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五羊雕像在廣州越秀山木殼崗上,有建於1959年的五羊石雕像。這是著名雕塑家尹積昌等根據五羊的傳說創作的。雕像連基座高11米,共用130餘塊花崗石雕刻而成。體積約53立方米,僅主羊頭部一塊石料,就重達4 千餘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越秀五羊雕像
- 地理位置:廣州越秀山木殼崗上
- 雕像連基座高:11米
- 體積:約53立方米
地理位置和結構特點
古老傳說
起源和意義
中國第一個朝代——夏,已經有了養羊的記載。《楚辭?天問》中雲,夏啟在征服了有扈氏以後,把俘虜罰作“牧豎”,強迫他們“牧夫牛羊”,即成為牧畜的奴隸,這段史料講明,夏朝已出現飼養牛羊的奴隸了。 到了商代,中國的農牧業已經發展到一定的水平,畜牧在商代經濟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馬、牛、羊、豬、犬、雞”這個六畜概念已形成。商代甲骨文中多次提到祭祀用羊,數量較多,奴隸主貴族祭祖,十分鋪張浪費。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周代的養羊業到了比較發達的水平。產生於周代的《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集,在三百零五篇中提到羊的就有十多篇。《無羊》篇反映周宣王時期的養羊業相當興盛。春秋戰國時期,對羊的繁殖和經濟價值更為重視了,如《禮記》記載:“大夫無故不殺羊”,“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鄭玄注曰:“古來殺牲,食其肉,坐其皮,不做犬羊,是不無故殺之”。可見,羊在當時已是一種財富,多是在祭祀,慶典中用羊,平時就不隨意將羊宰殺,以利於羊群的繁殖壯大。
秦漢時期,是我國歷史發展的高峰。人民積極開墾荒地,耕田植桑,圍欄放牧,農業生產比以前有更大發展。當時的養羊業發展很快,出現了許多養羊、屠羊、賣羊肉為職業的人士。
因此,在中國古代“羊”是非常重要的,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食”和“羊”就構成“餋”;“膳”(古為善)是口中有羊,“月”表明當時是以羊肉為主食,“用膳”就是用羊肉來餵飽肚子。由此可見“羊”是與上古先人生活關係最為密切的動物食物。從食魚到吃羊,是中華飲食文明進步的物質表現。
同時,羊是遊牧文化的表征,在經歷過畜牧業為主的生活後,我們的祖先又確立了以五穀為飲食養生的物質基礎,我國經歷農業的開創與發展而成為農業大國,五穀就是農業文化的象徵,“谷”也是“禾”和“穗”。
另外,羊是中國傳統的吉祥之物,能給人帶來幸運,也有人認為羊是廣州古越族人的圖騰崇拜物。羊字古和祥通,中國古代的銅器的銘文中“吉祥”多作“吉羊”。漢元嘉刀銘有“宜侯王,大吉羊。”羊又是美好的象徵、瑞祥之物,自古以來就是六蓄之一。有人認為,漢字的“美”拆開來就是“羊大”,即羊肥大的就是美;漢字的“鮮”,拆開來就是“魚和羊”,而美好的白玉,則用潔白瑩潤的羊膏來比喻,美其名曰羊脂白玉。羊性格溫馴又富有博愛的精神,自古以來,羊與人類就和睦相處,為人類作出了無私的貢獻。它對人從不要求什麼,吃的是草,奉獻給人的卻是羊奶、羊毛、羊肉和羊皮,連羊糞也是很好的肥料。在羊的身上,有一種奉獻的精神和犧牲的精神。因此,羊是廣州先民十分喜愛而又十分熟悉的動物。從出土文物看,廣州漢代是很重視畜牧業的,在廣州漢墓中,發現了不少豬、羊、牛、雞、鴨、鵝等陶塑,造型生動逼真,形象地反映了漢代廣州六畜興旺的情景。在廣州出土的漢代陶屋中,不少有羊圈欄的設定。麻鷹崗東漢建初元年(公元76)年磚墓,出土一間三合式陶屋,後側廊屋就有一個羊圈,一俑正趕著三隻羊沿屋側斜梯進入羊圈。其它漢墓出土的陶屋也有一側設羊圈,幾隻陶羊自己爬上階梯,魚貫式進入圈欄。這就說明漢代廣州,人們喜歡養羊,羊肉是當時人們喜愛的肉食,當時廣州地區養羊成風。
由於有了五羊銜谷這個美麗的傳說,我們這座古老的城市便有了“羊城”、“穗城”、“仙城”等稱謂,後來又有了“廣州”和“花城”的名稱。這五個名字是廣州文化在兩千多年的城市歷史長河中融匯和積澱的產物。廣州瀕臨南海,有人認為,羊城的“羊”,加上三點水,就是“洋”,即三羊。所以廣州文化有很深的海洋文化的背景,廣州市因此又是長盛不衰的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而廣州的土著是越族,越族文化長期和漢文化以及海洋文化交融在一起,三種文化融在一起,三羊開泰,形成了廣州古代文化的特色,即兼容開放的人文意識,富有進取的商業意識和講求實效的務實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