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學史
越南烙鐵頭蛇曾經長期被作為山烙鐵頭蛇越南
亞種(
Ovophis monticola tonkinensis),且被認為局限分布於越南。後來有學者在2011年結合分子系統關係重建和形態比較研究,提出
Ovophis monticola tonkinensis應該列為一個種級單元,即越南烙鐵頭蛇(
Ovophis tonkinensis)並初步確定了其分布範圍。David在2001年首次報導了該種在中國海南有分布;之後,相繼有人報導在該種在中國廣西、廣東和香港有分布。
形態特徵
色斑
頭背及顳部黑褐色,鼻鱗上緣黑褐色,眼眶向後至口角上緣有一較寬的淺黑褐色條紋,黑紋上緣灰白色,下緣淺黃色。身體背面棕色、褐色或絳紅色,背脊兩側有近方形或不規則黑褐色斑塊(其中體背約有15個,尾背約有3個),斑塊有時左右或前後連線成城垛狀或橫斑。身體腹面灰褐色,腹鱗外側具不明顯、不規則的褐色斑紋。尾腹面棕灰色,尾末端紅褐色。
鱗被
雄性最大體全長640(540+100)mm,雌性最大體全長552(478+74)mm。身體粗壯,尾短。頭明顯呈三角形,與頸部區分明顯;吻端鈍圓。頭背被覆小鱗,光滑無棱;吻鱗三角形,寬大於高;鼻間鱗間有1枚小鱗;眶上鱗為頭背部中明顯較大的鱗片,長寬比約為1.5,兩眶上鱗之間一橫排有小鱗7枚。鼻鱗與眶前鱗之間有2枚頰鱗;眶前鱗1~3枚;眼小,瞳孔直立;眶下鱗1枚,狹長,呈新月形,眶後鱗2~3枚;顳鱗較大,光滑,位於下部的顳鱗較上部的大。上唇鱗8~10枚,第1枚小,與鼻鱗完全分開;第2枚小,不構成頰窩前緣,其上部與窩前鱗相接;第3枚小,第4枚最大,與眶下鱗相隔2行小鱗或與眼眶接觸。下唇鱗10~11枚,第1對在頦鱗後相切,並與頷片相接,其餘下唇鱗不與頷片相接。1對頷片後具有2~6對光滑的喉鱗。背鱗平滑,行數變化較大,27(25,26)-27(25)-21(20)行。雄性腹鱗131枚,雌性腹鱗128~134枚;肛鱗完整;尾下鱗以單行為主,雄性44~49枚,雌性39~43枚。
近種區別
越南烙鐵頭蛇與台灣烙鐵頭蛇的形態上的主要區別在於台灣烙鐵頭蛇尾下鱗成對,腹鱗131~159枚(越南烙鐵頭蛇尾下鱗單行為主,腹鱗128~134枚);
越南烙鐵頭蛇與山烙鐵頭蛇的形態上的主要區別在於山烙鐵頭蛇第3枚上唇鱗大於第4枚(越南烙鐵頭蛇第4枚上唇鱗大於第3枚);
越南烙鐵頭蛇與察隅烙鐵頭蛇的形態上的主要區別在於察隅烙鐵頭蛇第3枚上唇鱗大於第4枚,尾下鱗以單行為主,腹鱗160~176枚(越南烙鐵頭蛇第4枚上唇鱗大於第3枚,腹鱗128~134枚)。
棲息環境
棲息于海拔900~1600m的林區。常發現於公路邊、溪溝旁的石頭上、腐殖質中,以及有時也見於住宅周圍。隱藏在岩石縫,枯木枯葉下。
生活習性
以蛙類、小型獸類(嚙齒類和食蟲類)為食。人工餵養下可取食小白鼠。主要夜間活動。卵生。每窩產卵5~7枚,孵化期38~42天。初生仔蛇全長195~210mm。捕獵時會會迅速咬住獵物,然後利用身體前半部纏繞獵物,致其死亡。這種行為在蝰科毒蛇中是罕見的。
毒理研究
越南烙鐵頭蛇毒液以血循毒素為主,含有大量凝血毒素,但其凝血能力並不強,被咬傷後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局部疼痛腫脹,凝血異常發病率非常低。
分布範圍
分布在中國海南、廣西、廣東、香港,國外分布於越南。
保護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