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腳,舊時中國民間職業風俗。因以趕著驢或騾子出租供人乘騎為業,故稱。流行於華北、中原、西北等地。
趕腳指趕著驢或騾子供人雇用的活計;趕著牲口供人騎用的人。語出《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五鼓雞鳴,兩名夫和一個趕腳的,牽著一頭騾一個叫驢都到了。”
類似如今的出租,趕腳的把驢拴於城根,有需要者就騎上它,趕腳的在後面緊隨其後。
基本介紹
基本資料
解釋
引證解釋
![趕腳 趕腳](/img/4/56c/nBnauYGZ0QmN0IGMiNmY3E2YlR2M2EWY0gDZmJjM4kjM1ATO3YWOwMjM3Q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趕腳 趕腳](/img/d/287/nBnauUGZ0IjYxMDZlFDZ3IzYkFGNwQjM1ImNmhDO2QWN0ITOzAzYmRmZyM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趕腳,舊時中國民間職業風俗。因以趕著驢或騾子出租供人乘騎為業,故稱。流行於華北、中原、西北等地。
趕腳指趕著驢或騾子供人雇用的活計;趕著牲口供人騎用的人。語出《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五鼓雞鳴,兩名夫和一個趕腳的,牽著一頭騾一個叫驢都到了。”
類似如今的出租,趕腳的把驢拴於城根,有需要者就騎上它,趕腳的在後面緊隨其後。
趕腳,舊時中國民間職業風俗。因以趕著驢或騾子出租供人乘騎為業,故稱。流行於華北、中原、西北等地。趕腳指趕著驢或騾子供人雇用的活計;趕著牲口供人騎用的...
《下鄉和趕腳》,中國電影名,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攝製於1958年,本片為河南曲劇第一部傳統劇目改編而成;分作兩個故事:《下鄉》的故事情節為:李秀英的未婚夫羅子敬...
《圍觀很趕腳》是離米創作的網路小說,發表於17K小說網。...... 《圍觀很趕腳》是離米創作的網路小說,發表於17K小說網。 中文名稱 圍觀很趕腳 作者 離米 連載...
趕腳:趕馬趕驢的腳夫。騎在驢背上的人,體會不到隨在驢後趕腳的人跑路的辛苦。借指幸運者難以體會到厄運者的苦愁。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一六章:“你別...
《攪基後趕腳自己萌萌噠》是天洛水汐創作的純愛小說,發表於晉江文學網。...... 《攪基後趕腳自己萌萌噠》是天洛水汐創作的純愛小說,發表於晉江文學網。...
既可以兩句獨立成歌,也可把幾段或十幾段歌詞並列,用一個曲調反覆演唱。表達了腳夫趕腳時的寂寞惆悵,悽惻無助的心情。中文名 腳夫調 類型 民歌 民族 漢族 屬性...
他扮演的《王小趕腳》中的二姑娘抱包袱、騎驢和數錢,可稱為“鄧洪山”(鮮櫻桃)在表演上的三絕。“飄眉、送目、飛老鴰”,已形成他獨特的表演風格。著名京劇大師...
在《風雪配》、《游鄉》、《趕腳》、《下鄉》、《秦香蓮後傳》等及灌制的唱片、磁帶均擔任曲胡主奏併兼搞部分劇目的音樂、唱腔設計。宋喜元演奏的音樂以“細膩、...
章丘芯子《三小趕腳》和《三打白骨精》既保留了民間傳統藝術精髓,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又糅合了雜技、化妝、服飾等技藝,造型新穎,表演俏皮,出色演繹了傳統藝術。...
開始演驢戲《王小趕腳》,時殿元飾演王小,崔心悅飾演二姑娘,驢子是用紙糊(後改用布扎)彩繪,分別截用帶子系在崔的腰間,扮作騎驢的二姑娘;時殿元頭戴破氈帽,...
王翠芬是1956年,以職工代表參加全國第一屆職工曲藝會演,主演的曲劇《趕腳》獲一等獎。...
1900年,時殿元和崔心悅、譚明倫等人從京劇、五音戲的表演中受到啟發,第一次將琴書中的《王小趕腳》改為化妝演出。當時,譚明倫用竹片、紙、布(後來用綢布),...
1900年前後,老藝人時殿元,曾以紙糊毛驢,化裝演唱《王小趕腳》,受到了民眾的歡迎,人們便把它稱為驢戲,由於這個稱號欠雅,經一些文人的推敲音譯成了“呂戲”。 ...
曾在《李慧娘》、《嬰翠》、《王小趕腳》、《苦菜花》、《補天》等劇中扮演主要角色。焦黎所獲榮譽 編輯 第二十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中國現代戲優秀...
快觸電身亡的趕腳有木有!被閃瞎了的趕腳有木有!……誰叫乃不帶上和v~吾果然是瘋了才來開坑,誰都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填完,我也不知道……此為槽文,因為文藝...
鄭州市曲劇團成立於 1956年,以傳統劇目《紅樓夢》起家。推出了老一輩表演藝術家王秀玲、張香蘭、海連池等。1958年,上海電影製片廠將本團排演的《下鄉》、《趕腳》...
清末始搬上農村土台,題材主要為當地民間生活故事,如《王小趕腳》、《王媽媽說媒》、《天仙配》等。唱詞與對白都以方言為主,結構自由。打擊樂伴奏。解放後增加了...
德州跑驢是山東省的民間舞蹈。1930年(民國19年),德州郊區馬莊村民袁福生趕馬車結識了德州駐軍二十三師軍人劉長河,因劉長河會演唱《王小趕腳》,兩人共同探索改編了《...
廣饒縣呂劇團始建於1959年10月,其前身為廣饒縣京劇團。至1960年底,廣饒縣呂劇團有演員60餘人。上演劇目有《王小趕腳》、《借年》、《小姑賢》、《王定保借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