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山》是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曾新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越秀山
- 作者:曾新
-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 定價:26.9 元
- ISBN:9787218059099
《越秀山》是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曾新著
越秀山[Yuèxiù Shān] 位於廣州市越秀區北部,東近小北路,南近應元路,西至解放北路,北到環市中路,南北長約 1.11 千米,最大寬度約 1 千米,主峰海拔 68 米,占地面積 0.86平方千米,為白雲山向南方向...
越秀山體育場位於越秀山南麓、鎮海樓下方,始建於1926年,是廣州市首任市長葉劍英元帥號召青年們用自己雙手建設的人民體育場。場內擁有兩萬名觀眾座位,曾主辦過第六屆、第九屆全運會男、女子足球比賽、第16屆亞洲運動會的足球比賽,在國內擁有良好聲譽。場館簡介 越秀山體育場的前身是20世紀二十年代位於該處的泥地...
越秀新暉指越秀山或越秀公園。越秀公園越秀新暉除越秀山外,還包括周圍6個小山崗及東秀湖、南秀湖、北秀湖,與山麓湖畔一些文體娛樂設施合為一體。越秀山歷來是廣州重要的遊覽勝地,擁有五羊雕像和鎮海樓兩座廣州標誌性建築,更以湖光山色,鬧中取靜聞名。越秀公園名勝古蹟和自然景觀甚多。其中南部除鎮海樓和五羊雕像...
越秀山 《越秀山》是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曾新著
越秀山水塔[Yuèxiùshān Shuǐtǎ] 位於廣州市越秀區光塔街道轄內。因建在越秀山上,故名。廣州最早的水塔是 1908 年建於長壽路的西關水塔,第二座水塔是 1928 年建於揚箕村(今稱楊箕村)的東山水塔,第三座就是 1930 年建造的越秀山水塔。前兩座水塔已先後被拆毀,僅越秀山水塔保存至今,成為廣州目前最...
《千年越秀山》是2018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千年越秀山》是一本全面梳理廣州著名風景名勝區越秀山自先秦以來的各個方面的歷史沿革的一本專著。書稿共分十章,以中國歷史時代的分期為分章標準,將不同歷史時期的地貌變遷、勝跡興廢、人事更替由點及面進行詳略恰當的梳理,從某種程度上也基本展現了...
越秀公園是廣東省廣州市最大的綜合性公園。越秀公園主體越秀山以西漢時南越王趙佗曾在山上建“朝漢台”而得名。是廣州客家山歌、詠春拳、越秀山故事等非遺項目的重要傳承傳播陣地。園內有清代所建一座石牌坊,上面刻著“古之楚亭”四字,不少史籍將“楚庭”(或“楚亭”)視為廣州的雛型。園內還有鎮海樓、古城牆...
越秀山體育場綜合樓位於廣州市越秀小北,總計房屋19戶,小區物業公司為無物業管理服務。周邊配套 醫療 廣州市正骨醫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廣州市越秀區中醫醫院,廣州市兒童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教育 ...
晉代為白雲山菖蒲澗的異稱,以水“味甘冷”而得名。從漢代至元代的一千多年,甘溪均為廣州的生命之水,直至元代才逐漸湮沒。2023年1月,入選《廣州市地名保護名錄(第一批)》。甘溪簡介 甘溪發源於白雲山東麓,流經蒲澗滴水岩、濂泉(今濂泉路北),向西南流經今廣園路,南流至上塘、下塘,經越秀山東麓,...
鎮海樓,又名望海樓、五層樓,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越秀山(越秀公園)小蟠龍岡上,始建於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歷史上曾五毀五建;2020年,廣州博物館遷入鎮海樓內。鎮海樓整體高28米,為歇山頂,復檐五層;首層面寬31米、深16米;東西兩面山牆和後牆第一、二層用紅砂岩條石砌築,三層以上為磚牆,底層...
廣東電視塔 廣東電視塔,位於廣州越秀公園越秀山北峰,建於1959年,塔高200米,海拔250米。由於位於越秀山因此也稱越秀山電視塔。塔身“國窖1573”廣告為中國最大的戶外霓虹燈廣告。廣東電視台珠江頻道等電視頻道仍由此塔對廣東省及香港、澳門及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等地發射地面電視信號。
廣州明代古城牆解放北路越秀公園內,東起小北門(今小北花園),西迄大北門(今解放北路與盤福路交會處),共長約1100多米,斷斷續續,橫跨越秀山。它是廣州保存的惟一一段明代城牆,也是廣州現存的最古老城牆,迄今已有600年的歷史。景點介紹 越秀山古城牆始建於明代,它和鎮海樓以及五仙觀中的嶺南第一樓被譽為“...
