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緩和段

超高緩和段

超高緩和段【superelevation runoff】指的是從直線路段的橫向坡漸變到曲線路段有超高單向坡的過渡段。

為了使道路從直線段的雙坡面順利轉換到具有超高的單坡面,需要一個漸變的過渡段,稱為超高緩和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超高緩和段
  • 外文名:superelevation runoff
  • 作用:有利於行車安全
作用,內容,超高緩和段長度要求,超高漸變率的選用,主要設計方式,超高過渡在部分緩和曲線內完成,超高過渡在全緩和曲線內完成,常用過渡方式,常用超高方式,

作用

在彎道上行駛的車輛都會受到離心力的作用, 使行車的橫向穩定性受到影響, 故常在彎道上設定超高,用車重的水平分力抵消部分離心力, 這有助 於車輛的轉彎, 同時可提高車輛的安全性和駕乘人員的舒適性。高速公路由於車輛行駛速度高,超高的合理設定更顯重要。

內容

高速公路超高緩和段的設定包含兩方面的內容:超高緩和段長度及超高漸變率的選用。

超高緩和段長度要求

對於確定的平面曲線和路幅寬度, 超高緩和段長度主要受超高漸變率的制約, 故如何合理地選用超高漸變率是超高設計的關鍵所在。
超高緩和段超高緩和段
超高緩和段長度的確定目前主要有三種方法:1、與緩和曲線直和,其長度取決於緩和曲線的長度;2、當緩和曲線較長時,超高緩和段在緩和曲線的長度內按超高緩和段長度計算公式,根據《規範》規定的最大超高漸變率計算;3、當緩和曲線較長時,超高緩和段緩起點設在曲率為不設超高的臨界半徑曲率處,終點在HY點。

超高漸變率的選用

超高漸變率為旋轉軸與旋轉路幅外側邊緣之間的相對坡度, 超高漸變率越小, 行車就越舒適越安全, 路幅外側折角就越小, 路容景觀就越好。但是超高漸變率過小時, 在路面橫坡小於標準橫坡的段落, 路面水會沿路面縱坡形成徑流,路面水滯留在路面上的時間和厚度會增大, 影響到行車安全。

主要設計方式

超高過渡在部分緩和曲線內完成

設計要點: 從正常路拱橫坡漸變至平坡所經過的路段曲線半徑應大於或等於規範規定的不設超高的最小半徑。
主要優點:超高過渡方式簡單, 便於計算和施工, 超高緩和段長度較短, 中央分隔帶超高段排水設施較短。
主要缺點: 由於在緩和曲線上反超高段落較長, 視覺上超高過渡不連續, 反超高段落的行車舒適性較差。

超高過渡在全緩和曲線內完成

設計要點:從標準路拱過渡到平坡路拱的超高漸變率應大於排水所要求的最小漸變率, 以利於排水。
主要優點:緩和曲線上反超段較短, 視覺上超高過渡平順, 行車舒適。
主要缺點:超高過渡長度較大, 計算施工較複雜, 超高段中央分隔帶排水長度較長。

常用過渡方式

根據公路橫斷面型式的不同,其過渡方式可分無中間帶道路和有中間帶道路的超高兩大類。
超高緩和段超高緩和段
無中間帶道路的橫斷面是以中線為脊向兩側傾斜的路拱,路面從雙向傾斜的路拱形式過渡到單向傾斜的超高形式分繞內邊軸旋轉、繞中軸旋轉、繞外邊軸旋轉三種方式。
在這三種過渡方式中,關鍵要明確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旋轉軸的位置。內邊軸是指內側行車道的邊緣線,有加寬的彎道指未加寬前的內側行車道邊緣線:中軸是指未加寬前的整個斷面中線;外邊軸至外側行車道邊緣線。
第二,設計標高與旋轉軸的位置關係。在計算斷面上各點超高時是以該點與設計高的高差來表示的,因此應明確設計標高的位置。繞內邊軸旋轉適用於新建路,而新建路的設計標高一般 為路基邊緣。 繞中軸旋轉多用於改建路,而改建路的設計標高一般在路中線,與旋轉軸重合,即旋轉軸處與設計標高之高差始終為零。

常用超高方式

常用的超高方式有以下4種:
1)有路拱的路面繞路面中心線旋轉。
2)有路拱的路面繞路面內側邊緣旋轉。
3)有路拱的路面繞路面外側邊緣旋轉。
4)直線橫坡的路面繞路面外側邊緣旋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