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超低溫冷鏈
- 簡介:冷鏈的一種特殊狀態
- 冷鏈的套用:疫苗的套用
- 冷鏈物流:冷凍類食品在生產、貯藏運輸
背景介紹,套用,冷鏈物流,
背景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福建省結合防治傳染病,開展有關的預防注射。1978年開始,對兒童施行計畫免疫,是時生物製品的冷藏設備極為薄弱。據1985年基底調查結果,除省衛生防疫站具有抗日戰爭時期美國產的普通冷庫3台、國產普通冰櫃1台、土冰櫃80個和村級冰壺3638個外,地、縣、鄉三級幾乎沒有疫苗的冷藏設備,更沒有冷藏運輸設備,嚴重影響生物製品的效價。當時,只能在氣溫較低的季節,採取接力運送疫苗方法每年每苗次突擊接種。因此,兒童預防接種建卡率、接種率和免疫水平均較低。
1982年為了使計畫免疫用的疫苗從生產、運輸、貯存到現場使用都有冷藏設備,以保證其質量及其效價,提高接種率、降低發病率,保護兒童健康,中國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商定建立“冷鏈”合作項目。福建省是我國“冷鏈”裝備五個試點省之一。當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先在建陽、三明、龍巖三個地區的所屬縣、市和莆田、惠安、南靖等31個縣、市近一千萬人口地區進行試點。1985年底擴大到全省,並投入全面運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投資54萬美元,引進冰排速凍器650台,小型低溫冰櫃40台,大小冷藏車3輛,汽車27輛和監測中心實驗室儀器設備如超速離心機、超淨工作檯和超低溫(-80℃)冰櫃等;省、地、縣財政採取分級負擔的辦法,共撥款投資300萬元,購置“冷鏈”配套設備。使省、地均有冷庫、冷藏車,縣(市、區)有冰排速凍器、冰櫃和運輸冷藏箱,大部分縣(市)配備“冷鏈”專用汽車,鄉有冰櫃,村有保冷背包,形成省——地——縣——鄉——村的完整“冷鏈”系統。
各級政府都加強對計畫免疫和“冷鏈”管理工作的領導,從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給予很大支持。各級衛生部門把計畫免疫“冷鏈”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層層建立“冷鏈”辦公室,指定專人負責,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同時,積極開展培訓,建立管理和專業隊伍。1981年以來,省先後出國學習、考察計畫免疫“冷鏈”管理共3人;參加國內學習的共14人次;省為地、縣培訓了計畫免疫“冷鏈”管理師資共193人次。嗣後層層開展培訓,截至1985年底止,全省地、縣以下舉辦培訓班共1571期,培訓60343人次,培訓“冷鏈”維修隊伍6期。全省從事計畫免疫、“冷鏈”管理人員共有26713人。
為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與配合,省與各地都先後成立計畫免疫工作協調小組,由衛生、教育、婦聯、文化、宣傳、新聞等單位的領導人員參加,定期開會通報計畫免疫“冷鏈”管理工作開展情況,遇到問題共同研究解決。每年4月25日為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活動,各地都運用各種宣傳工具,採取多種形式向廣大民眾宣傳計畫免疫對防制傳染病、保護兒童健康的重要意義和有關知識,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使民眾打消顧慮,按時帶小孩到接種點接種,提高了接種率和接種質量。
套用
超低溫鮪魚魚肉是在零下 60 攝氏度超低溫冷藏鏈下加工而成,因其能使魚的活體細胞膜免遭破壞,儘可能地保持營養和鮮度而備受消費者青睞。為了儘可能地保證鮪魚的鮮度,對加工時間要求非常高。釣上來的鮪魚,在船上被快速去除內臟、放血、去尾後,需速凍至零下 60攝氏度。 國內超低溫冷鏈缺乏,鮪魚要回國,超低溫冷鏈便成為首先要解決的難題。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寧波、上海等地超低溫倉儲物流項目投入使用,讓過去一直“外捕外銷”的超低溫鮪魚,慢慢踏上批量“回國”之路。
“零下 60 攝氏度超低溫的威力,如果在冷庫中不小心用手直接觸摸到裝載產品的鐵架,手指就有可能會凍傷,甚至連皮帶肉被處於極低溫度下的鐵架子‘粘走’。”當地的水產品質量管理部門,要從最初的廠房設計指導、進口設備檢驗,到生產過程中的嚴密監管、風險評估和人員培訓、健全企業質量管理和誠信體系建設,對企業進行幫扶,才能確保出口超低溫鮪魚產品質量安全。
冷鏈物流
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於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它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製冷技術的發展而建立起來的,是以冷凍工藝學為基礎、以製冷技術為手段的低溫物流過程;是需要特別裝置,需要注意運送過程、時間掌控、運輸型態、物流成本所占成本比例非常高的特殊物流形式。目前中國食品年供應量總額在1700億美元,到2020年將達到8000億元美元,年平均增長率在19%。根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由於冷鏈的問題造成每年約有l200萬噸水果和1.3億噸蔬菜的浪費,總值至少在100億美元。一方面,隨著市場成熟和發展,冷鏈物流開始“熱”了起來,另一方面,在軟硬體建設方面,冷鏈物流卻相對顯得有點“冷”。
目前超過20%的食物由於沒有很好地冷藏,在運輸過程中被浪費。僅水果、蔬菜等農產品在採摘、運輸、儲存等物流環節上損失率就達25%-30%,每年有總值約92.5億美元的農產品在運輸中損失,腐爛損耗的果蔬可滿足近2億人口的基本營養需求,損耗量居世界首位,而已開發國家的果蔬損失率則控制在5%以下。歐、美、日等國食品冷藏運輸率達80%-90%,東歐國家約50%,而我國只有10%左右。由於缺乏完善的冷鏈,也造成了某些食品零售價高居不下,一些易腐食品售價中甚至有高達7成是用來補償物流過程中損失的貨物價值。而按照國際標準,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過其總成本的50%。我們必須加緊建設和投資開發冷鏈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普及卓有成效的全國性冷藏供應鏈配送網路系統,同時通過信息化建設,促進冷鏈物流的軟體最佳化,提升利潤水平,減少相應損耗,避免浪費,進而間接推動配送產品產值的提升,促進冷鏈物流產業升級。 我國的現代物流是從傳統的運輸、倉儲業發展而來,隨著物流行業的發展和市場日益細分,冷鏈物流正是一種專業化的物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