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傳導

超常傳導又稱超常期傳導,僅見於心臟傳導功能障礙的一種特殊現象。某些心肌,特別是某些受抑制的心肌,在復極過程中有一個時期,其興奮性反常地高於它完全復極時,這個時期稱為超常期,可表現為超常應激性和超常傳導性。即在心動周期的早期房室傳導功能發生矛盾性改善,預計不能下傳或理應緩慢下傳的衝動,意外地或較快地下傳。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心臟在傳導受抑制的情況下出現一過性的傳導改善現象,它僅為傳導功能暫時性改善,而並非超過正常的傳導或比正常心臟傳導還要好的傳導。

心電圖表現,臨床意義,

心電圖表現

1.房室交界區的超常傳導
(1)高度或幾乎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A-VB),過早的室上性激動能下傳,而較晚出現的室上性激動反而受阻。
(2)高度或幾乎完全性A-VB,交界性或室性逸搏逆傳至交界區,使其興奮閾值下降,此時室上性激動能一次或多次下傳心室。
(3)一度或二度Ⅰ型A-VB伴反常的P-R與R-P關係。即短R-P間期之後出現短P-R間期,長R-P間期後出現長P-R間期。
2.室內超常傳導(束支內超常傳導)
(1)心房顫動合併束支阻滯,有時較早出現的激動,其室內傳導正常;而稍遲出現的激動,反而呈束支阻滯圖形,即先短(R-R間期)狹(QRS波正常),後長(R-R間期)寬(QRS波寬大畸形)。
(2)二度Ⅰ型發生阻滯時,文氏早期第一心搏(長間歇後出現)呈束支阻滯圖形,而其後連續發生R-R間隔較短的心搏反而室內傳導正常。
(3)房速伴室內差異傳導時,R-P時間最短者其P波後之QRS波形反而正常。
(4)完全性束支阻滯合併有室上性早搏時,早搏的ORS波形或早搏後的竇性心搏波形正常化。
(5)高度左加右束支阻滯中超常下傳的心搏呈束支阻滯圖形,提示對側束支超常傳導。
(6)高位室間隔型並行心律中,偶可見特早的室早,QRS波時間特短。

臨床意義

超常傳導現象確實存在,它絕大部分發生於傳導受抑制的心臟,而很少存在於正常情況,所以傳導可使傳導性降低或喪失的傳導系統部分地恢復其功能,也是一種自身保護現象,藉助於這一現象,可能保護患者擺脫猝死的危險。不過也應當認識到,真正的超常傳導並不多見,臨床上遇到的一些意外的傳導改善現象,應該先用常見的機制進行解釋,只有在用常見機制不能解釋時,才考慮超常期傳導的可能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