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蕉類

赫蕉類

赫蕉科只有赫蕉屬一屬,本屬約有100-200種,主要分布在美洲。赫蕉屬的一些種類因具有艷麗多彩的蠟質苞片,常被栽培做切花與庭園造景使用,真正的花很小,初期藏在苞片裡面,以後會漸漸的露出到苞片外面。赫蕉的生長習性和美人蕉、天堂鳥花及香蕉等類似,這些植物通常都具有草質莖,葉大,長橢圓形,葉對生。小天堂鳥花是鸚黃赫蕉的別名,它的花很有特色,在黃綠色的花上有黑色斑點,很像鸚鵡的羽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赫蕉類
  • 拉丁學名:Heliconia spp. 
  • 別稱:歡樂鳥
  • :植物界
  • :旅人蕉科
  • :赫蕉屬
產地,形態特徵,種類和習性,種類,習性,栽培管理,繁殖方法,栽培管理,套用前景,參考文獻,

產地

原產於南美洲秘魯東部的熱帶雨林地區,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的熱帶地區以及南太平洋一些島嶼上。自然生境為熱帶雨林中的河流及路旁能透過陽光的地方,少數種類生長在季節性乾旱地區。目前在熱帶、亞熱帶許多國家和地區如美國夏威夷和佛羅里達、新加坡、澳大利亞、泰國等地廣泛栽培和套用,。我國20世紀80年代開始陸續從國外引種蠍尾蕉,主要用於切花生產。
赫蕉類赫蕉類

形態特徵

鶴蕉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性喜高溫、高濕和光照充足的環境,耐半陰,喜富含有機質的肥沃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耐瘠薄,忌乾旱,畏寒冷,生長適溫為22~25℃,越冬溫度不宜低於10℃,空氣濕度60%~80%為宜。其株高約1~3米,莖地下橫生,地上部由包旋的葉鞘形成假莖叢生,葉與苞同呈二列。葉形似美人蕉,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革質,長50~60cm,寬l0~15cm。葉具柄,柄長短不一,有些近無柄。花序直立或下垂,多從株頂抽出,少數種類花從葉腋抽出。摺疊成船形的苞片排列於花序的兩側,造型優美,花色大多數都艷麗,而一至數朵花的萼片從苞片內伸出、極象蠍子的尾巴。每朵花有3個萼片與3個花瓣,花瓣抱成管狀,有5個可育的雄蕊,有時還有5個不育的雄蕊。花柱細小,柱頭有時淺3裂。每株鶴蕉的花序只能開一次花。著生兩列船槳形葉片,花序直立或下垂,摺疊成船形的苞片排列於花序兩側,每一苞片有花數朵,每朵花3萼3瓣,花瓣抱合成小管狀。果實為綠色囊狀物。地下根莖發達,分生能力強。

