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邊際分析方法

超邊際分析方法

超邊際分析方法(Inframarginal Analysis)由楊小凱提出,它是新興古典經濟學研究的一種分析方法。楊小凱教授獨創了超邊際分析方法,並用此方法復活了亞當斯密關於分工的重要思想。新興古典經濟學用超邊際分析方法,從內生個人選擇專業化水平的新視角重整了以新古典經濟學為核心的多種互相獨立經濟學理論,是經濟學發展的前沿課題。即對每一角點進行邊際分析, 然後在角點之間用總效益費用分析,這是處理最優決策的角點解所必須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超邊際分析方法
  • 外文名:Inframarginal Analysis
  • 提出和研究:楊小凱的
  • 理論:布坎南
  • 基礎邊際效用邊際生產力
影響,內容簡介,方法步驟,兩者區別,

影響

提出和研究楊小凱新興古典經濟學與超邊際分析方法和理論,曾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布坎南稱為當今最重要的經濟學研究成果。

內容簡介

現代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上的以邊際效用邊際生產力為基礎的分析方法就是邊際分析。楊小凱認為,邊際分析無法解決分工的問題,於是引入超邊際分析。簡單地說,超邊際分析就是將產品的種類、廠商的數量和交易費用等納入分析框架的分析方法。
超邊際分析包括角點均衡和全部均衡兩部分,它是比較各個角點解的局部最大值,從中產生整體最優解。即它的每個均衡都是基於角點解,全部均衡是眾多角點均衡中的一個。這個全部均衡,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在給定價格和選擇各種模式的人數時,每個人選擇專業化水平和模式使效用達到最大化;二是相對價格和選擇各模式的人數使供求相等,也使效用在一個結構的各模式間相等。即每個角點均衡解決給定分工水平的資源分配問題,而全部均衡決定分工的水平和結構。而新古典經濟學由於只解決了資源分配問題,不能內生分工水平和結構,故新興古典經濟學的每個角點均衡都相當於一個新古典經濟學的全部均衡。

方法步驟

邊際分析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利用最優模式定理排除那些不可能成為最優的角點解;第二步,對剩下的每一個組合(角點解)用“邊際分析”方法求解,求出每一個局部最優值;第三步,比較各組合之間的局部最大目標函式值,整體最優解就是一般均衡最優解。由此可見,超邊際分析方法既脫胎於邊際分析,包含了邊際分析,更超越於它。由於新興古典經濟學假定人們既是消費者又是生產者,所以根據超邊際分析,他們不但在消費各種產品之間作邊際選擇,更要在專業生產何種產品上作超邊際選擇。實際上,他們的選擇還要涉及出售多少產品、是否僱傭工人等等,這些就是多項超邊際選擇了。

兩者區別

邊際分析就是在邊際分析的基礎上加了一個“超”,這個“超”也就是多了一個步驟,更具體一點說就是人們在做出資源配置的決策之前,先選擇專業和分工水平。從而就產生的“角點解”和用來使對它的分析簡化的“文定理”,不能不說這是偉大的創新。“角點解”是人們在選擇專業化水平時產生的,新古典經濟學裡面沒有考慮角點解,因為它的邊際分析方法只能用來分析內點解,也就是給定分工和專業化水平時的資源配置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