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黛(Ao Dai),是中文對越語Ao Dai的音譯,是越南的國服,它在越南南方發音發作ow yai,而在北方發作ow zai。
奧黛由上衣和褲子組成,上衣的上半段酷似中國的旗袍,長及腳踝,只是胸部勒緊,兩側腰收緊,從腰部開叉,有一定的收腰效果。上衣的下半段分前後兩片裙擺,走路時前後兩片裙擺隨風而動。奧黛裡面配一條白色或是同花色的長達腰際的闊腳長褲。
如果說以前的奧黛只是權貴階層的專有服飾的話,那么在現代社會,奧黛已成為所有階層和各個年齡段的越南女性在節慶廟會和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穿著服飾。奧黛在越南社會生活中不斷地確立自己的地位,並進入了越南的詩、歌、音樂和繪畫等藝術中,成為了國際友人眼中的越南文化形象的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黛
- 外文名:Ao Dai
- 起源國家:越南
- 服飾定位:越南國服
- 別名:越南旗袍
起源發展,製作工藝,文化特徵,歷史價值,相關爭議,
起源發展
- 起源
越南奧黛的確切起源年代尚不清楚,但按時間追溯,奧黛雛形圖像曾出現在東山文化(公元前3世紀—公元1世紀)時期不同的越南銅鼓等文物上。
19世紀,越南北方的“四身衣” (ao tu than)是奧黛的基礎,四身衣是由四塊沿著身體向下懸垂的窄布構成,前後各兩襟,身後兩襟在腰部以上縫合後並垂至腳踝。穿著時身前兩襟在胸前交叉,再用腰帶固定,也有將身前兩襟在腰部打結的穿著方式。四身衣下會搭配一條長且寬鬆的黑色褲子。關於四身衣起源的確切時間,還沒有找到明確的文獻記錄。
目前存在兩種有關奧黛形成的說法。一種說法是:公元40年,交趾太守壓迫當地百姓,征側、征二姐妹因對交趾太守統治不滿,發動起義反對東漢王朝,公元43年,起義失敗,二征姐妹投江自盡。為了紀念這對勇敢反抗漢朝封建壓迫的姐妹,越南北方的婦女開始穿一種剪裁寬鬆,有著四片裙擺的服裝。這種四片裙擺的服裝即為早期的四身衣,這種觀點認為奧黛最早出現於東漢時期,為越南本土居民創製。另一種觀點認為最早四身衣的出現,可能是受到了中國服飾文化的影響。即認為奧黛的前身(四身衣)最早是由中國傳入,原本是中國歷史上婦女服飾的一種,後經過越南本土居民改良後出現了“四身衣”這樣一種服飾。四身衣的形制類似於中國宋朝時女服的褙子式樣。
- 發展
1744年,阮朝(NguyenDynasty)尊儒的皇帝VuoVoong研究改革越南婦女的服裝,倡導女性穿著鈕扣式上衣與褲裝。之後的皇帝MinhMang則下令禁止女性穿裙子,於是褲裝開始在上層階級流行起來,同時也採用中國清代旗袍領的設計,從頸部、腋下沿著肋骨開襟以便穿脫,這就是越南奧黛的早期形式。
19世紀80年代,法國占領越南後,強行將原來類似中國清末旗裝的越服發展為肩袖相融的結構。
1954年之後,越南進入南北分裂時期,此時越南南部出現無領奧黛,這股風潮來源於美國文化的影響,由前越南總統吳庭艷的胞弟吳廷瑈的夫人陳麗春帶動(因為吳庭艷終身未婚,所以第一夫人的位置就由其弟妹陳麗春出任)。她常常穿著船領或水手領的奧黛接見外賓,露出纖細白皙的頸部曲線。
1975年北越解放南方,南北統一之後,由於國家倡導節儉,加上奧黛當時被認定為資本主義產物,與社會主義思想格格不入,不適宜勞動人民繼續穿著。此時奧黛被禁止,奧黛幾乎退出了人們的生活,只允許在婚禮等少數特殊場合穿著。
1986年,越南實行革新開放,越南政府開始重新提倡奧黛,奧黛因此才再度流行起來,並成為女性公務人員、旅館接待、新聞主播、航空公司空姐以及高中女生的標準制服。
1989年,越南舉辦“奧黛小姐”的選拔(Miss Ao Dai),有16000越南人參加了在胡志明市舉辦的這項選美大賽。此後每年都吸引上千名佳麗參賽,年齡從15歲到35歲都有,而美術學校的學生也開始參與奧黛的改良設計,再加上女性雜誌定期發表新的奧黛款式,以及越南紡織業開始蓬勃發展,因此越南奧黛進入繁榮階段。
1995年,東京舉辦世界小姐選美,越南佳麗Truong Quynh Mai以一襲藍白相閒的錦緞奧黛贏得最佳民族服飾獎,同時也引起國際間對奧黛的重視。
2006年11月17日至19日,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第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按照峰會傳統,與會領導人會穿著越南民族服飾奧黛,不過由於奧黛本來是越南女性的傳統服裝,而與會領導人中,18名是男性,因此設計師專門對“奧黛”長衫做了一些改動。這種形式的男士國服,外形與中國唐裝類似,推行力度沒有奧黛大,日常生活中只有少數越南老年人穿著。
