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轟炸機是從《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2》中切入的飛機,這款獨特的四螺旋槳轟炸機配備了大型炸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超級轟炸機
- 外文名:Super bomber
超級轟炸機是從《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2》中切入的飛機,這款獨特的四螺旋槳轟炸機配備了大型炸彈。
超級轟炸機是從《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2》中切入的飛機,這款獨特的四螺旋槳轟炸機配備了大型炸彈。藝術簡介 超級轟炸機是從《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2》中切入的飛機,這款獨特的四螺旋槳轟炸機配備了一顆大型炸彈。瑣事 超級轟炸機原本應該出現在《紅色警戒2》中,但在未知的時間被從遊戲中刪除。該概念隨後在《命令...
北美公司經過不懈研究,克服了技術上的種種障礙,最終設計出了一架可以在21021米高空以3馬赫飛行,能內攜11340公斤炸彈,航程超過8000公里的超級轟炸機——XB-70。XB-70是原北美航空公司於60年代研製的高空超音速戰略轟炸機,該型在1965年10月和1966年1月的試飛中,其飛行速度都曾達到過M3,迄今為止,只有前蘇聯...
《超級轟炸機》是一款敏捷類小遊戲,遊戲大小是9.02M。背景設定 Bombolia島遭到不明動物的入侵,大量的入侵者將Bombolia島占為己有,它們在島上肆無忌憚的破壞著,一名超級英雄開著自己的轟炸機開始了自己的消滅敵人的行動...遊戲目標 控制好遊戲角色,消滅所有遇到的敵人吧!操作指南 方向鍵↑↓←→控制移動,...
B-50超級堡壘戰略轟炸機(BoeingB-50Superfortress)是波音B-29超級堡壘轟炸機二戰後改進版本,裝配有更強大的普拉特&惠特尼R-4360型發動機,同時加固了結構,配有更高的散熱片。研製歷程 B-50是戰略空軍司令部自20世紀40年代末到20世紀50年代初的一線戰略轟炸機,它始自B-29D。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尚有大約...
在60年代,美、蘇兩個世界上最大的超級大國為了爭霸世界,在軍備和戰略武器的競爭上越演越烈。在美國,繼B-58型超音速中程轟炸機之後又開始了研製XB-70超音速遠程戰略轟炸機(參見本刊2月號《短命的XB-70轟炸機》一文)和SR-71戰略偵察機。在這種情況下,前蘇聯軍方及航空工業部門提出了:採用競爭的形式,研製...
T-4轟炸機雖然採用了不少新技術和新材料,性能也非常先進,但由於種種原因最終未能投入生產和使用,其原型機已經陳列於莫尼諾空軍航空博物館。T-4轟炸機由蘇聯蘇霍伊飛機設計局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研製,1971年8月22日首飛。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20世紀60年代,美、蘇兩個世界上最大的超級大國為了爭霸世界,在軍備...
B-50的前身B-29“超級空中堡壘”(Super-fortress)。B-29是美國波音(Boeing)公司在二戰期間研製的重型遠程轟炸機,雖然因服役時間較晚而未能參加對德國的作戰,產量也僅僅只有不到4000架(這在二戰期間算比較小的規模了),可戰果比起那些產量上萬的轟炸機來毫不遜色。對日作戰中,B-29大顯身手,無論是火燒...
20世紀60年代,建造核動力轟炸機的計畫最終被束之高閣,但是試驗飛行證明了它在技術上是可行的。服役動態 20世紀五六十年代,蘇聯的“阿爾扎馬斯-16”絕密試驗室開始研製當量為1億噸TNT的超級氫彈。爆炸實驗最後決定在新地島試驗場進行,面積為8.26萬平方千米。1956年3月,蘇聯部長會議正式委託圖波列夫設計局升級圖-95,...
1943年4月,日本海軍正式命令中島公司開始研製代號為G10N1的洲際轟炸機,海軍代號為富士山,富士山是在Z型飛機方案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超級轟炸機。試製富士山,所展開的各種技術研製範圍之廣,規模之大都是空前的,除了中島公司以外,三菱公司,川西公司等都投入了大量研發力量配合,為富士山提供技術支持,包括5000馬力...
後來美國開始著手研製B-1戰略轟炸機,為了與之抗衡,蘇聯政府又決定研製圖-160轟炸機。從此,T-4便再無人問津。得不到政府部門的支持,蘇霍伊設計局自然難以維繼,只好回過頭來繼續搞它的殲擊機。研製過程 在60年代,美、蘇兩個世界上最大的超級大國為了爭霸世界,在軍備和戰略武器的競爭上越演越烈。在美國,...
在該委員會1939年6月的報告中,克爾納推薦了幾種在研的遠程中型和重型轟炸機。受歐戰爆發的影響,同年11月10日,阿諾德將軍請求國會授權與主要飛機製造公司簽約研製超遠程轟炸機,以使任何戰爭在遠離美國海岸。新的“超級轟炸機”將在性能、航程、載彈量和自衛火力上都優於已經入役的B-17轟炸機和B-24轟炸機。同...
B-25轟炸機(英文:B-25 Bomber,綽號:Mitchell,譯文:米切爾),是美國一型螺旋槳中型轟炸機。B-25轟炸機為平直翼雙發布局,具有極佳的全面性能表現,尤其是良好的操控性,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球戰場中最為優秀的中輕型轟炸機之一。由於它在二戰爭中參加了空襲東京的戰鬥,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成為全世界的明星...
二戰初期,美軍戰鬥機在性能上並非世界頂尖。然而,隨著美國參戰,其強大的科研、生產能力逐步發揮出巨大威力。由於國土面積廣大,美國很早就專注於研製大航程、大運載量的飛機,這也為美軍遠程重型轟炸機研製奠定了基礎。從B-17到B-25,各種大型轟炸機取得了非凡的戰果。1940年6月27日,美國陸軍啟動“超級轟炸機”...
