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歷史還應從歷史中走出

《走進歷史還應從歷史中走出》是趙竹帛創作的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走進歷史還應從歷史中走出
  • 作者趙竹帛
  • 創作年代:2016.04
  • 作品出處:哈爾濱史志(期刊)
  • 文學體裁:隨筆
簡介,基本內容,

簡介

近日出差到延壽縣,老友縣令與我閒談間聊起流經此縣域一河,當地稱之為螞蜒河,而鄰縣尚志則稱之為螞蟻河。何也。有人問;過去的歷史記載如何稱謂,有人再問。
從歷史中尋找答案,這好似一個常識。生活在喧囂的社會裡,人們的目光時常習慣於專注色彩斑斕的當下,思緒也隨之沉浸在紛繁的大千世界,無法、無暇、有時也無心站在歷史與未來貫通聯結的制高點上審視當下,我們處在現實多種矛盾糾結的迷霧中,常常感到似是而非。假如我們把現實生活的“三維空間”加上一個時間軸,多一條歷史的維度,我們的心靈能在任何一個歷史時段自由徜徉,人生就很可能變得更加開闊與豐潤,許多問題與困惑也許會迎刃而解。

基本內容

從歷史上尋求答案,就要走進歷史,就要弄清歷史的本來面目,要蹚過時間的河流掬起史實的朵朵浪花。這一過程是抽絲剝繭、去偽求真的過程;是弄清歷史真相、發掘命運現場的過程;更是辨識歷史表情、捕捉歷史眼神的過程。歷史的真實面貌如何。歷史活動的主角是誰,歷史疑問如何解答,這一切都需人們走進歷史去尋求答案。
走進歷史,需認清歷史的遺存,有時還需通過考古以及現代科技的助推,更多則需要人們反覆研讀歷史著作陳述傳遞而來的信息。走進歷史,與聖賢進行心靈對話,要對所涉內容過去的脈絡延展進行深度了解,要把握細節,找準癥結,使歷史在人們的心中紮下根,立起來、活起來。這不僅會提升我們個人修養,豐盈內心,增加生命的厚度,還會擴展、提升我們的內心格局與境界,其主要目的還是為當下借鑑和利用,例如小到延壽與尚志兩地對同一河流的不同稱謂,大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選擇的歷史必然性結論的得出。
從歷史上尋求答案,走進歷史固然很重要,但還需從歷史的迷霧中款款走出,得出歷史結論,總結並反思歷史經驗與教訓。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經世致用”“殷鑑不遠”“欲知天道,必先為史”“以史為鑑,可知興替”等至理名言。從歷史中汲取精神養料,目的是幫助我們辨清前行中的路標,感受到歷史的召喚。
歷史人物、歷史演化進程、歷史結果及結論、歷史教訓與啟示有的就置放在學習的台案上,我們只要伸手拿起即可放入自己所需要的籃筐里。那些為家族、集體、民族、國家利益而奮鬥的人們,竭盡全力的一搏,光彩奪目的一瞬,石破天驚的一鳴,即為最動人的歷史眼神。捕捉歷史眼神的過程即為走進歷史也為從歷史中走出的過程,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所講“在歷史中求史識”、太史公司馬遷所講“究天下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寓意,好似也是如此。
牛頓曾說,我之所以比笛卡爾看得更遠些,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緣故。科技道路上知識與技術的累加構成了巨人之肩。探求自然科學如此,研討社會科學亦是如此。走進歷史又從歷史中走出,實為我們向上攀援而壘成的階梯。用之,則省時省力,進易達的;棄之,耗時費力,入難必返。如果我們不了解過去,如果我們不能從過去事物的演變中吸取經驗,不僅不能把握好當下,也難能為未來找到方向和路徑。“直筆著信史、彰善引風氣,為當代提供資政、輔政之參考,為後世留下堪存、堪鑒之記述”,出自於方誌世家、北大未名湖畔學風浸潤的當代總理如是強調史志作用即為明證。
走進歷史需要人們付出時間、勤奮、耐力與激情,走出歷史則考驗人的智慧、視野、格局與理想。也許歷史未必告訴我們能做什麼、該做什麼,但它至少可以昭示我們不能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