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軍旗”戰鬥機是法國達索飛機公司生產的艦載攻擊機,是60年代“軍旗”IVM攻擊機的改進型,1978年開始裝備法國海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超軍旗式戰鬥機
- 裝備:法國海軍
- 公司:達索飛機公司
- 機長:14.31米
簡介,詳細介紹,基本性能,武器配備,航電系統,性能,發展沿革,起源,絕地反攻,原型機計畫,
簡介
超軍旗式戰鬥機採用45度後掠角中單翼設計,翼尖可以折起,機身呈蜂腰狀,立尾面積較大,後掠式平尾置於立尾中部。機長14.31米,翼展9.6米(外翼折起7.8米),機高3.86米。裝有一台非加力型8K-50 渦噴發動機,額定推力 5000 公斤。最大飛行時速1204公里(低空),作戰半徑650公里,實用升限13700米,最大起飛重量12000公斤。機上裝有 ETNA慣性導航與攻擊系統,“阿加芙”雷達,97型航行指示器,66型大氣數據計算機,三軸姿態指示器,微型塔康,敵我識別器, 甚高頻全向信標機和平視顯示器等,對海面驅逐艦搜尋距離110公里。機上裝有2門30毫米的“德發”航炮,機身掛架可掛250公斤炸彈,翼下4個掛架每個可攜400公斤炸彈,右側機翼可掛1枚AM-39“飛魚”空艦飛彈,還可掛R.550“魔術”空空飛彈或火箭彈等武器。
詳細介紹
基本性能
儘管超級軍旗機與軍旗ⅣM有上述多處不同,但這兩種單座海軍攻擊戰鬥機還是被視為極相近的機種。就空氣動力學的觀點而言,超級軍旗機最具特色之處就是其主翼。與軍旗機相較,超級軍旗機主翼所附的雙翼縫襟翼具較大的角度變化範圍,而且主翼前緣下垂也經過修改。其主翼與機身中段連線,下反角及1/4弦處後掠角各為3.5及4.5度,在翼根與翼梢的厚度/弦長比分別協5%與6%。雙翼梁扭力箱與蒙皮及補強材共同組成主翼結構。外端主翼可向上展疊,使翼展由原來的9.6米減為7.8米,以便於停駐在航母上。位於折翼鉸鏈內側的副翼系由達索公司的雙路液壓致動系統控制,並不具備使副翼回復至原位的能力,當飛行員操縱副翼期間,這套控制系統可賦予飛行員適當的阻力。在主翼摺疊鉸鏈內側前緣方向外延伸成犬齒狀的下垂;襟翼前方主翼上表面則設有擾流板。
由於在設計期間即考慮到超級軍旗機可能在執行任務期間無法發射飛魚飛彈,而必須將飛彈攜回航母降落,也就是說主翼在降落時必須額外提供2,940千牛(300公斤)的升力,再加上在炎熱氣候與低風力狀況下操作的考慮,使法國海軍航空隊曾在1974年初要求對超級軍旗機的主翼設計做進一步修改,也因此導致超級軍旗機必須採用上述頗具特色的主翼。雖然超級軍旗機的最大彈射重量(11,900公斤)較軍旗ⅣM(10,800公斤)更大,且最大降落重量也增加了300公斤(由7,800增至8,100公斤),但由於採用全新的主翼,因而仍具備軍旗ⅣM機原有的操縱能力。當這兩種飛機的重量都維持在7,800公斤時,軍旗ⅣM機與超級軍旗機的進場速率各為250與232公里/小時。在原先裝用亞塔發動機的軍旗ⅣB機上曾測試過更有效但更複雜的主翼前緣吹氣,但在超級軍旗機上並不採用這種方式增加升力,因主翼前緣吹氣方式雖可使超級軍旗機的進場速率降低55至75公里/小時,但亞塔發動機必須耗費更多的動力。
超級軍旗機的亞塔8K50發動機是由幻影F.1所裝用的9K50發動機發展而來的,兩者的差別在於:8K50以一簡單的加大型噴射管與固定噴嘴以取代9K50的後燃器,同時也具有較佳的抗海水腐蝕性。8K50發動機具有49千牛的額定推力,較軍旗機的亞塔8C發動機多4.9仟牛頓,而在高空巡航的比燃料消耗也由每小時840公斤改進為795公斤。雖然采8K50發動機並未使超級軍旗機的極速與升限性能超過原軍旗機(分別為1.3馬赫及13,700米),但因超級軍旗機採用了更具效率的發動機與更大的可拋副油箱,作戰半徑因而得以延伸。超級軍旗機所配備的635公升燃料箱,或者是更大的1,100公升容量燃枓箱,機腹掛架刖可攜掛一具600公升容量燃料箱。至於機身與機翼燃料箱的容量總計為3,270公升。一架攜有625公升容量可拋副油箱的軍旗ⅣM機配在配備法國航宇公司AS30空對地飛彈執行高-低高任務時,作戰半徑為460公里;而配備一枚飛魚飛彈的超級軍旗機,在攜掛1,100及600公升容量可拋燃料箱各一具時,具有880公里的作戰半徑。