種類和習性

種類

(1)火紅鳥
火紅鳥[1](H.psittacoru×H.Spathoci-rcinata Arist.cv.Huohon-gniao),高1.5~2.0 m,穗狀花序頂生、直立,花序軸著生在假莖頂端,基部金黃色,中部以上花被片艷紅色,花序高度18~25 cm,船形苞片4~8片,每個苞片內具金黃色舌狀花4個。花期為5—11月,是唯一在國內選育、非國外引進的赫蕉品種,也是國內目前產銷量最大的赫蕉品種,主要用作切花。
(2)金鳥赫蕉
金鳥赫蕉[3](H.psittacoru×H.Spathoci-rcinata Arist.cv.Gol-den Torch),高1.5~2.0 m,穗狀花序頂生、直立,花序軸著生在假莖頂端,基部淡黃色,中部以上花被片黃色,花序高度18~25 cm,船形苞片4~8片,每個苞片內具黃色舌狀花4個。花期為5—11月,是國內目前產銷量較大的赫蕉品種,主要用作切花。
(3) 大紅鳥赫蕉
大紅鳥赫蕉[2](H.densiflora cv.Fire Flosh),又稱火紅赫蕉,高0.5~1.5 m,穗狀花序頂生、直立,花序軸紅色,至頂部苞片時變成金黃色。船形苞片4~5枚,基部紅色,中部橙紅色,頂部苞片變成金黃色,基部苞片頂端綠色。花期為6—11月,目前,國內主栽地為海南,主要用作切花。
(4)艷紅赫蕉
艷紅赫蕉[2](H.psittacorum bihai cv.Lobster Claw One),高1.5~4.0 m,穗狀花序頂生、直立,花梗細長。船形苞片7~12枚,艷紅色,苞片尖端綠色或灰綠色,花序軸紅色,萼片白色遠端綠色。花期為4—12月,較耐寒。目前,國內主栽地為海南,主要用作切花。
(5) 粉鳥赫蕉
粉鳥赫蕉[3](H.chartacea “Sexy Rink”),株高1.5~3.0 m,穗狀花序下垂狀,花序長40~60 cm。船型苞片互生,近二列排布,苞片寬大,三角形,有4~28枚,粉紅色,邊緣淡綠色。舌狀花,萼片綠色。單花期達30 d。花期為5—10月,宜作切花、盆栽或庭園綠化。目前,國內主栽地為海南,主要用作切花。不耐寒。
(6)垂鳥赫蕉
垂鳥赫蕉(H.rostrata),又名金嘴赫蕉,株高1.6~2.0 m,聚傘花序下垂狀,2列互生排列成串,基部赤紅色,漸向尖端變為黃色,邊緣有黃綠相間的斑紋呈鳥喙狀,花為苞片所裹黃綠色。單花期長達20 d。花期為5—10月,較耐寒。
(7) 彩虹鳥赫蕉
彩虹鳥赫蕉[2](H.psittacorum L.f.cv.St.Lady Di),高1~2 m,穗狀花序頂生、直立,花梗黃綠色或灰綠色,花序軸及苞片基部暗白綠色。船形苞片3~5枚,基部1/2為灰綠色或奶油色,遠端1/2為紅色或粉紅色。苞片內具管狀花4~6朵,往上變成粉紅色,尖端變成紫紅色。花期為4—11月。
(8)黃苞赫蕉
黃苞赫蕉[4](H.psittacorum Latispatha cv.Orange gyro),高1.5~2.5 m,穗狀花序頂生、直立,花序軸黃色,微曲呈“之”字形或船形,長15~23 cm;木質苞片,5~9枚,金黃色,頂端邊緣帶綠色。舌狀花小,綠白色。花期為5—10月,較耐寒。
(9)紅黃赫蕉
紅黃赫蕉[2](H.psittacorum Latispatha cv.Red-Yellow),高2~6 m。穗狀花序頂生、直立,花序軸黃綠色,苞片呈船形,6~18枚,基部較寬,基部至中部黃綠色,中部至先端為鮮紅色。花期為6—10月。
(10) 富貴鳥赫蕉
富貴鳥赫蕉[3](H.′Las Cruces′),高1.5~3.0 m,穗狀花序頂生、直立,花序軸深紅色或紫醬色,上部紅色。船形苞片互生,6~8枚,深紅色。萼片綠色,頂端白色。花梗白色,子房白色,花期為3—4月。
(11) 聖溫紅赫蕉
