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材料科學》是(英)康(Cahn,R.W.)著、楊柯等 譯的圖書,全面地介紹了材料科學如何隨著人類對材料研究的不斷深入與拓寬,從其它學科中演化出來並最終確定了其學科地位的歷程。書中穿插了許多有趣而且鮮為人知的故事。書中提及的許多歷史事件,會給我們如何審視學科的發展以啟迪。
基本介紹
- 書名:走進材料科學
- 作者:(英)康(Cahn,R.W.)
- 原版名稱:The Coming of Materials Science
- 譯者:楊柯
- ISBN:9787122015211
- 頁數:457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03-01
- 裝幀:精裝
- 開本:16開
圖書內容,作者簡介,本書目錄,社會影響,
圖書內容
本書作者,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Robert W.Cahn教授為我國材料研究團體和大學教育工作者所熟知。本書近乎完美地實現了作者所設定的雙重目標:一是從漸變演化的視角界定材料科學的學科內涵;二是對這一學科主題的現狀作概括性評述。該書範圍涉及所有主要材料類別和幾代材料科學家所關注的主要問題,論述全面、系統。作者成功地避開了這類書籍通常難免的最大缺點:敘述的重心無可奈何地偏傾於作者最熟悉的主題。這得益於作者百科全書般的廣博知識和他的公平態度:不折不扣地給予與各種主題材料地位相稱的篇幅。
該書作者的寫作風格簡潔明快,清新活潑,令很多人傾慕。這種迷人的寫作風格對提高該書的可讀性起到很大作用,使該書不僅適合於材料科學工作者,也使其他讀者產生閱讀興趣,這對材料科學和材料研究的進一步突破、創新與發展,乃至人才的培養極為重要。作者還在材料科學學科演化的宏大構架上天衣無縫地編織了很多傑出材料科學家的史傳及貢獻,使得本書內容充實生動,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僅會獲得知識,同時享受極大的樂趣,並得到啟迪。
這本涵蓋極廣的材料科學史書共徵引了發表於200多年間的700多篇重要科學文獻。這本書應該成為材料科學工作者的必讀物,也值得甚至應該被關心和欲掌握人類知識增長的人研讀。不僅因為它涉及寬廣的領域,而且因為它以史為據,洞見材料科學發展的規律,無論新老材科研究者均能從閱讀中獲益,從而得到急需的啟發和創新的能力。
該書是在師昌緒院士的建議下,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聯合知名企事業單位設立的“國外優秀科技著作出版專項基金”資助下完成的。我所參加翻譯的人員有(按章節排序):楊柯、徐堅、冼愛平、張二林、馬秀良、朱銀蓮、曲文生、李來風、隋國鑫、張健、呂曼祺、陳德敏、李殿中、徐東生。
作者簡介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劍橋大橋教授,Robert W. Cahn教授是材料科學領域先驅,撰寫和編撰過《物理冶金學》、《材料科學與技術叢書》等多部權威著作和教科書。Robert W. Cahn教授作為中國材料科學界的友人,曾於90年代來我所訪問講學,並擔任《金屬學報》國際顧問組組長。
本書目錄
第1章 引言
1.1 基本概念
1.1.1 大學中的材料科學與工程
1.1.2 產業中的材料科學與工程
1.1.3 材料研究實驗室
1.1.4 起源、定義和術語
參考文獻
第2章 學科的出現
2.1 類比
2.1.1 物理化學的出現
2.1.2 化學工程的起源
2.1.3 高分子科學
2.1.4 膠體科學
2.1.5 固體物理與化學
2.1.6 固體連續介質力學與原子力學
2.2 學科的自然歷史
參考文獻
第3章 材料科學誕生的基礎
3.1 三腳凳的三條腿
3.1.1 原子和晶體
3.1.1.1 X射線衍射
3.1.2 相平衡與亞穩態
3.1.2.1 亞穩態
3.1.2.2 非化學計量比
3.1.3 顯微組織
3.1.3.1 眼見為實
3.2 一些其它的基礎
3.2.1 舊式冶金學與物理冶金學
3.2.2 同素異構現象與相變
3.2.2.1 形核與調幅分解
3.2.3 晶體缺陷
3.2.3.1 點缺陷
3.2.3.2 線缺陷:位錯
3.2.3.3 晶體生長
3.2.3.4 多晶型
3.2.3.5 晶體結構、晶體缺陷和化學反應
3.2.4 晶體化學與物理
3.2.5 物理礦物學與地球物理學
3.3 固體物理學的早期作用
3.3.1 量子理論和固體電子理論
3.3.1.1 用電子理論理解合金
3.3.2 統計力學
3.3.3 磁學
參考文獻
第4章 輔助學科的作用
4.1 輔助學科在材料科學中的作用
4.2 一些輔助學科
4.2.1 金屬單晶
4.2.2 擴散
4.2.3 高壓方面的研究
4.2.4 晶體學
4.2.5 超塑性
4.3 輔助學科的起源和集成
參考文獻
第5章 走向定量描述
5.1 物理冶金學中定量理論的產生
5.1.1 位錯理論
5.1.2 其它定量研究方面的成就
5.1.2.1 巴氏定理
5.1.2.2 變形機理與材料選擇圖
5.1.2.3 體視金相學
5.1.3 輻照損傷
參考文獻
第6章 表征
6.1 引言
6.2 微觀結構的檢測
6.2.1 光學顯微術
6.2.2 電子顯微術
6.2.2.1 透射電子顯微術
6.2.2.2 掃描電子顯微術
6.2.2.3 電子微探針分析
6.2.3 掃描隧道顯微術及其衍生擴展
6.2.4 場離子顯微術和原子探針
6.3 譜學技術
6.3.1 痕量元素分析
6.3.2 核方法
6.4 熱分析法
6.5 硬度分析
6.6 結束語
參考文獻
第7章 功能材料
第8章 聚合物的變革
第9章 從技術到科學
第10章 極端狀態下的材料
第11章 材料化學與仿生學
第12章 計算機模擬
第13章 數據管理
第14章 材料科學的相關研究機構和文獻
第15章 結束語
人名索引
主題詞索引
社會影響
英國皇家學會會員Alan Cottrell爵士曾評價該書“絕對令人不忍釋讀……一本曠世傑作。”
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兩院院士師昌緒先生在為該書作的序中寫道:“無論新老材料研究者都能從閱讀中受益,從而得到急需的啟發和創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