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學史
莽山原矛頭蝮系
趙爾宓1990年依據湖南宜章縣莽山的標本命名,發現者為陳遠輝。原隸屬於廣義竹葉青蛇屬
Trimeresurus(
sensu lato),稱莽山烙鐵頭蛇
Trimeresurus mangshanensis。張服基1993年研究了該種的頭骨形態比較後,提出莽山烙鐵頭蛇與其他物種明顯不同,從而建立了
單型屬莽山烙鐵頭蛇屬
Ermia以轄之。Gumprecht和Tillack在2004年提出屬名
Ermia已被昆蟲綱直翅目分布於索科特拉群島、葉門和索馬里的蝗蟲類所先占。根據《國際動物命名法規》的優先權規定,將屬名更改為
Zhaoermia。郭鵬等人在2007年提出
Zhaoermia是原矛頭蝮屬
Protobothrops的同物異名。因此將拉丁學名更改為
Protobothrops mangshanensis,中文名稱莽山原矛頭蝮。
形態特徵
鱗被
個體較大,最大體全長超過2000毫米。頭大,呈三角形,與頸部區分明顯。頭背被覆小鱗,左右鼻間鱗相接;左右眶上鱗之間一橫排有小鱗6~9枚。鼻孔與眼之間具頰窩,1枚窩上鱗位於眼前方;頰鱗1枚,介於鼻鱗與最上枚眶前鱗之間;眼小,瞳孔直立呈橢圓形;眶前鱗3枚,上下並排於眼前,第2和第3枚與窩前鱗構成頰窩腔;眶後鱗1~2枚;眶後下鱗1枚,較為窄長,自眼後下角沿眼下前伸,眼前下角與最下一枚眶前鱗相接。上唇鱗7~8枚,第1枚較小,與鼻鱗相接;第2枚最小,不構成頰窩前緣;第3枚最大,但不與眼眶相接。下唇鱗13~16枚,第1對下唇鱗在頦鱗後彼此相接,前3枚接頷片;頷片1對。背鱗25-25-17行,除中段最外一行平滑,其餘均起棱。腹鱗187~195枚;肛鱗完整;尾下鱗60~67對。
色斑
身體背面色彩斑駁,以黃綠色為主。頭部具不規則的棕褐色斑紋,左右略對稱。體、尾背面具若干約等距排列的棕褐色環斑,大多占2-3枚背鱗寬,邊界不規則。環斑常在體側斷開,使得背面呈橫斑狀,側面似塊斑。腹面黑褐色,具有黃綠色小點和較大的略呈三角形的黃綠色斑。尾前部色斑與軀幹部分一致,尾後半段為淡綠色或幾近白色。
頭骨
鼻骨大而長;額骨扁平,背面輕微凹陷,寬略微大於長,與前額骨關節面較大;頂骨骨嵴發達,呈三角形;後額骨發達,前端與額骨接觸;鱗骨粗大,後端略呈“T”形,末端超出腦匣。外翼骨長,前外側突不寬大;基蝶骨與基枕骨突起發達。齶骨三角形,無齒,與翼骨不成馬鞍形關節;翼骨齒8~9枚,齒列後末端超過翼骨與外翼骨關節處後端;下頜骨具齒11枚。
半陰莖
收縮態右側半陰莖長達第13對(內側支)和第15對(外側支)尾下鱗,分叉於第5對尾下鱗處。遠端被萼,近端具刺,兩區面積大小近似;刺區分布無數小刺,無明顯增大的刺。半離心式精溝分叉於第4對尾下鱗位置,向上直達半陰莖頂部。半陰莖大牽引肌分叉於第21對尾下鱗位置。
棲息環境
棲息于海拔600~1500米植被蓋度較高、坡度較大、中上坡位、溫濕度較高、距離道路不遠的闊葉林中。分布區年平均溫度17.2℃,1月平均溫度5.2℃,7月平均溫度22.7℃,極端最低溫度-9.8℃,極端最高溫度36.2℃。
生活習性
莽山原矛頭蝮為夜行性蛇類,瞳孔是裂孔形,視力很弱,捕食主要採取“守株待兔”快速攻擊的策略。野外以小型哺乳動物、鳥類為食。在飼養條件下,不捕食蛙、蜥蜴等變溫動物,喜好鼠等。在人工飼養環境下,莽山原矛頭蝮性格較為溫和好靜,一般表現為被動式警惕性。白天活動量很少,大部分時間待在草地或灌木樹枝上,即使有人為干擾也不挪動身體;晚上活動頻率較高,常在地上活動,或在樹上溜動。常在草地上或樹枝上“盤息”,“盤息”時頭部始終放在中央,保持高度警惕性。夏天常在樹底下或草地上等空氣相對濕度較大的地方“盤息”;秋季會在較為空曠的地方曬太陽;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60%~80%時皮膚色澤亮麗自然,室溫在20~35℃時行為表現活躍,低於20℃活動減少,11月份氣溫低於12℃時開始進入冬眠,次年3月氣溫達到20℃左右開始甦醒。
在人工飼養環境下觀察其捕獵老鼠,將捕捉到的老鼠投放到籠舍時,老鼠表現高度慌張,四處亂竄,莽山原矛頭蝮則以靜制動,耐心等待攻擊機會,當老鼠從前面經過時會快速攻擊,咬傷獵物後放棄;獵物被咬3分鐘後出現中毒情況,搖頭揣嘴,行動逐步變慢,出現溶血與口渴現象,找水喝,10分鐘後中毒死亡。這時莽山原矛頭蝮才爬到中毒獵物身邊,張開大嘴,對著獵物的頭部慢慢吞吃,上頜兩顆管狀毒牙有節奏地將獵物緩慢往咽喉方向推進,完成吞食獵物需20~40分鐘左右。
分布範圍
中國特有種,分布於湖南省(宜章縣)、廣東(乳源瑤族自治縣)。分布範圍狹窄,大致分布在上述地區100~130平方千米的範圍內。
繁殖方式
卵生。曾記錄於當年6~7月產卵20~27枚;卵橢圓形,長徑50~66毫米,短徑34~38毫米;孵化期2個月左右;剛孵出子蛇全長330~460毫米。產卵後雌蛇和雄蛇盤於蛇卵上,受到刺激或干擾時雌、雄蛇均攻擊性變強,說明該蛇種雌、雄均有護卵行為。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種群現狀
1994年,《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畫》將莽山原矛頭蝮列為“國際上一級優先保護的瀕危物種”。在國家林業局發布的“中國11種比大熊貓還瀕危、急需拯救保護的野生動物”名單中,莽山原矛頭蝮位居第10位。估計野外種群僅有430~500條。野外種群遭受非法盜獵、貿易及棲息地破壞等因素的威脅,棲息地的旅遊道路還導致有莽山原矛頭蝮死於車輪之下。
保護措施
毒液研究
莽山原矛頭蝮毒液以血循毒素為主,含少量神經毒素。臨床數據顯示,患者被莽山原矛頭蝮咬傷後出現局部疼痛腫脹,3天后腫脹消退,但第5天患者以前的舊傷部位出現異常血腫,檢查後發現患者凝血功能異常,血液無法凝固,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提示莽山原矛頭蝮毒液中含有較強的凝血毒素,可導致消耗性凝血病。莽山原矛頭蝮的毒性經常被誇大成中國甚至世界最強,經研究測得莽山原矛頭蝮
半數致死量僅為腹腔4.3毫克/千克,遠低於中國大部分毒蛇平均水平。但其排毒量較大,平均排毒量約為30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