聖溫紅赫蕉[2](H.psittacorum cv.St.Vincent Red),高1~2 m,花梗橘紅色,穗狀花序頂生、直立,花序橘紅色至深紅色,萼片橘紅色,船形苞片4~6枚,深紅色。花期為3—11月,較耐寒。
(12) 鸚鵡赫蕉
鸚鵡赫蕉[4](H.psittacorum cv.Rubra),高1.0~1.5m,穗狀花序頂生、直立,長100~110 cm。船形苞片3~5枚,玫瑰紅色,內有金屬光澤。苞片內具管狀三角形花5~8朵,橙黃色,頂端有一黑色至淡綠色斑紋。花期為5—11月。
(13) 扇形赫蕉
扇形赫蕉[2](H.Librata),高2~3 m,穗狀花序頂生、直立,扇形,花序軸黃色,萼片黃綠色,苞片呈長錐形,6~18枚,基部淺黃白綠色,尖端為淡綠色。花期為4—12月,較耐寒。
(14) 曲軸赫蕉
曲軸赫蕉[2](H.marginata×H.bihai),高1.5~3.5 m,穗狀花序頂生、直立,扇形,花序軸黃色,船形苞片互生,5~9枚,三角形,粉紅色,邊緣和尖端金黃色。苞片內具管狀花3~4朵,三角形,長5 cm,橙黃色。花期為6—11月。
(15) 百合赫蕉
百合赫蕉[2](H.psittacorum cv.Lillian),高1~2 m,穗狀花序頂生、直立,花序軸粉紅色或淡紅色,花萼片橙黃色,具藍綠色帶狀斑點。船形苞片4~7枚,紅色或粉紅色,邊緣和尖端綠色。花期為5—8月。
(16) 卡式赫蕉
卡式赫蕉[2](H.bihai cv.Kamehameha),高1.5~4.0 m,穗狀花序頂生、直立,花序軸黃色,船形苞片較大,6枚,紅色,基部和邊緣黃色,頂端綠色。花期為6—11月。
(17) 奶草莓赫蕉
奶草莓赫蕉[2](H.psittacorum cv.Strawberries and Cream),高1.0~1.5 m,穗狀花序頂生、直立,花梗細長,長30~40 cm。花序軸奶油色至綠色,船形苞片3~5枚,基部草莓形粉紅色,遠端粉紅色。苞片內具管狀花4~6朵,三角形,頂端有黑色斑紋。花期為5—11月。
(18) 火鳥赫蕉
火鳥赫蕉[2](H.psittacorum stricta cv.Fire Bird),高1.5~2.5 m,穗狀花序頂生、直立,花序軸深紅色至紫醬色,上部紅色,船形苞片較大,6~7枚,紅色,基部和邊緣有綠色帶,萼片綠色頂端白色。花期3—4月。
(19) 橘紅赫蕉
橘紅赫蕉[2](H.psittacorum cv.×H.marginata),高1.5~3.5 m,穗狀花序頂生、直立,花序軸黃色,船形苞片互生,5~9枚,三角形,粉紅色,邊緣和尖端金黃色。苞片內具管狀花3~4朵,三角形,長5 cm,橙黃色。花期為6—11月。
(20) 多色赫蕉
多色赫蕉[2](H.psittacorum cv.Andromeda),高0.5~3.0 m,穗狀花序頂生、直立,花序軸橘紅色、橘紅色具紅斑或綠色,船形苞片3~5枚,基部橙黃色,中部粉紅色至深紅色,先端粉紅色。全年開花,高峰期為3—11月。
(21) 火炬赫蕉
火炬赫蕉[2](H.champeneiana cv.Splash),高2~4 m,穗狀花序頂生、直立,花序軸黃色,有紅色斑點。船形苞片寬大,4~11枚,黃色或金黃色,有紅色斑點或斑塊,苞片頂端綠色,基部白色,花梗白色。花期為5—11月。
(22) 矮牙買加赫蕉
矮牙買加赫蕉[2](H.Stricta cv.Dwarf Jamaican),高0.5~1.0 m,穗狀花序頂生、直立,花序軸紅色至粉紅色。船形苞片3~5枚,紅色至粉紅色,邊緣有綠色帶至頂端,萼片綠色,頂端白色,花梗白色。花期為10—12月,不耐寒。
(23) 富紅赫蕉
富紅赫蕉[2](H.caribaea×H.bihai cv.Richmond Red),高2~4 m,穗狀花序頂生、直立,花序軸紅色,船形苞片互生,7~17枚,紅色,底部紫紅色,邊緣至頂端有黃色狹帶,尖端綠色。花期4—12月。

