所立的學校)”成材的人。
趙知縣關心民瘼,諸如施食濟困、修橋築路、開渠築堤等公益事業不勝枚舉。當時民人無不感戴稱頌。後因“母憂解組”(即因為奔母親喪事而卸任),民人講起多感懷而落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