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危特有種-莽山原矛頭蝮多尺度生境選擇機制

《極危特有種-莽山原矛頭蝮多尺度生境選擇機制》是楊道德為項目負責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為依託單位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極危特有種-莽山原矛頭蝮多尺度生境選擇機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楊道德
  • 依託單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生境選擇研究一直是動物生態學重要的主題,對了解動物與生境的關係、更好地保護和管理野生動物種群及其生境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對獸類和鳥類的生境選擇研究較多,但對兩棲爬行類生境選擇研究較少,特別是蛇類極少。莽山原矛頭蝮(莽山烙鐵頭蛇)(Protobothrops mangshanensis)為我國特有的珍稀極危大型毒蛇,亟需保護。經申請人長達9年的實地調查發現,該蛇具有分布窄、數量少、分布海拔較高、白天喜樹棲、受人為干擾大等特點,但生境選擇的喜好因素不明。本項目擬採用樣方法、無線電跟蹤法、紅外線相機監測法等結合3S技術,從微生境、家域、景觀等空間尺度和日、季、年等時間尺度來系統地比較研究莽山原矛頭蝮的生境特徵和生境選擇生態影響因子,多時空尺度結合探討該蛇的生境選擇機制和瀕危原因,以便填補我國珍稀瀕危蛇類生境選擇研究的空白,促進我國珍稀瀕危蛇類的就地保護管理和指導我國蛇類生境選擇研究。

結題摘要

莽山原矛頭蝮為我國特有的大型劇毒蛇,數量稀少、分布狹窄、極度瀕危,亟需保護!對該蛇生境選擇開展研究,有助於探討其生境喜好,揭示其瀕危機制,促進該瀕危蛇類的科學保護。2015年1月-2018年12月,採用樣線法獲取該蛇分布位點數據,基於3S技術、Logistic回歸模型和樣地樣方法,對該蛇在景觀、森林立地、家域和微生境等不同尺度以及不同時間尺度的生境選擇機制開展了研究;採用瞬時掃描法和全事件觀察法,研究其野外行為節律;利用MaxEnt生態位模型預測該蛇潛在分布區和評價生境適宜性。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莽山原矛頭蝮,在景觀尺度上,傾向於選擇陽坡和斑塊豐富度低的生境;在森林立地尺度上,更傾向於選擇喬木樹種豐富、喬木胸徑大以及森林群落結構複雜的生境。在家域尺度上,該蛇生境選擇受季節影響。春季傾向於選擇距離水源較近、倒木密度較高、坡度較緩的開闊生境;夏季傾向於選擇遮蔭較好的生境;而秋季傾向於選擇倒木密度、灌木高度較高及靠近水源的生境。在微生境尺度上,該蛇在地面上時選擇遮蔽率較高、光照強度較低、距亂石堆較近的生境;在樹上時受環境溫度、盤臥樹胸徑和距小樹距離影響較大。 (2)該蛇野外行為節律受微生境、環境溫度、天氣變化和蛻皮的影響較大。7-9月,該蛇棲息於樹上的時間約占68%,活動高峰期在5:00-7:00和18:00-20:00;棲息於地面的時間約占32%,活動高峰期在7:00-10:00和17:00-21:00。 (3)選擇生物氣候、地形、植被類型、水係數據與道路建築數據4種環境變數,建立物種分布模型和預測潛在分布區域,將其生境適宜性劃分為4個等級,其中高適宜區面積僅為16.23 km2,表明該蛇分布範圍狹窄。對該蛇分布影響最大的環境因子為最熱月均溫。 本研究結合不同空間和不同時間尺度,對莽山原矛頭蝮生境選擇特徵及其關鍵性的生態影響因子進行了系統的比較研究,科學地揭示了該蛇的生境選擇機制,並提出了有針對性的保護對策。研究結果對開展就地保護、拯救該極危物種具有重要的意義;也可為我國其他珍稀瀕危蛇類的科學保護提供參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