武器配備
超級軍旗機的武器配備並非僅限於飛彈,其固定武裝為該於發動機進氣道底部的2門30mmDEFA553機炮,每門附有125發炮彈。機上有5處掛載點:機腹中線掛載點可攜590公斤外載;兩處翼下內側掛載點具1,090公斤攜載能力;兩處翼下內側下掛載則可承載450公斤。在執行攻擊任務時,可配備6枚250公斤炸彈(機腹掛架攜載2枚),4枚400公斤炸彈(全由翼下掛架攜載),或4具LRI50火箭巢,每具火箭巢可容納18枚68mm火箭。超級軍旗機適常以右翼內側攜掛飛魚飛彈,此時左翼則攜掛一具1,100公升容量燃料箱以產生平衡作用。
超級軍旗機的機腹下尚可攜帶偵察艙(法國海軍航空隊並未採用)、空中加油設施、或是一具1萬5千噸威力的AN52戰術核炸彈(自1989年開始配備)。翼下外側掛架各可攜掛一枚MATRA公司的R550魔術紅外空空飛彈。超級軍旗機配備兩枚魔法飛彈,加上兩具1,100公升容量的外載燃料箱,則具有1,200公里的高-高飛行任務半徑,但是超級軍旗機在配備兩枚空對空飛彈時,通常僅攜掛一具600公升容量燃料箱。
為了降低執行打擊任務時的脆弱性,法國海軍航空隊的超級軍旗機將自1988年開始以法國航宇公司的ASMP飛彈取代自由拋落式AN52核彈,ASMP飛彈的當量在10至15萬噸之間。
為使超級軍旗旗機能配備ASMP飛彈,機上的導航/攻擊系統必須進行修改,因為在發射ASMP飛彈前,必須將適當的指令輸入飛彈的導控系統。也因於這個緣故,新一代超級軍旗機的航空系統又有所改良,使之具備發射ASMP飛彈的能力。
航電系統
超級軍旗機的鼻部設有一以I頻段(8至10GHz)操作的龍舌蘭單脈波雷達,這種雷達是專門是對海軍任務而設計的。龍舌籣雷達擁有搜尋、自動追蹤及測距能力,可從事空對空及空對地任務,此外尚附有地形圖像顯示器,並能為主動雷達導引飛彈(如飛魚飛彈)提供目標資科。此型雷達的空對海搜尋距離為110公里;以空對空模式操作時,有效距離為28公里其性能通常可使飛機在40至55公里外偵得如巡邏艇一般大小的水面船隻。
超級軍旗機是第一種配有慣性導航系統(INS)的法國軍機。原先達索與法國航宇公司希望能採用李頓(Litton)公司的LN33導航系統,但最後仍決定採用包含SAGBM(電機通用公司),克佛特(Kearfott)的SKN602慣性導航系統在內的ETNA導航/攻擊系統,這套導航/攻擊系統尚與湯姆森公司VE120抬頭顯示器、庫札(Crouzet)97導航顯示器、武裝管制儀錶板/選擇器、庫札66航空資料計算機、TRT無線電高度儀、SFIM三軸姿態指示器以及LMTTACAN(即戰術空中導航)系統配合使用。然而法國航艦上的TACAN系統主要還是用來提供軍旗ⅣM機導航之用。超級軍旗機因為ETNA系統的協助,在沒有陸上固定地物可供修正參考的情況下,每飛行小時的誤差度在2.2公里之內。
性能
日前各國所使用的艦載機中,除了航速超過2馬赫的F-14雄貓、多任務功能的F/A-18大黃蜂與獨樹一幟的海鷂外,還有一種在近幾年來常引為話題的跨音速、傳統起降式艦載海上攻擊戰鬥機——法國達索·布雷蓋(DassauIt.Breguet)公司的超級軍旗(SuperEtendard)機。
就性能而言,超級軍旗與前述三種艦載機相較,實無突出之處,但它的實戰戰果確較另三種戰機的總和戰果還豐碩。特別是在1982年馬島戰爭期間,阿根廷使用超級軍旗機發射飛魚(Exocet)飛彈擊沉英國船艦,使得此種原本藉藉無名的戰機因而名噪一時。在隨後的波斯灣事件中,伊拉克也以超級軍旗機擊傷或擊沉不少油輪,儘管外界對戰果不詳,但已足以確定超級軍旗機的性能絕不過於其他法制戰機。
發展沿革
起源