2014年3月開始,越南胡志明市人民委員會開始主辦奧黛文化節。
製作工藝
奧黛通常以絲綢類質料輕盈軟薄的布料裁剪,款式類似中國旗袍。傳統的越南奧黛造型最早是在17世紀前期由於當時的審美需要及受到封建禮儀的限制,其服裝主要體現在款式寬,顏色簡單;經過多個歷史階段,奧黛的式樣和布料都發生了不少變化。在18世紀80年代,奧黛只是權貴家庭的服裝,勞動人民很少有機會穿奧黛。到20世紀,奧黛在原四襟衣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只保留了前後衣襟。前襟長及地面,以便在行走時更顯婉轉,上身則按穿者的身體曲線緊身縫製,更顯嬌媚和性感。此外,越南婦女穿奧黛時,還配穿一條黑色或者白色的寬腿拖地長褲。為了凸顯女性特徵,胸前的衣扣轉到了側面,然後沿著右肋開衩。
1930年代,當時設計師阮吉祥(法國人稱他LeMur)從巴黎時裝獲得靈感,設計了一系列明亮色系、肩膀打折、圓型低領、馬甲剪裁等具有濃厚法式風格的奧黛,同時也使用墊肩、袖套、蕾絲、流蘇等歐式配件。而另一位設計師LePho也延續這種剪裁合身的風格,奠定了現代越南奧黛的基本樣式。
1950年代,TranKim以及Dung這兩位服裝設計師,為避免穿著奧黛時因手臂活動而產生褶皺,將領口到腋下的斜襟改為45度的插肩袖設計。同時在長褲的設計上也做了改動,使長褲上部貼臀、褲腿為寬鬆的管狀。
1954年至1975年間,受美國文化的影響,越南南部出現無領奧黛,隨後又呈現各種嬉皮、迷幻的風格,也有迷你裙化的傾向。
到了21世紀,奧黛的式樣變得更加豐富多采,如前襟裁開、衣領革新、上身和衣袖都以緊身設計以來顯示女性的魅力。不管如何改進,奧黛都有襟長的共同點,以此來表現越南女性特有的柔婉、裊娜,並成為越南婦女獨特和富有魅力的傳統服裝。經過長期的發展與演變,奧黛主要體現在造型線條平直,強調錶現人體線條,上裝胸、袖較緊,前後兩襟,但衣褲自腰以下開高衩,兩側開叉最高至乳房下沿平齊高度,配上同花式,或白色布料的寬鬆長褲,將衣服裁剪趨向合身適體,採用黃金比定位,強調與女性身體曲線吻合,不論蹲、坐、騎車都很方便。
越南奧黛的男性版本叫Ao Cuoi。Ao Cuoi的設計和“奧黛”差不多,也是兩邊開衩,裡面襯以長褲。但Ao Cuoi要比“奧黛”略短些,長度大約在膝蓋以下,腳踝以上。
文化特徵
過去奧黛的顏色代表了年齡與地區,少女是純潔的白色、未婚女子是柔和的粉色、已婚婦女則是深色,北越女性喜好黃絹色,中越女性偏愛紫檀色,而南越女性則選擇白色或刺繡花樣,但到了現代已經沒有分別了。過去奧黛只用在外出、會客、年節以及婚宴。而現代越南政府鼓勵婦女在正式場合穿著國服。例如,春節時普遍穿紅色的,喪禮穿黑色,婚禮以粉色為最佳。大中院校的女子校服定為白色國服,以象徵少女的純潔。而在她們結業典禮時則可換上色彩鮮艷的國服意味著她們的成熟,和和服有些相似。
歷史價值
奧黛,是一種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傳統的時裝,被譽為近代越南女性時裝的代表。其美感的產生是在反覆多次的審美活動中形成的,形成之後的延續便產生了審美文化。越南女子穿著裹身的奧黛能夠恰到好處地襯托出其身體的曲線、柔美的體態;走起路來,前後裙擺隨身而動,如行雲流水一般,顯得婀娜多姿、含蓄端莊。奧黛以其流動的旋律、瀟灑的畫意與濃郁的詩情,襯托出東方女性窈窕的身姿,將人體輪廓曲線勾描出來,讓女性散發出魅力,表現出越南女性的端莊、賢淑、典雅、性感。奧黛的立體造型,既適合于越南女性的體形特徵,又符合人們的審美傾向,體現了獨特的東方魅力與越南民族的文化內涵。
相關爭議
- 音譯
關於“áo dài”的翻譯存在這樣幾種說法:
第一種觀點是:從越語的字面意思上看“áo”是“衣服、衣衫”的意思,而“dài”是“長”的意思。故按照其字面意思可將“áo dài”翻譯為長衫、長袍等;第二種觀點是在翻譯時,將“áo dài”按照漢語拼音的發音,可以翻譯為“奧黛”或“襖黛”等;第三種觀點認為其款式類似於中國旗袍,故將“áo dài”稱為“越南旗袍”。
- 出現地點
關於奧黛出現地點的說法各不相同,有些人認為首先受法國殖民壓迫的越南南部是奧黛形成的地方。越南南部受儒家思想文化較淺,更容易接受西方思想文化,南部人比北部人先接受西化服裝,後來西化風潮才逐步向北發展。另外有些人認為奧黛最先出現於越南北部,由設計師阮吉祥設計,法國人稱阮吉祥為 Le Mur,因此,奧黛的別名又叫“áodàiLemur”(LeMur 奧黛)。還有一些人認為奧黛最早出現在巴黎(1921年),由一位越南設計師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