習性

原產美洲熱帶南太平洋群島,性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喜半陰,夏季忌烈日曝曬,適用75%左右遮陽網遮蔭,空氣相對濕度保持60%-80%為好。宜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好的土壤。 生長適溫18~30℃,其中3~9月18~30℃,9~10月為16~22℃,11月至翌年2月為13~18℃。春天一般在15℃以上開始正常生長,22℃以上生長旺盛,並開花結果,但夏天生長溫度高於35℃時生長受抑制;越冬溫度大多數種類在16℃以下時生長活動能力減弱,低於10℃時會影響蠍尾蕉葉片和花莖的生長,造成葉片變小,花莖縮短,直接影響其切花的品質和產量,因此在栽培蠍尾蕉的過程中,要使其全年維持生長,不受寒害,過冬溫度最好保持在10℃以上,溫室栽培時,可採用暖風機等加熱。當溫度低於0℃時,植株的地上部分會受凍害致死,但大多數種類的根狀莖翌年能長出新的植株。

栽培管理

繁殖方法

繁殖,主要採用分株的方法,分株在早春到夏季最好,將帶有地下根莖的幼株或成株埋入土中,不久,新生的直立莖從側生地下莖的頂端長出,挖時最好3株連成一體,減掉莖上部分多餘葉片,莖部保留20-30厘米,以減少水分蒸發。
種子秋末成熟。種子應隨采隨播,種子在土壤中,約經20-22天發芽。要經過2年才能開花。赫蕉栽培以春季最好,有利於恢復長勢,當年獲得高產。根據生產需要,可盆栽和地栽,一般一次種植,多年生長,因其生長旺盛,宜選擇有機質豐富且疏鬆,肥沃支壤土種植,以漚熟之有機肥為主。株行距30-50厘米×30-50厘米。種後琳透定根水,要適當遮蔭,待其恢復生長後再揭開紗網。
授粉
雖然赫蕉屬植物是幾乎完全由蜂鳥授粉,一些蝙蝠也參加授粉,赫蕉屬植物是有索羅門群島的macroglosine蝙蝠進行授粉的,赫蕉屬植物晚上開放,這是典型的蝙蝠授粉植物。macroglosine蝙蝠是唯一已知的為赫蕉屬植物授粉的蝙蝠。
許多蝙蝠用赫蕉屬植物的葉子當棲息地。宏都拉斯白蝙蝠,採用5種不同的赫蕉屬植物做帳篷形的窩。帳篷形的結構使蝙蝠躲避了陽光、雨和捕食者。此外,赫蕉屬植物的莖葉並非強大到足以承受重量的蝙蝠捕食者,所以當有捕食者存在時,葉子會搖晃而發出警告(蒂姆1976)。熱帶植物區一種有翼的蝙蝠,有吸盤可以讓它依附於表面光滑的赫蕉屬植物葉子上,並將頭藏在葉子裡。昆蟲和赫蕉屬植物
粉垂赫蕉粉垂赫蕉
赫蕉屬植物的嫩卷葉和花的苞片中充滿了水分,為不同種類的昆蟲提供了棲息的地方。昆蟲以這些嫩葉為食,如葉甲科甲蟲。蒼蠅和甲蟲的幼蟲和蚊子的幼蟲也生活在苞片中,這些昆蟲以苞片組織,花蜜,花朵,其他昆蟲、微生物、水中的礦物質為食(謝菲特1982年)。此外,一些甲蟲也將卵產在葉表面,嫩葉的葉柄,或苞片中。
蜂鳥和赫蕉屬植物
蜂鳥是主要的赫蕉屬植物傳粉者,熱帶雨林研究站在哥斯大黎加發現特定種類的赫蕉屬植物有特定的蜂鳥傳粉(斯泰爾斯1975年)。蜂鳥本身根據其喙形狀來選擇不同的赫蕉屬植物吸食花蜜並為其傳粉(Linhart1973)。

栽培管理

歡樂鳥作地栽以獲取切花產量時。因經常修剪,對肥水條件要求較高,生長期土壤保持濕潤並經常噴水,有利於葉片生長。夏季忌烈日曝曬,稍遮蔭,以防灼傷葉片。生長期半個月施肥一次,以腐熟的的有機肥水加速效的磷、鉀肥為主,花芽抽出時,增施1-2次磷、鉀肥,保證足夠的肥水供應,有利於提高產量,增加花莖長度和粗度,從而提高花質。生長前期應注意中耕除草,後期可適當間除細苗,保留健壯植株,注意清除枯枝敗葉。
主要有蕉苞蟲危害,成蟲產卵於嫩葉,待蟲卵孵出後幼蟲卷葉成苞,食害葉片。發生時用90%敵百蟲原藥配800倍液施防治即可。雨季應注意根莖腐病,發生時要拔除。用根腐靈、根病除可濕性粉劑800-1500倍液灌根或噴施,並在發病植株周圍施少量石灰。
歡樂鳥作切花栽培時,以其桃紅至紅色細長苞片張開時形似鸚鵡嘴,觀賞價值極高,夏季插花期3-5天,春秋季達7-8天,是新穎的切花材料。採收宜在早上9點前或傍晚進行,收後分級包裝,以10小枝齊花莖剪平扎成一紮。包好浸於水中,運輸時車廂溫度以20℃一下為好,並保持適當通風透氣。
蠍尾蕉越冬溫度8℃以下開始出現寒害,4℃以下則地上部分枯萎,但一些耐寒的觀葉種類,雖然低溫霜凍對其葉片會產生凍害,但多無休眠期,氣溫上升時又能萌發新葉繼續觀
蠍尾蕉(5張)賞。其他種類在冬季遇到低溫霜凍時,可臨時用麻袋把整個植株包起來防寒。
據有關報導,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進行切花生產時以溫度為21~35℃生長良好,在丹麥以溫室進行生產時由於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冬季12月至翌年4月將溫度控制在16~25℃也能正常生長。蠍尾蕉在我國適宜在南方濕熱地區或大型溫室內栽培。如在海南可露地栽培,無需加溫;在廣州等大部分華南地區有些種類可露地栽培,但大部分種類不耐嚴寒,忌霜凍,在冬天要注意保溫防寒,可臨時用麻袋把整個植株包起來防寒;也可用塑膠薄膜拱形遮蓋,有條件的搭建塑膠大棚,甚至玻璃溫室,並適當加溫,確保全全越冬而不致使地上部分受到凍害。在華中或華北地區需在溫室內種植,越冬時,需加溫,但在加溫時,需要注意空氣濕度不要過於低。
採用溫室或大棚栽培,還要注意夏天溫度不宜過高,採用加強通風、遮蔭和噴水霧等方法調節,一般控制室溫在30℃左右較理想。如果超過35℃,易產生熱害影響生長,並易滋生病蟲害。