在說明超級軍旗機的發展沿革之前,不能不附帶一提它的老前輩——軍旗(Etendard)機。軍旗機的誕生系源於法國空軍在1953年7月所提出的一紙設計規範;針對此需求,達索公司正式提出裝用2具渦輪機械公司佳彼佐(Gabizo)噴射發動機的神秘XXⅫ之設計案,此外達索公司亦自行斥資開發裝用一具SNECMA(法國國營航空發動機研究製造公司)阿塔發動機的神秘XⅪV。道兩架飛機分別於1956年7月23與24日首骯。在此同時,北約盟國正尋找一種輕型戰鬥機,於是在各國資助下達索公司展開神秘XⅪV設計方案,考慮裝用布里斯托(Brist-OL)公司的奧菲斯(0rpheus)發動機。
這二種設計日後分別成為軍旗Ⅱ、Ⅳ與Ⅵ。
最後法國並未選用軍旗Ⅱ機,而北約盟國也舍軍旗Ⅵ而選擇義大利菲亞特(Fiat)的G.91。但法國海軍此時正籌建排水量各為24100噸的兩艘航艦——克里蒙竣號與而富熙號,並尋找合適的艦載機。單發動機推進的軍旗Ⅳ恰符合法國海軍航空除的需求。
原型機有2架的設計與其他的不同:3號原型機裝用勞斯萊斯(Rolls.Royce)亞方(Avon)51發動機,而非亞塔發動機;而在1960年11月首航的7號原型機其實則是軍旗ⅣP照相偵察機的測試機原型機。
在隨後簽署的公約中,達索公司同意自1961年12月與1962年10月起,分別開始將69架軍旗ⅣM機與21架軍旗ⅣP機交付紹法國海軍航空隊。兩種飛機均於1965年10月交付完畢;至1978年,有4架ⅣM機被改裝為ⅣP機,以補充損耗。
絕地反攻
超級軍旗機絕地反攻
在1972年,達索公司更提出艦載型幻影F.1的設計,以取代法國海軍航空隊的LTVF-8E十字軍(Crusader)機從事空優任務,並暗示幻影F.1同樣能執行原計畫由美洲虎擔負的任務。同年3月,達索公司更提出「超級軍旗機」計畫,也就是以亞塔8K50取代軍旗機上原有的亞塔8C發動機。然而僅在數個月之後,此計畫已轉變為建造一種全新而非部分改良的超級軍旗機,以取代軍旗機。但當時堪與美洲虎競爭的機種卻不是超級軍旗機,而是麥克唐納道格拉斯的A-4天鷹與LTVA-7海盜Ⅱ攻擊機。
此時法國海軍航空隊選擇新的艦載機種計畫經費在16億法郎(合3億2,000萬美元)以下,供選擇的方案有:50架美洲虎(包括10架雙座教練機),75架全新的A-4天鷹機,或者是100架經過整修的二手A-4天鷹機。由於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提議以156萬美元的飛離單價提供二手A-4天鷹機,與美洲虎286萬美元的單價相較,確實具備更大的競爭潛力。法國政府又在1972年否決了訂購超級軍旗的擬議,使得天鷹機中選的機會更加濃厚。但兩個月之後,情況又有新的變化,海軍航空隊竟選用了超級軍旗機。超級軍旗機已擁有改良主翼、新航電系統、慣性導航系統(INS)與龍舌蘭(AGAVE,法文「艦載警戒機雷達」的縮寫)雷達,但卻被視為僅是軍旗ⅣM的改良型。不過當時確實仍未決定應選用何種慣性導航系統,而且,一直到1973年3月才決定採用亞塔發動機。
但是超級軍旗機的發展並非到此為止。其最初設計與軍旗ⅣM有90%的共通之處,達索公司乃希望藉此提供一種類似於軍旗ⅣM而較廉價的機種,但是超級軍旗機之設計幾經修改,竟然成為一分新的機種,與軍旗ⅣM相異之處反而達到90%。當然成本亦因而大為提高,但是法國政府與軍方均欣然接受這種情況。1973年,達索公司接到100架超級軍旗機的購買訂單。第一批60架飛機包括零件,支援設施及研究發展成本在內,每架平均成本為2,930萬法郎(合706萬美元);而後續的40架因毋需將研發成本計入,每架單位成本僅1,420萬法郎(合342萬美元)。
原型機計畫
由於物價波動的影響,在1975年中期之前已有人建議將超級軍旗的訂購量刪除20到40架。同時基於財務上的理由,計畫中的生產速率也由每月2.5架減為2架,但計畫服役日期仍維持原案——訂為1977年9月。法國政府於1974年撥款製造10架超級軍旗機,隨後在1975及76年分別再購買20架與6架(已較原先計畫減少30架)。在1977至82年的國防計畫中,原預定增購44架超級軍旗機,使其總數累積至80架,但隨即被刪除5架,至定案時最後的總採購量再降為71架。亞塔8K50發動機的訂購也是一波三折,僅在1977年間訂購量即由125具減至95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