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歌節

趕歌節

高壩歌場是中國北部侗族民歌的發祥地之一,高壩趕歌節已有150多年的歷史。傳說,高壩孕育了捍衛民族尊嚴的英雄吳承祖和用60載歲月信守愛情的肖玉娘,而農曆七月二十日正是肖玉娘和吳承祖定終身的日子。為了紀念這對英雄眷侶,每年農曆七月二十日,北侗男女青年都會相聚高壩,以歌傳情。久而久之,這一天就成了北侗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歌節。貴州黔東南劍河縣盤溪鎮高壩村、貴州省黔東南州錦屏縣平秋鎮高壩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七月二十趕歌節
  • 地理位置:貴州省黔東南州劍河縣盤溪鎮高壩村
  • 氣候類型:亞熱帶
  •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 景點級別:人文景點、自然景點
  • 著名景點:高坪龔情人坡、瑰益瀑布、八仙石柱洞等
節日簡介,相關傳說,

節日簡介

趕歌節是湖南、貴州一帶苗族的傳統節日。農曆六月初六舉行。趕歌節歷史悠久,傳說種種。一種說法是湘黔邊境的苗族人民,忍受不住封建統治階級的殘酷壓迫,揭竿而起,在農曆六月初六,與官兵展開浴血奮戰,許多苗族同胞倒在血泊中。從此,六月初六這一天,苗族人民用歌聲來緬懷英烈。
另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忠貞的愛情而興起的。賽歌是趕歌節的主要內容。節日當天,小伙子們身穿民族盛裝,吹奏著蘆笙、嗩吶、笛子等樂器奔向歌場。姑娘們穿著繡滿名花、彩蝶、鑲著寬大花邊的衣褲,佩戴閃光耀眼的銀飾,相伴來到歌場。以村寨為單位的集體對歌,各自找對手比賽,形式多樣,一男對數女或一女對數男等,經過反覆較量,最後產生“歌王”。歌王受到大家的愛戴。