廣州明城牆遺址位於越秀山上。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把宋代廣州東、西、中三城合為一,並向北擴展,跨越到越秀山,史稱舊城。遺址於1989年6月廣東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簡介 據明黃佐《廣東通志》載,當時廣州城“周長三千七百九十六丈、高二丈八尺”。有城門、城樓、敵樓、警鋪等。“...
廣州的城牆是經過很多個朝代,逐步建成的。現存古城牆位於廣州市越秀山上。是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把宋代廣州三城合而為一,並向北擴展,跨越到越秀山,史稱舊城。廣州古城牆 位於廣州市越秀山上。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把宋代廣州三城合而為一,並向北擴展,跨越到越秀山,史稱舊城。...
“楚庭”,位於廣州越秀山南麓百步梯上(越秀公園內)。現在廣州市越秀公園內,中山紀念碑下面有一個石牌坊,始建於清朝順治元年,即公元1644年,在清朝同治六年,即公元1867年重建,牌坊正面(東面)書“粵秀奇峰”,其背面書“古之楚庭”。名字由來 楚庭是廣州的別稱,通常被認為是廣州建城之始。據方誌記載,古代...
孫先生讀書治事處紀念碑位於越秀山南面百步梯的半山坡上,即孫中山於1921年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時,曾和宋慶齡居住過的“粵秀樓”遺址。1922年6月26日,陳炯明背叛孫中山,發動武裝叛亂,孫先生和宋慶齡夫人是從這裡脫險的。建築介紹 孫中山讀書治事處紀念碑建於1930年,坐北向南,碑身高約5.5米、碑腳2.28米,...
白雲山景名“雲山疊翠”珠江景名“珠水夜韻”越秀山景名“越秀新暉”天河火車東站水景廣場景名“天河飄絹”陳家祠景名“古祠流芳”黃花崗景名“黃花皓月”廣東奧林匹克中心景名“五環晨曦”番禺蓮花山景名“蓮峰觀海”“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廣州的山水之美,為歷來人們所嚮往,所讚譽,自宋代開始就有評選...
光復亭位於越秀山小蟠龍崗上。光復亭是抗日戰爭勝利後,廣州及香港人民為紀念辛亥革命勝利,緬懷當年香港同胞慷慨捐獻巨款,支持辛亥革命的功績而建。發展歷史 相關歷史 初登光復亭,心中便有一個疑問:這樁往事為何相隔18年後才想起來立亭紀念?當我翻閱了民國歷史之後,似乎看出一點端倪。自1911年10月10日辛亥勝利,...
海員亭,位於廣州市越秀山小蟠龍崗鎮海樓東側。為紀念香港海員大罷工而建。歷史背景 從馬路拾級而上,立一四柱三間沖天式花崗石牌坊,面寬6.21米、高約5米,明間坊額鐫刻“海員亭”三個紅色楷書大字,次間坊額刻建亭經過。沿石級續上,便是海員亭。亭矗立在一個方形平台上,高6米多,環豎8條石米批盪圓柱,...
古之楚庭牌坊位於越秀山南麓百步梯上(越秀公園內),是一座由兩根花崗岩石柱支架起來的牌坊。牌坊興建於清朝順治元年(1644年),同治六年(1867)又重新修建。今牌坊石柱上仍有“同治六年歲次丁卯孟春吉旦眾善信捐資重建”字樣。牌坊高5.2米,寬2.7米。牌坊的兩根石柱由4塊石鼓石夾護著。坊額東西兩面均有篆體...
光復紀念亭[Guāngfù Jìniàntíng] 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洪橋街道越秀山社區內。1929 年,參加軍政府組織工作的香港同胞李煜堂、楊西岩、鄧仲澤等 30 餘人,為籌募軍政府經費,組成港僑籌餉局,籌得款項 300 余萬元,為嘉獎之,政府在越秀山建光復紀念牌坊。1938 年被日軍拆毀,1948 年重建,定名光復紀念亭,因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