套用前景

觀賞價值
花色艷麗、造型獨特、姿態引人注目,是客廳、賓館理想的垂吊裝飾插花材料,具有花期長、裝飾效果強等特點,是觀賞和切花花卉的後起之秀,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可以很好的展示熱帶南亞熱帶風情。花期相當長,掛在植株上的花穗可有45—60天觀賞期,剪下的花穗做好保鮮處理,可有十多天的觀賞期,若在櫥窗、客廳內往花瓶插上兩、三串鶴蕉花,會給整個房間增添一種雅致的藝術效果和愉快氣氛。
赫蕉植物雖然具有優良的觀賞性狀,但目前在國內產業化套用不多,主要套用於切花和園林綠化,且套用品種和種植規模有限,而在盆栽套用方面幾乎為空白。
盆栽是花卉植物的一種重要套用形式,具有非常巨大的市場需求量。目前,國內盆栽品種大多為觀葉植物,觀花植物品種較少,常見的有紅掌、鳳梨、洋蘭、國蘭等傳統品種,且大多為年宵花,夏秋季節市場上觀花類的盆栽植物品種稀缺,且大多只能局限套用於室外擺放,能進入室內並榮登高雅之堂的盆栽觀花植物品種極少,加上夏秋季節各種經濟、社會活動很多,市場上對盆栽植物需求量很大,尤其是觀花類盆栽植物,常出現供不應求之勢。
赫蕉是新興的特色花卉,具有花型新穎、色彩艷麗、花期持久等優良的觀賞性狀,且品種繁多,花期正好為夏秋季節,但由於其株型高大,用作盆栽,難於有效推廣。若能通過一定的栽培處理措施,使赫蕉盆栽植物小型化,同時又保持原有的開花性狀,將具有非常良好的盆栽觀賞和開發利用價值。比如,目前市場上十分流行的龍船花盆栽就是一個通過調控栽培措施,使得原本散亂、高大的自然植株變成大小適中、開花整齊的盆栽產品,近年來在市場上獲得迅速推廣,成為國內夏秋季節市場上一個十分流行的盆栽花卉品種,且價格不菲。因此,雖然是一種熱帶花卉,但盆栽產品的易流通性可有效解決花卉產品的生產區域局限性,使得不同氣候帶的花卉產品在不同的消費市場能夠有效地互相流通。
作為熱帶花卉,赫蕉具有優良觀賞性、品種多樣性和生產區域局限性。雖然中國地域遼闊,但可生產熱帶花卉的區域較小,僅海南、廣東、福建、廣西、雲南等少數熱帶或亞熱帶地區適宜發展,相對於中國容量極大的消費市場,發展熱帶花卉盆栽產品具有極大的區域優越性。因此,若能開發赫蕉植物盆栽套用技術,使其能用作具有產業化量產價值的盆栽植物品種,不但具有較好的學術研究價值,能促進我國花卉科技水平的進步,而且具有良好的產業化開發利用價值,能促進熱帶亞熱帶地區充分發揮氣候資源優勢,發展適應性優良、生產成本較低、觀賞性狀較佳的特色花卉產品,對豐富產區花卉品種,最佳化花卉產業結構意義重大,產業化套用前景將非常廣闊

參考文獻

[1]林金水,陸鑾眉,何雪嬌,等.赫蕉新品種“火紅鳥”的選育及栽培技術[J].福建熱作科技,2012,37(3):
[2] 曾宋君,段俊.姜目花卉[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3:170-171.
[3]陸鑾眉,林金水.福建省熱帶切花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中國農學通報,2007,23(3):434-438. 林金水,韓文福,陸鑾眉.調整花卉產業結構,發展熱帶切花切葉[J].福建熱作科技,2002,27(3):23-25.
[4] 宋希強.熱帶花卉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0:292-29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