超級“禿鷹”4060 是在法國裝備的 SO.4050“禿鷹”雙發噴氣轟炸機的基礎上改進而成,最大速度 M1.3,由於超級“禿鷹”4060 的研製周期超過了法軍方的要求而被淘汰出局。“幻影”IV 轟炸機則是按“幻影”III 為原型放大 1.5 倍,總重量是“幻影”III 的 2.45 倍,起飛重量約為 33,500 千克,採用達索公司...
早期的轟炸機,作戰半徑只有150千米左右;二戰期間,航程在3000千米以上的,被認為是遠程轟炸機了。例如蘇聯的TB3為3 225千米,英國的“蘭開斯特”MKⅡ其航程為3620千米,美國的B-24“解放者”為3380千米,B-17“空中堡壘”為3 200千米,B-29“超級堡壘”甚至達到5 200千米。它們的作戰半徑一般是航程的30%~40%...
1947年冷戰爆發,美國提出用300枚核子彈毀滅蘇聯,西方強有力的戰略航空兵成為蘇聯的威脅,當時蘇聯的核彈投送工具只有蘇版“超級空中堡壘”圖-4轟炸機一種,但噴氣時代的來臨使其還未來得及大規模列裝就顯得過時。美國B-47轟炸機和英國3V轟炸機等後掠翼噴氣式轟炸機的研製成功,再加上噴氣戰鬥機在韓戰中的優異...
B-52轟炸機(英語:B-52 long-range subsonic jet-powered strategic bomber,綽號:Stratofortress,譯文:同溫層堡壘,通稱:波音B-52“同溫層堡壘”),是美國一型八發動機遠程戰略轟炸機。B-52轟炸機用於替換B-36轟炸機執行戰略轟炸任務,由美國波音公司(Boeing)研製,於1948年提出設計方案,1952年第一架原型機...
F/A-18戰鬥攻擊機由美國麥道公司(現波音/Boeing )研製,原型機1974年6月9日首飛,1983年進入美國海軍服役,2006年7月28日F-14戰鬥機退役後,該機繼續作為美國航空母艦上艦載戰鬥機服役。當地時間2022年6月3日下午2時30分左右,美國海軍一架F/A-18E“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在加利福尼亞州莫哈韋沙漠墜毀,飛行員...
superbomber superbomber,英語單詞,主要用作為名詞,用作名詞譯為“ 超級轟炸機”。網路釋義 超級轟炸機 專業釋義 經濟學 | 航空、航天科學技術 | 軍事學 超級轟炸機
X-20的總體設計於1960年3月定型。“動力翱翔者”採用的是低三角翼布局,使用副翼控制姿態而非傳統的尾翼。機身結構和上部面板都是由René 41“超級合金”製成。機身底部由經過隔熱處理的René 41與鉬箔層製成,機鼻由石墨和氧化鋯製成。隨著要求的變化,多種形態的“動力翱翔者”被設計出來,但所有變型都是基於...
為應變此等劣勢的發生,同年4月由美國陸軍航空軍(USAAF)提出「超級巨人機」的初步構想,將發展一種可自美國北部或加拿大基地起飛,直接轟炸含柏林在內的作戰半徑戰略目標,往返大西洋兩岸之間,而不須空中加油,此等任務艱難的長程重型轟炸機,在當時被認為是一種奢想的轟炸機發展案。
YB-49噴氣式飛翼機由YB-35B噴氣式飛翼機發展而來,因此說到YB-49我們不能不從它的源頭YB-35式飛翼機說起。在二戰初期,美國急切地需要為美國陸軍航空隊裝配一種超級轟炸機,其性能應該滿足能夠攜帶10000磅(4536公斤)炸彈從美國本土起飛轟炸德國腹地的重要戰略目標。1941年4月11日,美國陸軍航空隊正式向美國航空工業...
YB-35是應於在二戰初期美國的急切地需要,而為美國陸軍航空隊裝配一種超級轟炸機,其性能應該滿足能夠攜帶10000磅(4536公斤)炸彈從美國本土起飛轟炸德國腹地的重要戰略目標。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1941年4月11日,美國陸軍航空隊正式向美國航空工業界發布了高空大型轟炸機的招標書,要求未來的轟炸機至少能攜帶1噸炸彈時,...
F-15E“攻擊鷹”是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在F-15“鷹”的基礎上改型設計的以對地攻擊為主要任務的雙座超音速戰鬥轟炸機,兼具對地攻擊和空中優勢能力,稱為雙重任務戰鬥機。該機在外形上與F-15D基本相同,重新設計了發動機艙以及部分結構,使航程增加了33%,武器掛架增加了1倍,除原掛架外,在每個保形油箱邊...
由於套用了剛剛發現的“跨音速面積律”,加上採用大推力的J75-P-9發動機,該機最大平飛速度得以達到M2.25。1954年12月,美戰術空軍發布GOR68,招標研製全天候戰鬥轟炸機。F-100B即改稱YF-107A“超超級佩刀”,和共和飛機公司的YF-105“雷公”競爭。1956年9月10日,第一架YF-107A首次試飛。由於在競爭中敗給...
Ki77的出現標誌著洲際飛行技術的重大突破,當時Ki77為日本的最高航空機密,在Ki77的製造同時海軍也展開了超級洲際轟炸機富岳機的研製,不過富岳的生產成本超過了海軍的承受能力,所以在1943年被迫取消,如果富岳投產,那么將會是二戰期間最具毀滅性的轟炸機,按當時的防空技術,富岳可以不受威脅的轟炸地球上任意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