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隙的存在是超導微觀理論的基礎之一。BCS理論從量子力學基本原理出發推導出能隙的存在,並預言了它與溫度以及(0)和臨界溫度的關係〔(0)為絕對零度下的能隙〕。能隙與溫度的關係在許多超導體上得到證實。對於Sn、In、Al等超導體, 2(0)/的測量值與BCS理論預言的值3.53一致。但是,對於Pb和Hg,實驗值分別為4.3和4.6,與理論值差異相當大。強耦合超導理論能夠很好地解釋這些差異(見強耦合超導體)。
能隙的發現為BCS理論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但是,能隙並不是超導性存在的必要條件。某些雜質可以降低超導體的臨界溫度,但它使能隙減小得更快。高於某一雜質濃度時,能隙已降低為零,但卻仍是有限值。這就出現了無能隙超導體。磁場也可以造成無能隙的超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