相關傳說

高壩趕歌節
——一個久遠而堅貞的愛情故事
玉娘織鞋送吳郎,吳郎遠征戀玉娘。
三星塘邊千囑咐,盼望凱旋來成雙。
這首歌,年年在錦屏縣高壩七月二十趕歌節上唱,歌會年年開,那個遠而堅貞的愛情故事隨著不老的歌聲代代相傳。高壩侗寨地處錦屏、天柱、劍河三縣交界的百里侗腹地的三星嶺上,有460戶,是一個寨屬兩縣的村寨。遠在一百七十多年前,肖、吳二姓落業於三星塘。肖、吳二公一生勤勞,樂施好善。二老逢山修路,遇水架橋,披荊斬棘,開田劈荒。辛勤創建家業,苦楚百般,為高壩開基鼻祖,作後人拓展津粱,受後人崇敬愛戴。
親如手足的肖公和吳公,勤勞奮發,治家有方,門面拓張。肖公有六個男孩,一個女孩,女孩叫玉娘,吳公有個男孩名承祖。二人青梅竹馬,十七八歲花季時情投意合,愛戀非常,他(她)倆常到附近的三星塘邊的油茶林里,賞月對歌,互訴衷腸。農曆七月二十這天,二人來到三星塘邊,面對蒼天,以山不媒,以水為證,同同俯地山盟海誓,訂下終身。
清鹹豐(1851)年間,兵荒馬亂,征戰不斷,迫於戰亂之困苦,好兒郎承祖毅然從軍,投奔姜應芳。吳郎承祖出征時,正是七月二十之陽。肖玉娘眼噙淚水送吳郎。他(她)倆來到盟誓訂立終身的三星塘邊,二人邊走把歌晾。割別之情音山高水長,淒涼的歌聲,感動水中鴛鴦鳥,林中雀兒也悲傷。二人同唱道:“當地悶地麻賭咒,邊地每油麻見夠。七月二十分散拜,麻同紀乃同透老(侗語)”。大意是“三星塘邊賭過咒,油茶樹下砍雞頭。七月二十離別去,今生今世共白頭”。
他們唱啊、唱啊,從早晨日出唱到太陽偏西才惜別分手。玉娘望著承祖上完圭仁坡,登上盤樂嶺,翻過架梘坳,直到望不見心上人才依依不捨往家轉。
可憐的玉娘,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望穿雙眼盼望親人早日凱旋來成親。她只想今生白頭到老,誰又知前世燒了斷頭香。誰想到三星塘邊同發誓,哪知美夢付東流。一天,聽路過高壩的人說,吳郎承祖戰死沙場。噩耗傳來,玉娘呼天動地,行行淚水如雨下,漲滿一口三星塘,生離死別誰不悲傷。玉娘哭承祖恰象姜女哭范郎。哭聲動河嶽,悲聲感穹蒼。這真是“孟姜女哭倒城牆,肖玉娘哭倒帝皇”。從此玉娘堅貞不嫁,形單影雙守孤房。
每年七月二十日,肖女孤身到大塘。思念綿綿歌潮湧,六唱六哭為情郎。她端酒捧香,俯地哀拜,哭歌曲曲感衷腸,滿懷情深地追悼死去的情郎,她悲切地唱道:
(侗語)
張細用,
郎麻同賴賴希忙。
息上紀乃同透老,
國張郎對問了姚。
萬國張,
姚郎敵仗對借良。
嫩信傳透姚各乃,
孩姚厄的痛肚腸。
容國厄,
郎笨姚拜姚相心。
從多笨乃問姚拜,
孩姚紀乃鳥國成。
笨笨張,
布麻太賴難的分。
愛奴笨笨變暗東,
鳥國的郎對的郎。
……
(侗譯意)
想當初,
郎我相愛姻緣修。
只盼今生同到老,
哪知美夢付東流。
萬不想,
我郎殺敵把命丟。
噩耗傳到妹身邊,
好似快刀割心頭。
怎不哭,
姣郎姻緣天地修。
從此不見我郎面,
姣不哭郎何時休。
天天想,
姣郎恩愛怎能丟。
姣願天天夢中見,
夢中與郎共白頭。
……
玉娘悲切的歌聲震盪四鄰八寨,路人聽得驟然止步,毗鄰聽得含淚悲傷。為了不讓玉娘孤獨悲唱,附近村寨男女青年都不約而同,自發地來到三星塘邊陪伴玉娘,用歌聲弔祭死去的情郎。
肖玉娘一生愛情專一,信守山盟,忠於情郎。在家守候到66歲壽終。玉娘去世後,家人遵照玉娘生前遺囑,將她葬於三星塘附近一個地名叫“大旺”的山坡上,墓門朝著吳郎征戰的方向。由於受地方風俗的限制,玉娘的遺體只能安放在白棺材之中,且墳塋不準立碑和掃墓。玉娘的墳墓至今仍在“大旺”坡。
肖玉娘愛情忠貞不渝的崇高美德,令後人敬仰,受到錦屏、劍河、天柱等縣人民民眾的愛戴。為了傳承肖玉娘的這一品質,在每年農曆七月二十這天,毗鄰三縣的侗族青年男女,成群接隊,自發地來到玉娘和承祖惜別之地——三星塘,對唱情歌,談情說愛。久而久之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七月二十民族歌節。三星塘也就形成了青年男女聚集對歌的歌堂。由於時代的發展和進步,為了便於節日的秩序管理,經高壩族長們商議,於一九四三年將歌節地點從“三星塘”轉移到高壩上寨地名叫“高坪頌”的大草坡至現在。
為了弘揚民族文化,加強高壩地區毗鄰三縣的民族團結,在七月二十這天,除圍堂唱歌外,還將進行的鬥牛、吹蘆笙、打籃球、文藝表演等。歌如海、人如潮,通宵達旦,熱鬧非凡,整個活動彰顯出侗族同胞的和諧,呈現出燦爛的民族文化得到了傳承和保護的良好氛圍。他(她)們唱出了幢景未來,嚮往美好生活的激情。高壩真不愧是北侗歌節文化的傳統名片。
肖玉娘和吳承祖雖已逝去成為古人,但他(她)們那堅貞無比的情歌,令世人傳唱而久遠、久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