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年少風流
張耳年少時,曾為
魏國公子
無忌(
信陵君)座上常客。曾經亡命游
外黃(今河南
民權縣)。當地有位富家女喪夫,她父親的門客就建議她:“想要找一位好丈夫,就跟著張耳吧。”於是,富家女子嫁給了張耳,並且給予大力資助。張耳招致四方門客,成為魏國
外黃縣令。
魏國滅亡後,張耳家住
外黃縣。劉
邦為平民百姓時,多次到外黃縣看望張耳,相處數月之久。
秦國滅魏國數年後,
秦始皇聽說張耳和他的朋友
陳餘是魏國名士,懸賞千金捉拿張耳,五百金捉拿陳餘。於是張耳、陳餘更名改姓逃亡到了
陳縣(今河南
淮陽縣)。
重建趙國
秦朝末期,
陳勝、
吳廣率被徵發者900餘人在
蘄縣大澤鄉起義,進入陳地時,聚眾已數萬。張耳偕
陳餘遂投奔起義軍,被任為左右
校尉。公元前209年(
秦二世元年)八月,張耳、陳餘隨義軍大將
武臣趨至
邯鄲。時陳勝在陳縣稱王。於是張耳、陳餘亦勸武臣在
趙地稱王。武臣遂自立為
趙王,以張耳為
右丞相,邵騷為
左丞相,陳餘為大將軍。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趙王武臣和左丞相召騷被部將
李良殺死,張耳因耳目較多,及時潛蔽逃脫劫難。事後,張耳及時招集未叛士卒約數萬人,並與未遭劫難之
幕僚商議,將原
趙國後裔
趙歇立為趙王,遷居
信都(今
河北邢台)。
公元前207(秦二世三年)秦朝大將
章邯率軍進攻河北。張耳知道自己兵力不足,
信都難守,就保著
趙歇往東逃走,被秦兵圍困在
巨鹿城。巨鹿城中兵少食盡,
秦軍又晝夜攻打。在情況十分危急的緊關頭,張耳想起他“刎頸之交”的好友
陳餘,正擁兵數萬駐紮巨鹿城北,便派人冒著生命危險,去向陳餘求援。而陳餘則自恃兵少,難以敵秦,不予授救。反說要是去同秦軍作戰,“如以肉委虎,徒盡亡軍”,可把張耳氣壞了。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十月,
項羽率援趙義軍北渡
漳河,連連破敵,於十二月遂解鉅鹿之圍。張耳約見陳餘,責其不肯救趙之過;又疑張黶、陳澤二將被其所害。陳餘怒解印綬推給張耳。張耳驚楞不知所措,未即接受。陳餘起身入廁,幕僚對張耳道:“此乃天賜於你,若不取,反受其害。”張耳遂佩其印綬,取其兵權。張耳收陳餘兵權後,餘常獨與軍中最要好的數百人漁獵於河上澤中,由此,張耳與陳餘失和而成仇。
助劉滅項
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元年),劉邦滅秦。此時項羽軍破
函谷關,進屯
新豐、
鴻門(均在今
陝西臨潼北)。劉邦至鴻門與項羽相會,險遭殺害。項羽佯尊
楚懷王為義帝,遷都
江南彬地。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同時封王共18個,因張耳亦同各路諸侯入關,項羽素聞張耳之才名,念其扶趙抗秦之功,乃分
趙地北部,立張耳為
常山王,理信都(今河北邢台)。此為常山王之始。張耳立國,陳餘甚怒,對人道:“張耳和餘功相等。今張耳為王,我卻稱候,項羽對我不公。”當時,齊王田榮叛楚,陳餘乃使門下客夏說對
田榮道:“項羽執掌天下不平,請借給我兵,
南皮可掩蔽你。”田榮欲樹黨以反楚,乃譴給陳餘。陳餘又加三縣之兵襲擊常山王張耳。
公元前205年(漢高祖二年),常山被攻破,張耳敗走。十月,投漢王劉邦,待之甚厚。公元前204年(漢高祖三年),張耳與
韓信統兵數萬東出
井陘擊趙,使萬人過河列營,成背水陣。此陣一成,只許勝,不許敗。故而漢軍將士皆作殊死戰,勇猛異常。旋大敗
趙軍。公元前203年(漢高祖四年),韓信報請劉邦以張耳為趙王,丁都
襄國(今河北邢台),
鎮撫其國。
漢王許之。
張耳立為趙王后,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去世,其子
張敖即位為趙王。後劉邦在剪除
異姓王時,被廢掉王位。
人物評價
司馬遷:張耳、陳餘,世傳所稱賢者;其賓客廝役,莫非天下俊桀,所居國無不取卿相者。然張耳、陳餘始居約時,相然信以死,豈顧問哉。及據國爭權,卒相滅亡,何鄉者相慕用之誠,後相倍之戾也!豈非以勢利交哉?名譽雖高,賓客雖盛,所由殆與大伯、
延陵季子異矣。
班固:張耳、陳餘,世所稱賢,其賓客廝役皆天下俊桀,所居國無不取卿相者。然耳、餘始居約時,相然信死,豈顧問哉!及據國爭權,卒相滅亡,何鄉者慕用之誠,後相背之也!勢利之交,古人羞之,蓋謂是矣。
陸機:張耳之賢,有聲梁魏。士也罔極,自詒伊愧。俯思舊恩,仰察五緯。脫跡違難,披榛來洎。改策西秦,報辱北冀。悴葉更輝,枯條以肄。
司馬貞:張耳、陳餘,天下豪俊。忘年羈旅,刎頸相信。耳圍鉅鹿,餘兵不進。張既望深,陳乃去印。勢利傾奪,隙末成釁。
羅大經:耳之見,過余遠矣。余卒敗死抵水上,而耳事漢,富貴壽考,福流子孫,非偶然也。大智大勇,必能忍小恥小忿。彼其雲蒸龍變,欲有所會,豈與瑣瑣者校乎?
親屬成員
長輩
曾祖:張儀,秦國丞相、縱橫家
祖父:張封章
父親:張伯遼
叔叔:張蒼,西漢丞相、北平侯。
兒子
孫子
張偃,魯元王,後代南宮侯張生→睢陵侯廣國→睢陵侯張昌→宣平侯張慶忌。
張壽,樂昌侯。後代:張酺,漢和帝時期太尉、司徒。張濟,車騎將軍、司空。張喜,司空、錄尚書事。
張侈,信都侯。後代:張軌,建立前涼王朝
相關建築
冀州古城南門內東側曾有一座“張耳祠”,建於
北宋建隆年間,元末時因兵禍毀廢。據傳張耳祠建築十分雄偉,祠堂下面還有張耳的墓葬。《
史記》中載,張耳墓在州城南門之左,城南門豎有“漢趙王張耳之墓”的石碑。因此歷代認為張耳祠下即是張耳墓,“名人過者,往往為之題詠”,如
明代曹安題詩曰“將軍原是漢功臣,此地身藏骯髒身。香火綿綿遺廟在,落花啼鳥幾番春。”張耳祠遺址上原有張耳墓碑,
文化大革命時被毀壞。1982年由河北省文物局主持對張耳祠下的墓葬進行了發掘,據專家分析,此墓並非張耳之墓。
史料記載
司馬遷所著的《史記·張耳陳余列傳》,是張耳、陳餘的合傳。深刻地揭示了張、陳貧賤艱難之時相與誠信,顯貴之後以利相傾這種前後不一的處世態度,從而生動地刻畫出他們的性格轉變過程,發人深省,具有深刻的認識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