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滲地表逕流

超滲地表逕流

當降雨強度超過下滲能力時即產生超滲雨,超滲雨沿坡面流動匯集,形成的地表徑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超滲地表逕流
  • 外文名:Hyperosmotic runoff
產流機制,產生條件,產生原因,產流模式,

產流機制

徑流形成過程就是降水在流域中的再分配與運動過程,實質上講,該過程是降水在下墊面垂向運動中,在各種因素綜合作用下的發展過程,也是流域下墊面對降水的再分配過程,不同的下墊麵條件具有不同的產流方式,不同的產流方式又影響著整個產流過程的發展,呈現出不同的產流特徵。流域產流模型根據流域上的降雨徑流形成過程一般可分為蓄滿產流、超滲產流和綜合產流。蓄滿產流一般在地下水位較高、包氣帶較薄的地區,以滿足包氣帶缺水量作為主要控制條件;超滲產流一般在地下水位較低、包氣帶較厚的地區,以降雨強度是否大於入滲強度為控制條件;綜合產流在產流區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區域既有蓄滿產流也有超滲產流。半乾旱半濕潤地區的產流機制要比濕潤地區複雜得多,常常是既有超滲產流方式,又有蓄滿產流方式,兩種模式相互交織在一起,因此單一的產流模式難以解決這些地區的徑流形成過程,因此對降雨徑流形成機理及水文模型的研究仍然是現在研究的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
新安江三水源模型採用單一的蓄滿產流模式,土壤含水量以田間持水量為控制產流的條件,土壤含水量達到田間持水量後,降雨全部形成徑流。
SIMHYD模型採用超滲產流機理。下滲量是土壤濕度的指數函式,當截留剩餘降雨超過下滲量時,產生超滲地表徑流。

產生條件

森林流域徑流成分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轉化的。大氣可視為絕對透水層,大氣和包氣帶界面之間水力傳導度的差異是超滲地表徑流形成的條件。

產生原因

降雨強度超過土壤水分入滲強度.才會產生超滲的地表徑流,造成對地表的沖刷侵蝕。引發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強度較大的暴雨。

產流模式

該模式是指流域產流機制以超滲地表徑流為主要表現形式,一次降雨的產流過程取決於降雨強度與下滲能力的對比關係。如果將一場降雨劃分為若干個時段,對於降雨強度超過下滲能力的時段,其產流量R,可表達為:
Rs=
或Rs=p-f
式中:P為降雨量,mm;F為累積下滲量,mm;其他符號意義同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